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 6 章 新生儿总论
儿科学第 6 章 新生儿总论,要求: 掌握新生儿分类及新生儿的定义。 熟悉正常新生儿生理特点(尤其是呼吸、消化、神经、免疫、体温特点)。 熟悉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了解新生儿护理要点。 了解小于及大于胎龄儿的病因,临床分型及并发症。
编辑于2023-08-05 00:05:37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生儿总论
要求
掌握新生儿分类及新生儿的定义。 熟悉正常新生儿生理特点(尤其是呼吸、消化、神经、免疫、体温特点)。 熟悉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了解新生儿护理要点。 了解小于及大于胎龄儿的病因,临床分型及并发症。
定义
新生儿:是指从跻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
新生儿学:是研究新生儿生理、病理、疾病防治及保健等方面的学科
围生期
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
①自妊娠28周(此时胎儿体重约1000g)至生后7天(我国所采用);②自妊娠20周(此时胎儿体重约500g)至生后28天;③妊娠28周至生后28天
新生儿分类
根据出生时胎龄分类
胎龄(GA)是指从最后1次正常月经第1天起至分娩时止,通常以周表示
①足月儿:37周≤GA<42周(259-294天)的新生儿
②早产儿:GA<37周(<259天)的新生儿
极早早产儿或超未成熟儿:GA<28周者
非常早产儿:28-32周者
中度早产儿:32-34周者
晚期早产儿:34周≤GA<37周(238-259天)的早产儿
③过期产儿:GA≥42周(≥294天)的新生儿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出生体重(BW)指出生后1小时内的体重
①正常出生体重儿:BW≥2500g并≤4000g的新生儿
②低出生体重儿:BW<2500g的新生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BW<1500g的新生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BW<1000g的新生儿
③巨大儿:BW>4000g的新生儿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①适于胎龄儿:婴儿的BW在同胎龄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之间
②小于胎龄儿:婴儿的BW在同胎龄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
③大于胎龄儿:婴儿的BW在同胎龄平均出生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①早期新生儿:生后1周一内的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需要加强监护和护理
②晚期新生儿:出生后第2-4周末的新生儿
高危儿
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①母亲疾病史:孕母有糖尿病、感染、慢性心肺疾患、吸烟、吸毒或酗酒等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或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疾病史等
②母孕史:孕母年龄>40岁或<16岁,母孕期有阴道流血、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或子痫、羊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
③分娩史: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或止痛药物史等
④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先天性畸形等。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概述
正常足月儿:是指胎龄≥37 周并<42 周,出生体重≥2500g 并≤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早产儿胎龄越小,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特点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
足月儿
足月分娩时胎儿肺液约30-35ml/kg
经产道挤压后约1/3 -1/2肺液由口鼻排出
其余的肺液在建立呼吸后由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
选择性剖宫产儿→肺液吸收延迟
新生儿呼吸频率较快,安静时约为40次/分左右,如持续超过60次/分称呼吸急促
胸廓呈圆桶状,肋间肌薄弱,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呈腹式呼吸
呼吸道管腔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易致气道阻塞感染、呼吸困难及拒乳
早产儿
原因: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②红细胞内缺乏碳酸酐酶;③肺泡数量少;④呼吸肌发育不全
呼吸暂停:指气流停止≥20秒,伴心率<100次/分或青紫、氧饱和度下降,严重时伴面色苍白、肌张力下降
循环系统
足月儿
①脐带结扎,胎盘-跻血液循环终止;②肺循环阻力下降,肺血流增加; ③回流至左心房血量明显增多,体循环压力上升;④卵圆孔功能上关闭;⑤动脉导管功能性关闭
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通常为90-160 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
早产儿
早产儿心率偏快,血压较低,部分早产儿早期可有动脉导管开放
消化系统
足月儿
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故易溢乳甚至呕吐
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管壁薄、黏膜通透性高
有利于大量的流质及乳汁中营养物质吸收
肠腔内毒素和消化不全产物也易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中毒或过敏
除淀粉酶外,消化道已能分泌充足的消化酶,因此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
足月儿在生后 24 小时内排胎便,约 2 -3天排完。 若生后 24 小时仍不排胎便,应排除肛门闭锁或其他消化道畸形
早产儿
泌尿系统
足月儿
足月儿出生时肾结构发育已完成,但功能仍不成熟
肾稀释功能虽与成人相似,但其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
新生儿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少数在48小时内排尿,1周内每日排尿可达20次
早产儿
血液系统
足月儿
血容量为 85 -100ml/kg,
白细胞数生后第1天为(15-20)×109/L,3天后明显下降,5天后接近婴儿值;分 类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与淋巴细胞持平,以后淋巴细胞占优势
早产儿
早产儿血容量为 85 -110ml/kg
白细胞和血小板稍低于足月儿
“生理性贫血"出现早,且胎龄越小,贫血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严重
神经系统
足月儿
新生儿出生时头围相对大,平均33~34cm, 此后增长速率每月为1.1cm
脊髓相对长,其末端约在第 3、4 腰椎下缘,故腰穿时应在第 4、5 腰椎间隙进针
新生儿出生时已具备多种暂时性原始反射,临床上常用的原始反射: ①觅食反射;②吸吮反射;③握持反射;④拥抱反射
早产儿
体温
足月儿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表皮角化层差,易散热
中性温度:是指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的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时的环境温度
早产儿
能量及体液代谢
足月儿
新生儿基础热量消耗为209kJ/kg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体重下降,约1周末降至最低点(小于出生体重的10%,早产儿为15%-20%) ,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早产儿
免疫系统
足月儿
新生儿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
皮肤黏膜薄嫩易损伤;跻残端未完全闭合,离血管近,细菌易进入血液;呼吸道纤毛运动差
免疫球蛋白 lgG虽可通过胎盘,但与胎龄相关,胎龄越小,lgG 含量越低;IgA 和 lgM不能通过胎盘
早产儿
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黄疽
"马牙”和"蝗螂嘴"
乳腺肿大和假月经
切忌挤压,以免感染。部分女婴由于生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突然中断
新生儿红斑
生后1-2天,在头部、躯干及四肢常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称为" 新生儿红斑"
粟粒疹
是由于皮脂腺堆积,在鼻尖、鼻翼、颜面部形成小米粒大小黄白色皮疹,脱皮后自然消失
足月儿及早产儿护理
保温
喂养
正常足月儿生后半小时内即可抱至母亲哺乳
遵循从小量渐增的原则, 以吃奶后安静、无腹胀和理想的体重增长(足月儿约15-30g/d, 平均约为20g/d)为标准(生理性体重下降期除外)
呼吸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软垫,避免颈部弯曲
切忌给早产儿常规吸氧,以防高浓度氧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或 BPD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①接触新生儿前应严格洗手;②护理和操作时应注意无菌; ③工作人员或新生儿如患感染性疾病应立即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④避免过分拥挤,防止空气污染和杜绝乳制品污染
维生素
足月儿生后应肌内注射1 次维生素K1:0. 5-1mg
皮肤黏膜护理
①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勤换尿布,防止红臀或尿布疹发生 ②保持跻带残端清洁和干燥。 ③口腔黏膜不宜擦洗。 ④衣服宜宽大、质软、不用钮扣;应选用柔软、吸水性强的尿布
预防接种
①卡介苗;②乙肝疫苗
新生儿筛查
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呆小症;②苯丙酮尿症
新生儿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