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理学、抗癫痫和抗惊厥药物
药学考研--抗癫痫和抗惊厥药物,抗癫痫药作用于病灶神经元,抑制病灶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组织病灶异常放电向周围正常神经组织扩散。
考研自用--血液系统药物,内容有抗贫血药、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促凝血药、造血细胞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溶解药、血容量扩充药、促血液生成的辅助性药物
参考:药剂学第八版,方亮主编,大多数的药物活性成分(药物)是以固体形式存在,将其制成固体制剂,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廉。
抗高血压药物的思维导图,内容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醛固酮系统(RAS)抑制药、利尿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剂、血管舒张药、交感神经阻滞药、钾通道开放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抗癫痫和抗惊厥药物
抗癫痫药
作用机制
作用于病灶神经元,抑制病灶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
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组织病灶异常放电向周围正常神经组织扩散
苯妥英钠(大仑丁)
机制
膜稳定作用
阻断—Na+、Ca+通道,抑制钠、钙内流,从而降低细胞膜的兴奋性,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
阻止—癫痫病灶的放电向周围扩散而发挥其抗癫痫作用,对病灶本身放电无影响
增加脑内GABA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抗癫痫
除失神小发作无效,大发作及部分发作首选,癫痫持续状态静脉注射
治疗神经疼痛综合征(不是首选)
用于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抗心律失常
过速型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尤其是强心苷引起的
不良反应(多而重)
局部刺激,胃肠道刺激,静脉炎
齿龈增生,青少年多见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眩晕,共济失调,头痛和眼球震颤,精神错乱,严重昏睡以致昏迷
血液系统:巨幼红细胞贫血
需要补叶酸,定期查血象
是苷药酶诱导剂,维生素D代谢加速,缺钙。同时也能加速多种药物代谢
补钙、补VD
过敏反应
静注过快可致心律失常,心脏抑制和血压下降
药物相互作用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与保泰松、水杨酸等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合用时,因竞争性结合—使苯妥英钠游离药物的浓度升高
是肝药酶诱导剂
加速多种药物代谢,如皮质醇和避孕药—使药物疗效下降
本身被肝药酶代谢
与肝药酶抑制剂合用
血药浓度高,易中毒
与肝药酶诱导剂合用
血药浓度低,药效减弱
其他抗癫痫常用药物
卡马西平(酰胺咪嗪)
抗癫痫作用机制类似苯妥英钠
因化学结构与丙米嗪相似
发挥抗胆碱、抗抑郁、抑制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作用
可刺激ADH分泌,产生抗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
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大发作和部分发作对小发作无效
对中枢性痛症效果好
三叉神经痛首选
对癫痫并发的精神症状有效
对狂躁,抑郁症也有效(突出优势)
促进ADH分泌治疗中枢性尿崩症
不良反应
CNS反应,骨髓抑制、肝损害、心血管
苯巴比妥(鲁米那)和扑米酮
增强GABA介导的抑制作用或拟GABA作用;膜稳定作用
应用
用于除小发作以外的各型癫痫,包括癫痫持续状态,不作首选
儿童长期应用可能引起认知障碍,社交困难
乙琥胺
抑制3Hz异常放电的发生
高浓度抑制GABA转氨酶的作用
小发作首选
丙戊酸钠
增强GABA数量,抑制作用于GABA的酶,减少GABA代谢,增强GABA的作用
大发作并小发作的首选,全能抗癫痫
特点
广谱,全能
肝毒性强
苯二氮卓、奥卡西平、氟桂利嗪、拉莫三嗪、托吡酯
临床合理选药
局限性发作
单纯性局限发作
选用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
复合型局限发作(精神运动发作)
首选卡马西平
全身性发作
失神性发作(小发作)
首选乙琥胺或丙戊酸钠
肌阵挛性发作
硝西泮或氟硝西泮
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
首选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
癫痫持续状态
首选地西泮静脉给药
所有抗癫痫药都具有肝毒性
抗惊厥药
药物
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水合氯醛、硫酸镁
硫酸镁
根据用药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作用
口服
导泻
用药:急性便秘
利胆
胆石症、急性胆囊炎
注射
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应用: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
中枢抑制、骨骼肌松弛
应用:子痫、破伤风等惊厥
外用
应用:消炎去肿
抗惊厥
镁拮抗钙的作用,抑制乙酰胆碱释放,从而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作用,使肌肉松弛
此作用可被钙拮抗(中毒解救镁中毒)
抑制中枢精神系统
降压作用
松弛血管平滑肌、血管扩张
中枢抑制,镇静作用
可能减少交感神经释放NA
特点:快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