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炎症
病理第三章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的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主要特征和防御的中心环节。
病理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是肺的急性渗出性炎性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还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源性心脏病的知识。
病理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本图汇总了动脉粥样硬化(AS)、高血压病、风湿病相关疾病知识,可以用于备考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炎症
概述
概念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的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
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主要特征和防御的中心环节
损伤和抗损伤贯穿炎症的整个过程
意义
炎症是最常见的病理过程
炎症是最重要的保护反应
炎症对机体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原因
凡是能够引起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因素都能引起炎症,称为致炎因子。
致炎因子
理化性因子
生物性因子
由生物病原体引起的炎症又称感染
异常免疫反应
类风湿:关节畸形
炎症局部的病理变化
变质
概念:炎区组织细胞发生的各种变性和坏死
炎区组织的代谢特点
分解代谢加快
局部酸中毒
局部渗透压增高
炎性介质
概念:是指炎症过程中产生并参与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亦称化学介质。
细胞源性炎性介质
血管活性胺
花生四烯酸(AA)
前列腺素(PG)
白细胞三烯(LT)
脂质素(LX)
溶酶体成分
阳离子蛋白
酸性水解酶
中性蛋白酶
细胞因子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管源性炎症介质
激肽系统
补体系统
C3和C5是主要的炎性介质
作用:扩张血管。趋化作用
凝血和纤溶系统
渗出
炎区血管内的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细胞间隙的过程
渗出是炎症防御反应的集中体现
血流动力学改变--炎性充血
①细动脉短暂收缩(短暂痉挛) ②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炎性充血 ③随着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加,导致血流变慢,形成淤血 ④血流停滞,白细胞游出 ⑤红细胞被动漏出
液体渗出
原因: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C.血管通透性增大:占主导作用。
血管通透性增大
a.内皮细胞收缩 b.内皮细胞直接损伤 c.穿胞作用增强(囊泡体形成穿孢通道) d.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
渗出液和漏出液
渗出液的作用
有利作用
a.稀释、中和毒素。 b.为白细胞带来营养物质和氧。 c.富含抗体、补体,杀灭病原。 d.纤维蛋白网形成可限制病原微生物 的扩散,利于细胞吞噬和后期修复。 e.诱导免疫反应。
不利作用
a.压迫、阻塞。 b.机化性粘连。
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 (主动,耗能的过程)
白细胞渗出:炎区血管内大量白细胞从血管逸出
炎细胞浸润:渗出的白细胞称为炎细胞,炎细胞聚集在炎灶的现象
趋化作用:某些化学性物质能使白细胞产生定向移动。这些物质称为趋化物质
过程
中性粒细胞游出最早,移动最快,淋巴细胞最弱
趋化因子
特点: a. 趋化因子具有特异性。 b.不同的炎症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反应不同。 c. 趋化因子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
内源性: 主要有C5a、LTB4(白细胞三烯 B4)、IL-8等; 外源性: 主要为可溶性的细菌产物— —多肽
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p54)
A. 吞噬作用 B. 免疫作用 C. 组织损伤作用
炎细胞的种类及其功能
增生
主要成分
(1)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病原体和碎片 (2)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新生毛细血 (3)成纤维细胞(增生形成胶原纤维) (4)原有组织(填补缺损)
作用
⑴使炎症局限化 ⑵参与组织修复 ⑶为炎区细胞浸润提供来源
增生的本质是修复
炎症的类型
变质性炎
好发部位
心、肝、脑等实质器官。
典型例子
乙型脑炎, 病毒性肝炎,心肌炎,走马疳。
病因
由重症感染、细菌毒素或中毒及病毒引起。
病程:急性
渗出性炎
浆液性炎
渗出成分:浆液(血清)含白蛋白多,纤维蛋白、WBC少
病程:呈急性和亚急性。
好发于疏松组织,炎性水肿,炎性积水。
发生最早,损伤最轻,预后最好
纤维素炎
概念:其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以大量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的炎症
病因:由于细菌、中毒等因素导致血管壁损伤较重,通透性增高,使血浆中较大分子的纤维蛋白原得以渗出,继而转变为纤维素。
黑白色假膜炎:在粘膜,渗出的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的粘膜上皮混合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
绒毛心:由纤维素性心包炎形成,渗出的纤维素若为溶解,吸收,可致心包黏连
肺肉质变:大叶性肺炎变期渗出的纤维素若为溶解吸收
化脓性炎
分类:.
蜂窝织炎
发生部位
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
特点
呈蜂窝状,易扩散,中性白细胞弥漫浸润,炎症不易局限,范围广,与健康组织界限不清,全身中毒症状重且明显。
病因:溶血性链球菌,分泌透明质酶和链激酶破坏疏松结缔组织
脓肿(局限性化脓性炎)
有脓腔,易局限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窦道
组织深部的脓肿,向外穿通体表或体腔,形成一个向外排脓的盲端管道
瘘管
在呼吸道,消化道或机体其他自然管道附近的脓肿同时,向内外穿通,向内串通自然管道 向外穿透体表或体腔形成具有两个以上开口的通道
表面化脓和积脓
出血性炎
传染病(如钩端 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炭疽、鼠疫)和恶性肿瘤
增生性炎
非特异性增生性炎
急性增生性炎
慢性增生性炎
炎性息肉
在致炎因子长期刺激下,局部粘膜上皮和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所形成的突出于粘膜表面的带蒂的突出物。
炎性假瘤
由于局部组织炎性增生形成结节或团块,肉眼及X线观察与肿瘤相似,称为炎性假瘤。(常见部位肺和眼眶,少见于肝、肾和膀胱)
特异性增生性炎
肉芽肿
概念:是指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增生为主,并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多发部位: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
结核病最容易生成肉芽肿
分类
感染性肉芽肿
生物性病原引起 ,如结核、风湿、伤寒、麻风等 免疫反应
异物性肉芽肿
如手术缝线滑石粉等(多与物长期刺激有关)
不明原因
结节病
炎症的经过和结局(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