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6第 3 章 缺铁性贫血
内科学6第 3 章 缺铁性贫血,要求 掌握铁的代谢及缺铁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掌握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了解发病情况,预防措施
儿科学第16章 唐氏综合征,要求: 掌握唐氏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断 熟悉唐氏综合征的染色体畸变类型 了解染色体畸变的常见原因与预防
儿科学第13章 造血系统疾病,要求掌握: 1、小儿血象有哪些特点 2、小儿贫血有哪些分类。
儿科学第13章 地中海贫血,要求: 掌握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熟悉地中海贫血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方法 了解地中海贫血的分布、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以及a和地中海贫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缺铁性贫血
要求
掌握铁的代谢及缺铁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掌握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了解发病情况,预防措施
概述
定义:缺铁性贫血(lDA):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铁缺乏症的三个阶段:①体内贮存铁耗尽(ID)
流行病学
最常见的贫血
与生理、病理等因素有关
多见于婴幼儿、青年人、妊娠、育龄妇女
我国对ID及IDA的防控策略
加强和普及关于防治铁缺乏的健康教育,逐步改变居民膳食结构和习惯,做到平衡膳食
加强重点目标人群的监测,做到早诊早治
有计划的推广铁强化食品
铁代谢
铁的来源
来自食物,正常人每天从食物中吸收的铁量约1.0~1.5mg
内源性铁主要来自衰老和破坏的红细胞,每天制造红细胞所需铁约20~25mg
铁的吸收
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10-20%);植物食品铁吸收率低(1-7%)
食物中铁以三价铁为主,必须在酸性环境中或有还原剂如VitC存在下还原成二价铁才便于吸收
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肠黏膜是吸收铁的主要部位
吸收形式:二价铁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①体内铁贮存量; ②胃肠功能(酸碱度等);③食物的组成 ④药物的影响(VitC);⑤骨髓造血状态
铁的运输
铁的贮存
有两种形式 铁蛋白能溶于水,主要在细胞浆中 含铁血黄素不溶于水,可能是变性的铁蛋白 体内铁主要贮存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
铁的排泄
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铁呈封闭式循环,每天的排泄量极少(不超过1mg),与吸收量保持平衡
主要通过肠粘膜脱落细胞随粪便排出,少量通过尿液、汗液(上皮细胞脱落)排出,哺乳期妇女还可通过乳汁分泌
病因
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正常成人每天需铁量约1-1.5mg,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需铁量增加。如长期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则使体内贮存铁缺乏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铁的吸收障碍
胃大部切除及胃空肠吻合术后,食物迅速通过胃至空肠而影响铁的吸收
萎缩性胃炎、胃全切术后因胃酸缺乏而致铁吸收不良
长期胃肠道功能紊乱均可影响铁的吸收
转运障碍(无转铁蛋白血症,肝病)
一些药物和食物影响铁的吸收
铁丢失过多
慢性失血、反复多次少量出血可丧失大量的铁,使体内贮存铁逐渐消耗殆尽
①消化道慢性失血;②女性月经过多;③呼吸道慢性失血;④泌尿道慢性失血;⑤溶血(血红蛋白尿)
发病机制
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
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 和锌原卟啉(ZPP)升高
发生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严重时粒细胞、血小板的生成受影响
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
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
缺铁可引起粘膜组织病变(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和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
临床表现
缺铁原发病表现
消化性溃疡、肿瘤、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
妇女月经过多
血管内溶血导致的慢性失血
贫血表现
苍白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心率增快、纳差
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神经系统、免疫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延迟、皮肤粘膜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象
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低于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小于2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2%
血片中可见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
网织红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可正常或减低,也有部分病人血小板计数升高
骨髓象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系、巨核系无明显异常
红系中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其体积小、核染色质致密、胞浆少、边缘不整齐,有血红蛋白形成不良的表现,即所谓的“核老浆幼”现象
红细胞内卟啉代谢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测定
诊断
ID
①血清铁蛋白<12µg/L
②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少于15%
③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指标尚正常
IDE
①ID的①+②
②转铁蛋白饱和度<15%
③FEP/Hb>4.5µg/gHb
血红蛋白尚正常
IDA
IDE的①+②+③
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 Hb<120g/L,女性Hb<100g/L,孕妇Hb<200g/L ; MCV<80fl , MCH<27pg,MCHC<32%
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 IDA 的原则是:根除病因;补足贮铁
病因治疗
补铁治疗
首选口服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