导图社区 水泥混凝土
土木工程材料--水泥混凝土,由①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②细骨料、③粗骨料、④水以及必要时掺入⑤外加剂组成,经拌合均匀、成型密实,经过胶凝材料凝结硬化后,胶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
地质学部分知识的思维导图,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是研究地球的形成、结构和发展规律。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设计、施工和正常运行等有关的地质学问题的科学,是地质学的一部分或一个分支。
基础工程的思维导图,如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是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也称柔性扩展基础,指由钢筋混凝土材料构成的基础,包括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和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两类。
土木工程材料,如碱含量是指水泥中氧化钠(Na2O)和氧化钾(K2O)的含量。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表示。若使用活性骨料,用户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水泥中的碱含量应不大于0.60%或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水泥混凝土
混凝土
由①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②细骨料、③粗骨料、④水以及必要时掺入⑤外加剂组成,经拌合均匀、成型密实,经过胶凝材料凝结硬化后,胶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
普通混凝土
由水泥、砂、石子、水组成,经拌合均匀、成型密实,并经过凝结硬化后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又称为水泥混凝土,简称为“混凝土”。
混凝土的分类
按胶凝材料分
水泥砼、沥青砼、聚合物砼、聚合物浸渍砼等。
按所用矿物掺合料种类分
粉煤灰砼、硅灰砼、磨细矿渣砼、纤维砼、钢纤维混凝土等。
按性能和用途分
结构砼、保温砼、装饰砼、大体积砼、水工砼、海工砼、道路砼、防水砼、耐热砼、耐酸砼、防辐射砼等。
按生产和施工工艺分
预拌砼、现场搅拌砼、商品混凝土、泵送混砼、喷射砼、碾压砼等。
按配筋方法分
素砼、钢筋砼、钢丝网砼、纤维砼、预应力砼等。
按表观密度分
适宜采用轻混凝土浇筑的是混凝土隔墙
按拌合物的和易性分
塑性混凝土(坍落度10~90mm) 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100~150mm) 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160mm) 干硬性混凝土(坍落度<10mm)
按强度分
<C60
高强混凝土
C60~C100
超高强混凝土
≥C100
混凝土的特点
优点
①原材料丰富、成本低; ②可调配性好,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③与钢筋粘结良好,且一般不会锈蚀钢筋; ④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 ⑤施工方便。
缺点
①自重大(表观密度约为2400kg/m3左右);
②属脆性材料,抗拉强度低(约为抗压强度的1/10~1/20),抗变形能力差;
③导热系数大;④硬化较缓慢;
⑤生产周期长,施工过程质量难以控制。
混凝土的结构
水泥+水→水泥浆+砂→水泥砂浆+石子→混凝土拌合物→硬化混凝土。
水泥石:25%左右; 砂和石子:70%以上; 孔隙和自由水:1%~5%。
组成材料的作用
水泥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水泥
选用水泥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混凝土的用途;
混凝土的用途;
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
混凝土的施工条件
结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恰当选择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
混凝土拌合及养护水
按水源不同,混凝土拌合水、养护用水分为: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混凝土企业设备洗刷水和海水等。
进行水样检验时,被检水样应与饮用水样进行如下对比试验:
水泥凝结时间对比试验:初凝时间差、终凝时间差,均不应大于30min。
水泥胶砂强度对比试验:3d、28d强度,不低于饮用水配制的水泥胶砂强度的90%。
细骨料与粗骨料
定义
细骨料
粒径≤4.75mm的岩石颗粒的总称。
粗骨料
粒径≥4.75mm的岩石颗粒的总称。
分类
天然砂:自然生成的,经人工开采和筛分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河砂、山砂、湖砂、淡化海砂等)
机制砂: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颗粒。(俗尘人工砂)
卵石: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碎石:是由天然岩石、卵石或矿山废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细骨料与粗骨料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