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
儿科学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要求: 了解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及鉴别诊断。 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儿科学第16章 唐氏综合征,要求: 掌握唐氏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断 熟悉唐氏综合征的染色体畸变类型 了解染色体畸变的常见原因与预防
儿科学第13章 造血系统疾病,要求掌握: 1、小儿血象有哪些特点 2、小儿贫血有哪些分类。
儿科学第13章 地中海贫血,要求: 掌握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熟悉地中海贫血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方法 了解地中海贫血的分布、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以及a和地中海贫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呼吸系统疾病
要求
了解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及鉴别诊断。 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特点及检查方法
解剖特点
呼吸系统区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 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
上呼吸道
鼻
婴幼儿鼻腔相对短小,鼻道狭窄,无鼻毛,鼻黏膜柔嫩并富于血管
易于感染,感染时黏膜肿胀,易造成堵塞,导致呼吸困难或张口呼吸
鼻窦
鼻窦口大、上颌窦、筛窦易感染
鼻泪管和咽鼓管
鼻泪管短
咽鼓管宽、直、短、呈水平位
咽部
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发育;扁桃体炎多见于年长儿。
喉
漏斗形、腔窄、声门裂相对窄
下呼吸道
气管、支气管
短且较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因缺乏弹力组织而支撑作用差,因黏液腺分泌不足易致气道较干燥,因纤毛运动较差而致清除能力差
肺
肺泡数量少且肺泡小,弹力组织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
胸廓
前后径相对较长,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隔肌位置较高,胸腔小而肺脏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
生理特点
呼吸频率、节律:年龄越小频率越快,易节律不齐
呼吸类型:腹式呼吸
呼吸功能:各项指标储备力低、气道阻力大。
免疫特点
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差
咳嗽反射弱、平滑肌薄、纤毛运动差;SIgA、G及亚类含量低
巨噬细胞、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均不足。
检查方法
体格检查的重要体征
呼吸频率改变
呼吸困难的第一征象为呼吸频率增快
发绀
是血氧下降的重要表现
末梢性发绀指血流缓慢、动静脉氧差较大部位(如肢端)的发绀;
中心性发绀指血流较快、动静脉氧差较小部位(如舌、黏膜)的发绀。
中心性发组较末梢性发组发生晚
三凹征
上呼吸道梗阻或严重肺病变时,胸骨上、下,锁骨上窝及肋间隙软组织凹陷,称为"吸气性凹陷"
吸气喘鸣
呼气呻吟
下呼吸道梗阻、肺扩张不良、特别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异常呼吸音
哮鸣音、细湿啰音、粗湿啰音
杵状指
见于支气管扩张、慢性肺炎
血气分析
当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8. 0kPa) ,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6. 67kPa),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85% 时为呼吸衰竭
肺部影像学
儿童支气管镜检查
利用黏膜刷检技术、活体组织检查技术和肺泡灌洗技术提高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肺功能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
概述
小儿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四季均发 别称:上感、感冒、急性鼻炎、咽炎、 扁桃体炎
病因
病毒占90%以上,鼻V、RSV、流感V、副流感V、腺V、冠状V等
继发细菌感染(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
婴幼儿易患本病原因: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点。
临床表现
病情与年龄、病原体、抵抗力及病变有关。
一般上感:症状、体征、病程3~5天。
重症:高热、惊厥、中毒貌、不安、流涕多、咳频、扁桃体渗出、淋巴结大、痛、热。病程约1周。
婴幼儿:高热、惊厥、消化紊乱、腹痛等。
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A组V;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咽部疱疹、溃疡;病程1周左右
咽结合膜热
腺V 3、7型:发热、咽炎、结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大;病程1~2周。
并发症
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年长儿链球菌感染可引起肾炎、风湿热
实验室检查
病毒感染者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
细菌感染者
外周血白细胞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行咽拭子培养可发现致病菌。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
鉴别诊断
急性传染病早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为各种传染病的前驱症状
流行性感冒
变应性鼻炎
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饮水、隔离
抗感染治疗
①抗病毒:一般不需应用
②抗生素:继发细菌感染或并发症者
对症治疗
退热、止咳
急性支气管炎
各种致病原引起的支气管黏膜感染,也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和病毒感染多见
以咳嗽为主,以后有痰
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不固定的散在的干啰音和(或)粗中湿啰音
X线检查
控制感染:抗病毒,一般不用抗生素
对症治疗:祛痰平喘
毛细支气管炎
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以喘息、三凹征、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
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引起,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hMPV) 、博卡病毒、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
病理
毛细支气管(75~300μ m)上 皮坏死、脱落、纤维栓子、淋巴C浸润、粘膜充血水肿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平滑肌收缩→广泛细支阻塞,肺气肿、肺不张→呼气呼吸困难(喘憋),下 侵肺泡、肺间质→通气换气障碍。
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的单纯毛支。
初起:低热、卡他、消化紊乱、咳嗽;继则喘息发作(24h)
轻症
低热、精神食欲好、气促、喘息轻、鼻扇无发绀
听诊:哮鸣音、呼气长,病程短。
重症
体温不一、顶躁嗜睡
气促、喘息重、鼻扇、三凹、发绀
哮鸣音伴中小湿哕音,完全梗阻时哮鸣音未闻及
肝肿、心衰(心肌炎)
脱水、呼酸(呼衰)
脑病、肠麻痹
辅助检查
WBC:多正常。
病毒检查:荧光免疫、免疫酶法测鼻咽部脱落细胞中V
胸片:肺充气过度、支气管周围炎、肺段、肺叶不张
诊断
①婴幼儿,尤6个月内;②首次喘息;③流行季节 ④咳喘、低热、呼吸困难;⑤哮鸣音;⑥胸片
哮喘
肺结核
其他疾病
氧疗
平喘:雾化
抗感染:抗病毒、支原体、细菌
补液、纠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