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先秦文学3(屈原和楚辞)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知识框架--先秦文学3(屈原和楚辞),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多种文化的交融、楚文化的美学特点、楚国的政治形势。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知识框架,秦及西汉散文、西汉辞赋、史记、汉乐府等内容知识点,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知识框架--先秦文学2(叙事散文、说理散文),为史传文学直接祖述如直书其事、褒贬分明的特点,奠定了小说的叙事传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屈原和楚辞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多种文化的交融
中原和楚国的文化交流
楚文化的美学特点
浪漫色彩,飘逸、艳丽、深邃等
楚国的政治形势
由盛而衰
屈原的生平及创作
生平
坚贞不屈的悲剧性的一生
“楚辞”
含义
编撰
屈原作品真伪
《离骚》
《离骚》解题
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遭受忧患、离别的忧愁
主要内容
坚贞情操
上下求索
思想内容
主旨:忠君与爱国
忠君
以婚姻爱情比喻政治
爱国
对现实的关切,对宗国命运的担忧
美政理想与身世之感
美政理想
明君贤臣共兴楚国
身世之感
对不幸身世的深切悲哀
艺术特色
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
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象征和意境
香草美人
圣君、贤臣的象征,自喻
香草支持并丰富了美人形象
远游、求女
远游有象征意味,也是屈原形象的一种折射
求女象征着对明君贤臣的向往,对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
形式和语言
形式上
新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新诗体
语言上
吸收了楚地方言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影响
宋玉等楚辞作家
屈原人格力量的垂范
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
在逆境之中敢于坚持真理
敢于反抗黑暗统治
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
新的诗歌样式
突破传统的四言句式
为汉代赋体文学的产生创造条件
浪漫的精神气质
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
缥缈迷离、谲怪神奇的美学特征
象征手法
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
以男女君臣相比况的手法
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九歌》《九章》等
《九歌》
幽微绵渺的情致和优美的诗歌形式
巫祭文化背景
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
深沉的爱国情绪的自然流露
缠绵哀婉的风格
人神情感的摹写
对唱的形式与戏曲的因素
歌、乐、舞三者一体
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
叙写细节、景物衬托
语言
自然清丽,优美而富有韵味,节奏舒缓深沉
《九章》
叙述身世和遭遇
纪实性
直接铺叙、反复抒写
《天问》
屈原的现实政治态度
焦虑而急切,失望和愤懑,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
简短而一问到底
四言句为主
《招魂》
对楚王之死的哀悼惋惜之情
汉代大赋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