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颈肩部上肢筋伤疾病(常见)
颈肩部上肢筋伤疾病(常见)的思维导图,如枕项线综合征是由千附着于枕骨上、下项线及其之间骨面的筋膜、肌肉等软组织发生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称为枕项线综合征。
编辑于2023-08-11 13:00:54 河南颈肩部上肢筋伤疾病(常见)
枕项线综合征
定义
由千附着于枕骨上、下项线及其之间骨面的筋膜、肌肉等软组织发生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称为枕项线综合征。
解剖
寰枕间隙
枕骨上项线的软组织,位置较浅表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头夹肌
半棘肌
枕骨下项线的软组织,位置较深在
椎枕肌
头上斜肌
起于C1 横突,止于下项线的外侧
头后大直肌
起自C2 棘突,止于下项线的外侧
头后小直肌
起于C1后弓的后结节,止于下项线的内侧部
头下斜肌
起于寰椎横突,止于C2棘突
症状
轻者仅表现为头后部、寰枕间隙部位的酸、胀、困感觉
头顶部跳痛
可向头顶部及前额部放射
症状重时影响睡眠,病人不能躺卧在枕头上
头晕、头蒙感
耳部症状
异物堵塞感、耳后牵胀感、耳鸣、重听,甚至耳聋等症状
眼部症状
眼眶痛、眼干涩、不想睁眼、眼花、视物模糊、看东西发灰、视力下降等症状
全身症状
全身乏力、没精神、头脑不清亮、记忆力减退、失眠
体征
压痛点
枕骨上项线、下项线或其间骨间的一侧或双侧
C1的横突部位或后弓部位或C1棘突(后弓结节)
压痛点处做简单的手法治疗,可立刻使症状减轻、缓
颈性眩晕症
定义
眩晕是个常见症状。临床上多系统的疾病常具有头晕症状。由颈背部软组织病变或颈椎骨关节性病变而引起的眩晕,叫颈性眩晕症。
椎动脉解剖
从起始部上行于前斜角肌和颈长肌之间,至C6 横突孔。
前斜角肌病变
C2横突孔之中,动脉内侧与椎体相邻。
颈椎椎体骨质增生
C2 横突孔穿出后至进入椎管前
此段因椎动脉走行屈曲
椎动脉穿寰枕后膜和硬脊膜后进入椎管内
病因
颈椎骨关节病变
颈椎椎体前外侧的植物神经链
颈椎横突孔中的椎动脉
颈部软组织病变
寰枢关节、寰枕间隙
椎动脉自身
斑块
闭锁、缺如
症状
眩晕多和头颈活动有关
旋转至某方位时出现眩晕症状或使原来的眩晕症状加重
眼部症状
眼眶痛、眼干涩、眼不想睁、眼花、视物模糊、看东西发灰
体格检查
转头试验
压痛点
压痛点不仅能显示出软组织的病变程 度、范围,也可判别治疗效果
颈夹肌综合征
解剖
颈夹肌起自上部胸椎和C7 的棘突及项韧带,止于枕骨上项线外侧部分及乳突的后外侧。
病因
颈夹肌的C7棘突附着区处于颈胸交界部,频繁活动时, C7 棘突附着区是应力集中处,最易发生病变。病程长者附着区纤维增生,常在C7附着区形成一个圆形隆起。
症状
颈部有僵硬感,枕骨上项线外侧部位单侧或双侧疼痛
颈部热敷可使痉挛的颈夹肌松弛,头转动幅度可增大,但附着区压痛仍存在。
有眩晕、头痛等症状
枕大神经嵌压综合征
解剖
C2 神经后支
枕大神经在其行程中既接近寰枢关节,又多次 发生曲折并绕穿枕下的肌层和筋膜
症状
起枕后疼痛,多呈针刺样或刀割样放射性痛
并向枕上、头顶部放射,甚至可波及前额及眼眶区。
颈部活动、咳嗽、打喷噫也可诱发或加剧疼痛
疼痛间歇期仍感枕后部钝痛或酸痛
体格检查
颈肌紧张
强迫性头位
头稍后仰并向患侧倾斜
枕大神经出口处
C2 棘突与乳突联线之中点,相当于风池穴
可有压痛,并向头顶部及前额部放射
胸廓出口狭窄综合征
定义
臂丛神经和锁骨下血管在锁骨与第一肋骨间隙中,胸廓上口处发生狭窄性病变而受压迫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病因
有C7 横突过长,颈肋,第一肋骨畸形,前斜角肌异常,锁骨骨折后骨痴形成,锁骨下血管病变(动脉瘤或血栓形成),锁骨和第一肋骨间隙狭窄,胸小肌异常
临床表现
下臂丛( 即C8 、T1神经) 受压
起始于肩部并向颈侧和腋下以至前臂及手部的尺侧放射,多呈刺痛或灼痛性质,常因手臂外展、外旋或上举运动(如举重、提物、洗衣等)所诱发或增剧
前臂和手部麻木感,有时尚可显示尺神经分布区内感觉减退和肌力轻度减弱等现象
锁骨下动脉和静脉受压
手部皮肤发凉、苍白乃至发生雷诺征象,患侧的挠动脉搏动减弱
体格检查
艾迪生试验
头转向患侧,抬高颌部并使颈部过伸,继而深吸气后闭气
如患肢脉搏减弱或消失则为阳性,表明锁骨下动脉受压
手臂上举试验
将患侧上肢置于90° 外展、外旋位或上举位,如该肢脉搏减弱或消失并在锁骨下动脉处听到血管杂音
压肩试验
用力向下压迫病人患侧肩部,若诱发或加剧该侧上肢疼痛,则表示臂丛神经受压
分类
颈肋综合征
仅表现为横突的前结节(肋突)增大,称短肋或横突肥大
亦可为成形的几乎完整的肋骨而突向前下方
前斜角肌综合征
前斜角肌
起于C3 -6横突前结节
止于胸骨附近的第一肋内上缘和斜角肌结节上
抬高第一肋
中斜角肌
起于C1 -6 横突后结节
止于前斜角肌止点之后的第一肋骨上面、锁骨下动脉沟之后
病因
外伤或劳损可使前斜角肌发生病变,其无菌性炎症对血管神经束的直接刺激
前斜角肌纤维间质增多、组织僵硬,对臂丛与锁骨下动脉的直接压迫
肩周炎
肩关节
肩肱关节
胸锁关节
肩锁关节
喙锁韧带
肩峰胧骨关节
肩脾胸壁关节
肩脾关节的运动情况
上臂外展最初的30° ~ 60° 过程中,肩胛骨完全固定不动
在30° ~ 170°过程中,肩肱关节与肩胛胸壁关节相互活动,活动幅度的比例大约为2:1
概要
进一步外展
前锯肌和斜方肌作用下肩胛骨在胸廓上的旋转来完成
外展180°最后阶段
必须增加上肢的外旋活动才能完成
肱骨的外旋功能对整个上臂的外展活动起着一定的作用
在整个肩关节外展180°过程中, 120° 的活动由肩肱完成,大约60° 的活动是由肩胛胸壁关节来完成。
别名
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
症状
疼痛
影响睡眠
明显压痛点·
喙突
结节间沟
肩峰下、小圆肌和冈下肌
病程较长者,可发生三角肌、冈上肌及冈下肌等萎缩
抗肩畸形
三角肌滑囊炎
解剖
三角肌深面和冈下肌、小圆肌的浅面,是三角肌和肩关节之间的一个滑囊; 有时此囊与肩蜂下滑囊相通
避免三角肌和下面的冈下肌、小圆肌直接摩擦
症状
肩部严重酸重不适感,由于囊位于三角肌深面,痛点较深
上肢上举外展困难或患侧上肢外展上举时肩部疼痛加重
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鞘炎
解剖
肱骨大结节突出肩峰之外侧方,为肩部最外侧处; 小结节位于喙突尖外侧2. 5cm稍下处。肱骨大、小结节间沟中有胧二头肌长头膊通过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粗隆
肱二头肌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于桡骨粗隆
病因
结节间沟先天或后天不光滑、肩关节超常限度运动、肌腱与腱鞘长期反复摩擦,可引起炎症而产生症状
任何肩关节的炎症都可导致腱鞘炎
症状
结节间沟部疼痛,发作时疼痛可加重,并向全关节及三角肌放射,夜间重。肩关节后伸活动明显受限
在喙突处寻及明显压痛点
肱二头肌抵止于桡骨粗隆,桡骨小头、桡骨粗 隆部位寻及明显压痛点
与一般肩周炎的不同之处在于本症在屈肘、肩外展或外旋时并不引起疼痛。
体征
当抗阻力屈肘及前臂旋后时,在结节间沟处出现剧烈疼痛
喙突位于锁骨下窝之外下方,约在锁骨外中1/3 之下2cm 处
喙突有4 条肌腿附着
外下为喙胧肌、胧二头肌短头
下后为肩脾下肌
内下为胸小肌
肩袖损伤
解剖
肩脾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向前、向上、向后围绕胧骨头
腿袖与浅层的三角肌下滑囊及深面的肩关节纤维囊密切融合。
分类
冈上肌腱炎
特点
好发于中年以上的体力劳动者、家庭妇女、年轻运动员
肩袖等组织发生磨损、挫伤或慢性劳损,使肌健的纤维发生炎性反应,变得肿胀、粗糙,甚至断裂
在损伤处形成瘢痕组织及肉芽,嵌夹于肩峰与肱骨大结节间,特别在继发三角肌下滑囊炎时,其间隙更小
症状
肩外侧及三角肌止点处疼痛,冈上肌止点处疼痛,肩外展及内、外旋时疼痛,抗阻力运动时疼痛加重,肩部肌肉萎缩、畏寒,经休息或减少使用,病情可好转,
体格检查
肩外展疼痛弧
肩外展60° ~ 120° 时,增厚的冈上肌腺和滑囊受到明显挤压而产生疼痛;若外展小于60° 或大于120°, 则挤压不明显,疼痛也不明显
肱骨大结节表面有明显压痛,前方结节间沟处也可有压痛,抗阻力肩外展与内外旋时痛
上臂坠落试验
被动抬高患肢上举至90° ~ 120°' 撤除支持,患肢不能自主维持原位,而迅速下坠并引起肩痛者为阳性
撞击试验
病程超过3 周以上,可出现肩部肌萎缩,以冈上肌、三角肌最常见。
病程超过3 个月者,肩关节活动范围不同程度受限。
冈上肌腿钙化
冈上肌腿变性的基础上发生的钙盐沉着,形成钙化性肌腱炎,导致肩痛及外展、上举活动受限。
症状
疼痛剧烈,可向三角肌止点及手指放射,使病人不能入睡,且止痛、镇静剂不能生效。
最终产生肩关节纤维强直,这就是"冻结肩"。
肩袖破裂
原因
冈上肌腱破裂由明显外伤引起
40 岁以上的病人,多在退化性变的基础上,轻微损伤或室内跌倒即可引起破裂
症状
部分破裂
同肩袖损伤
完全破裂
肩关节外展功能,不能抬起上臂
肩头出现凹陷,局部有压痛
肩胛背神经卡压 (中斜角肌综合征)
解剖
中斜角肌
起自C1-6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一肋骨上面的锁骨下动脉沟后方
肩胛背神经
C5 脊神经前支
穿中斜表面
支配大、小菱形肌
胸长神经
上支起自C5脊神经前支
中支发自C6脊神经前支
穿过中斜角肌
支配前锯肌
下支发自C7 脊神经前支
症状
肩背部酸痛不适为本病主要症状
肩背部沉重感,疼痛部位不确切, 喜按压、捶打肩背部
任何姿势均不适。阴雨天、受凉、劳累后酸痛可加重
体征
肩脾骨内侧缘T2_ 4 椎旁有固定压痛点
常伴有缩颈收肩动作
肩胛上神经嵌压综合征
解剖
自C4 - 6神经根所形成的臂丛上干
肩胛横韧带下穿过肩胛切迹而进人冈上窝继续向下经肩胛冈切迹穿至冈下窝
支配冈上肌冈下肌
症状
持续性钝性肩脾骨后上方疼痛
肩外展及外旋肌力减弱
体格检查
冈上切迹处有深压痛
肘管综合征 (慢性迟发性尺神经炎)
解剖
肘管是一个骨纤维管
胧骨内上棵与尺骨鹰嘴之间窄而深的尺神经沟
内侧是弓状韧带
症状
环指、小指感觉减退和刺痛
手的尺侧疼痛及前臂内侧酸痛
向上臂内侧及腋部传射
因夜间发作性手指麻木而惊醒
严重病人小指、环指掌指关节不能屈曲,指间关节不能伸直, 手指外展靠拢功能障碍,呈"爪手”
体格检查
因并指不能,故夹不住纸
Fonnent 征阳性
拇内收不能而呈外展畸形
病人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纸张时,拇指末节呈显著屈曲
屈腕屈指抗阻试验弱
尺神经支配的指深屈肌
小鱼际萎缩
Tinel 试验(+)
旋前圆肌综合征
解剖
正中神经在上臂无分支
在前臂,向下要穿过旋前圆肌浅深两头之间
经指浅屈肌内、外侧头之间的腱弓而入前臂浅、深屈肌间
支配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
病因
肘前部的慢性损伤
前臂反复的旋前运动
手指屈曲活动
胧二头肌腌膜扩张部增厚
症状
肘部和前臂近端的疼痛
屈腕及前臂旋前时疼痛加重活动乏力
食指的末节指关节不能主动屈曲
在握拳时食指的指腹不能贴近手掌
拇指对掌运动障碍
正中神经支配区有挠侧三个半手指痛觉减退或麻木感
体征
抗阻屈腕时手会向尺侧偏斜
桡侧腕屈肌麻痹而尺侧腕屈肌仍正常
Tinel 试验(+)
诊断
肌电图
与腕管综合征相鉴别
尺骨鹰嘴滑囊炎
解剖
是由于肘尖经常摩擦碰撞或挤压肘部滑襄产生创伤性滑囊炎而发病。
矿工肘
包括鹰嘴皮下襄(鹰嘴和皮肤之间) 、鹰嘴腱内囊(在肱三头肌腱内)和肱三头肌腱下囊(在肱三头肌和尺骨鹰嘴之间) 。
病因
肘尖局部撞击而发生滑囊急性创伤性炎症
慢性损伤,滑襄壁纤维增生、瘢痕化
症状
肘后疼痛,肘关节活动受限;肘关节做伸屈活动时,肘后疼痛尤甚
患肢不能伸直
鹰嘴突出部有特异的圆形肿胀
体格检查
肘后稍肿胀,有饱满感,稍有压痛
囊性肿块,质软,有波动感,可轻度移动
块状韧性结节
桡管综合征
定义
因挠管相对狭窄,压迫桡神经而产生的症状,称桡管综合征
桡神经开始走行于肱肌管内,从肱肌管下口出来后穿出臂外侧肌间隔,从此处开始至进入旋后肌为止,此段均走行于桡管之中
解剖
桡管上段
肱骨肌管是由从上内斜向下后外侧的肱骨桡神经沟和肱三头肌所构成。
上口(入口)位于肱骨上中1/3 交界处的内侧 下口(出口)位千肱骨中下1/3 交界处的外侧
穿过臂外侧肌间隔至肘侧而向下行
从穿出臂外侧肌间隔至肱骨外上髁嵴下端为桡管上段
桡管中段
从肱骨外上髁嵴下端至挠骨小头下缘
外侧是桡侧腕长、短伸肌
内侧为肱肌和肱二头肌
后方是肱桡关节囊、环状韧带
前面为肱桡肌
桡管下段
桡骨小头下缘至进入旋后肌的一段
旋后肌段
深支由此通过旋后肌弓
桡神经深支最易受压区
症状
前臂背侧肌张力下降
垂腕畸形
手背外侧的皮肤麻木,感觉迟钝
桡侧腕短伸肌起点处之筋膜紧张,桡骨小头处明显压痛并向上臂、前臂放射。
桡神经轻瘫的前臂诸伸肌无力症状
前臂桡侧感觉异常
体格检查
伸腕抗阻试验
出现上臂中部以下的外侧疼痛。肱骨中下1/3 外侧部位常有压痛。
抗阻伸中指时,可引起肘外侧伸肌总起点处发生疼痛
肱骨中下1/3 外侧、桡骨小头处或其他桡神经受压部位出现向上臂、前臂放射的麻木和疼痛等异感
肱骨外上髁炎
解剖
肱骨外上髁处骨膜和深筋膜紧密结合
6 块前臂后群浅层肌以伸肌总腿起自此处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指总伸肌
小指固有伸肌
尺侧腕伸肌
肘肌
桡神经
伸腕、伸指、伸肘
病因
前臂伸肌主动收缩或被动牵拉
网球、乒乓球及羽毛球运动员,搬运工, 装卸工,钳工及家庭妇女
不对称的挠骨小头反复旋转,致环状韧带损伤和慢性炎症引起
病理
局部充血水肿、渗出
炎症细胞浸润
纤维组织增生、粘连
肌腱、深筋膜纤维的撕裂或断裂
症状
肘关节外侧疼痛,在用力握持或端提重物时,疼痛明显
拧毛巾
累及上臂及前臂
肱骨外上髁处有局限压痛点
肱骨外上髁尖部
肱骨外上髁与桡骨头之间
体格检查
伸肌腿牵拉试验
伸肘位时握拳、屈腕,然后主动将前臂旋前
前臂于旋前位,做对抗性旋后运动时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疼痛
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关节尽量被动掌屈,然后使前臂突然旋前, 并将肘伸直
锻炼
腕关节强度掌屈,前臂充分旋前,然后用力迅速伸直肘关节
肱骨内上髁炎
解剖
肱骨内上髁处骨膜和深筋膜紧密结合
5块前臂前群浅层肌
旋前圆肌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指浅屈肌
正中神经
屈腕、屈指及前臂旋前
尺侧腕屈肌
尺神经
症状
肱骨内上髁处活动时疼痛
体格检查
局部有压痛,向前臂掌侧扩散
对抗性旋前运动疼痛
腕管综合征
定义
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缺血而产生的以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异常为特征的症候群。
解剖
腕管
腕骨沟和桥架其上的腕横韧带
腕管管径狭窄,缺弹性,排列紧密
骨纤维管道
桡侧为舟骨、大多角骨
尺侧为豌豆骨、钩骨
背侧为舟骨、月骨、头状骨、小多角骨
掌侧为腕横韧带
正中神经及9 条屈指肌腱
拇长屈肌键位于正中神经的R 侧
屈指肌腿位于正中神经的尺侧和深面
腕管浅部结构为浅屈肌腱((2 、5 较浅, 3 、4 较深)
腕管深部为拇长屈肌腿和指深屈肌腿
屈腕时,在腕掌面可见3 个纵形突起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腱(中) 腕横韧带浅面,不在腕管内
正中神经在挠侧腕屈肌和掌长肌腿之间较深处
尺侧腕屈肌腱
腕横韧带浅面,从桡侧至尺侧排列是:桡动脉,桡侧腕屈肌,掌长肌肌腱,尺动脉,尺神经
病因
腕关节慢性劳损或腕部外伤
腕部的骨关节病,腕骨骨折、脱位、增生
腕管内有脂肪瘤,膊鞘囊肿
更年期、妊娠、哺乳、肢端肥大症或甲状腺功能障碍等内分泌疾病
风湿、类风湿
症状
患侧手桡侧手掌和三个半手指感觉异常、麻木、刺痛或灼痛,夜间加重。
重者手指刺痛、麻木较持续而剧烈,有时疼痛可向前臂及上臂、肩部放射
夜间或用手工作时尤重,甚至影响睡眠及劳动
运动障碍不明显
腕关节僵硬、手指运动无力,以及血管神经营养障碍的表现。
手指精细动作不灵活
皮肤发凉、苍白或发绀
患手的食指、中指感觉过敏或减退
体格检查
拇指外展和对掌运动无力
大鱼际肌萎缩
叩诊试验(即Tinel 征)
屈伸腕试验: 做过度主动掌屈腕关节运动(90° ) 或被动背伸腕运动。
腕尺管综合征
解剖
纯尺神经深支嵌压症/Guyon 综合征/头钩裂孔综合征
尺管又称Guyon 管
尺神经及其深支在腕部的骨性通道
组成
尺侧壁为豌豆骨
桡侧壁为钩骨
底面是腕横韧带
入口顶部由腕掌侧韧带和尺侧腕屈肌延续部
出口顶部是小鱼际肌腱弓
病因
腿鞘囊肿、神经纤维瘤、脂肪瘤
劳动、创伤、摩擦
腕部周围的骨折、脱位
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的滑膜病变
症状
患腕乏力、沉重和易疲劳
腕部偏尺侧疼痛
向小指或腕关节近端放射
屈腕尺偏动作时,麻痛加重
病程长久后会出现小鱼际或骨间肌萎缩
很少有“爪"状指形成
腕部腱鞘囊肿
定义
腕背鞘囊肿指腕背各伸肌腱及滑液鞘通过腕关节过程中,往往与桡腕关节后方之关节囊相粘连,由千这部分的关节囊和韧带非常薄弱,因此,桡腕关节的滑膜很容易在腕关节用力过度的情况中,从这些肌键间突出形成的腱鞘囊肿。
解剖
前臂肌肉经过腕部时,均为肌腿,数量较多并呈有序的排列
腕掌侧的屈肌肌腱
除掌长肌外, 其余肌腱都要穿过掌侧腕横韧带
腕背侧的伸肌肌腱
腕背韧带
第一格通过拇长展肌、拇短伸肌
第二格为桡侧腕长伸肌
第三格为拇长伸肌
第四格为指总伸肌及食指固有伸肌
第五格为小指固有伸肌
第六格为尺侧腕伸肌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病因
拇长展肌肌腱及拇短伸肌肌腱经过桡骨茎突部的骨沟,有韧带覆盖形成骨性纤维鞘管,肌腱出鞘管后折成105° 角,分别止于拇指及第一掌骨
拇指及腕活动时折角更加大,从而更增加管壁对肌腿的压迫和摩擦
钳工、锻工、电工、农村妇女及其他长期从事手工操作者
拇长展肌腿处于紧张状态
哺乳期及更年期妇女
症状
腕后桡侧和拇指背侧的待续性钝疼,活动时加重,拇指动作无力,握力减退。
桡骨茎突部位有轻度肿胀
拇外展背伸时更重,严重者局部有灼热感
可向前臂部放射
体格检查
桡骨茎突处肿胀、压痛
轻按该部或令做拇指伸展活动,疼痛加重,而且可有摩擦感
握拳尺偏试验(拇指伸展抗阻试验)
病人握拳(拇指握于掌心)向尺侧屈腕,桡骨茎突处可产生剧烈疼痛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定义
拇指及中指多见,开始仅屈指时疼痛,以后产生扳枪机样动作或弹 响,故又称"扳机指”或“弹响指“ 。
解剖
掌骨小头部位的骨纤维管道
屈指肌腱的表面被一横行的韧带覆盖
病因
手指肌腱频繁活动的摩擦
手持坚硬工具的挤压和撞击
症状
手指僵硬不舒服、乏力、活动不灵活
晨起后感到手指屈伸不便
患指的持续性疼痛,手指活动和握物时加重
不能完全伸直而呈屈曲畸形状态
肌腱增粗及鞘管增厚,患指屈曲和伸直受阻而产生扳枪指,活动时有弹响
体格检查
掌骨小头处可触及皮下有坚硬结节
屈伸时有弹动感
明显压痛
屈指抗阻试验阳性
交锁在屈曲位上,不能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