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际金融学 第二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蒋先玲国际金融学第二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编辑于2020-03-10 08:25:38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的定义
交易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
居民
家庭(组成家庭的个人)
在某国居住一年或一年以上的个人(不论国籍)
社会团体(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及该经济中的政府)
在某国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不论公私有,不论本国还是外国 或则中外合资的企业都视作居民 一国大使馆 领事馆视作非居民 联合国 世界银行 IMF在任何国家都是非居民
以国际经济交易为基础
交换
提供了经济价值并得到了补偿
转移
一个交易者向另一个交易者提供经济价值 没有补偿
移居
流量概念:汇总记录一定时期内国际经济交易
与之相对应的存量:国际投资的头寸
国际收支(流量)
国际投资头寸(存量)
定义:在一定时点上一个经济体对外金融资产与负债存量的差额状况,是国际收支流量长期积累的结果 国际投资头寸度量了本国在国外资产及外国在本国资产的总额及分布 对外资产>对外负债(外国在本国的资产)时,国际投资头寸为正 对外资产<对外负债(外国在本国的资产)时,国际投资头寸为负
对比
联系:收支变化引起头寸变动 记录:权责发生制 收支平衡表中的金融账户与国际投资头寸格式一样 区别: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投资头寸 概念 流量 存量 记录方式 复式记账法 差额界定该国为债务国还是债权国 一笔交易做相反方向记录,差额一般为0 差额通常不为0 反映内容 货币收支综合状况 债权债务的综合状况 范围较大 范围较小 代表含义 只涉及一国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 不仅反映时点上的金融交易,还有汇率、价格 交易,不反映非交易带来的变动 变化以及所属期限内出现的调整
事后概念:对一个会计年度已经发生是事实进行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
宏观经济四大报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财政部的财政收支平衡表、家庭企业资产负债表
账户分类
经常账户
货物贸易
建议进出口用离岸价格计价。 离岸价:卖方在约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的船上 贸易出口与进口的差额称为“货物贸易差额”,差额为正:顺差【出口>进口】;差额为负,逆差【出口<进口】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运输 旅游 通讯 保险 政府服务 债权:本国居民为他国居民服务的外汇所得 债务:本国居民购买他国居民劳务支出的外汇 两者余额为服务账户差额
初次收入
记录了居民与非居民初次交易流量 第一类: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收入 第二类:与金融资产和其他非生产资产所有权相关的收入
二次收入
居民向非居民之间的的经常转移 政府援助 战争赔款
资金与金融账户
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资本账户
资本转移
资产所有权从一方向另一方转移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
不是生产出来的有形资产的转移(土地 地下资源 商标 专利)
金融账户
引起一个经济体对外政策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
直接投资
投资者对另一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直接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长期的关系)
证券投资
主要对象: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长期债务证券和短期债务证券)
金融衍生品(不含储蓄资产)和雇员认股权
金融衍生品:一种金融工具,具体包括期权和远期型合约 雇员认股权:向公司雇员提供的一种购买公司股权的期权
其他资产
未被列入其他几类的金融交易,包括:贷款、货币和存款、贸易信贷和预付款、其他应收应付款、储备资产(央行等货币当局拥有的对外资产【货币还金、外汇资产、特别提款权】) 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在浮动汇率下表现为本币升值,在固定制度下表现为储备资产的增加 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在浮动汇率下表现为本币贬值,在固定制度下表现为储备资产的减少
储备资产
外汇储备不是越多越好 1.外汇储备资产需要央行投放基础货币,会给本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2.储备资产的收益率低于长期投资的收益率,过多的储备资产会造成国民福利的损失 3.在浮动汇率条件下,储备资产可能蒙受外币贬值的损失
平衡账户:错误和遗漏账户
“净误差与遗漏”的数额与净借方或净贷方余额相等符号相反 若借方总额>贷方总额(平衡账户放在贷方) 产生原因:统计数据来源多样化 某些交易难以全面记录 统计数据的真实和准确存在一定问题 统计时间和计价标准不一致以及各种货币换算产生的误差 不能简单把净误差与遗漏额在借方就等同资本外逃,在贷方等同热钱流入
国际收支账户
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
必有借贷双方,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方记资金的使用和占用 贷方记资金的来源
记录汇总后,正余额表示科目顺差(盈余) 负余额表科目逆差(赤字)
记账原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净差额等于零)
国际收支平衡表差额为0
每笔交易都要计入贷方或借方
借方(资源持有量的增加)
负号项目: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反映本国在国外的资产增加或本国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
贷方(资源持有量的减少)
正号项目: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反映本国在国外的资产减少或本国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编制原则
借方(外汇需求) 贷方(外汇供给) 进口货物 出口货物 非居民向居民提供服务 居民向非居民提供服务 非居民从本国取得初次收入 居民从国外取得初次收入 非居民从本国取得二次收入 居民从国外取得二次收入 居民获得国外资产 非居民获得本国资产 居民偿还非居民债务 非居民偿还居民的债务 官方储备资产增加 官方储备资产减少 引起本国从外国获得货币收入的经济交易都计入贷方分录,而该交易的货币收入记入借方;引起外汇需求的交易 导致本国向外国支付货币的经济交易计入借方分录,而该交易的货币支付记为贷方;引起外汇供给的交易 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各个科目按借贷方净额记录 官方储备的增加(对外债券的增加 资金流出)记储备资产的借方 官方储备的减少(对外债券的减少 资金流入)记储备资产的贷方 涉及经济交易记录的时间实际采纳的是所有权变更的原则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额分析
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对于制定相应的内外均衡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
纵向分析
比较一国各个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观察动态变化及对汇率的影响)
横向分析
比较本国收支与主要贸易国的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主要原因)
表内分析
逐项分析 差额分析 综合分析
项目
贸易类
进出口数额大小 国家贸易发展程度 产品竞争能力 ”局部差额“主要包括 商品贸易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及综合差额
子主题
按交易动机划分
自主性交易(差额为0,叫国际收支性平衡)
个人和企业处于自身的动机 差额为正 国际收支顺差(自主性支出收入>自主性交易支出 盈余)线上交易贷方总额>借方总额 差额为负 国际收支逆差(自主性支出收入<自主性交易支出 盈余)线上交易贷方总额<借方总额 顺逆差都为国际收支不平衡
划线问题 划定自主性交易范围
线上交易差额为0 国际收支平衡 线上交易差额不为0 国际收支不平衡
补偿性交易(是一种被动的平衡)
在国际收支自主性交易不平衡时,为弥补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
国际收支的差额分析
贸易差额
货物和服务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 反映产业结构 产品质量 劳动生产率状况 衡量一国实际资源转让 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依据
经常账户差额
反映一国进出口情况(还包括金融 保险 咨询)和实际经济发展水平 是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反映出一个国家经常账户的状况和融资能力 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与经常账户有融资关系 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不考虑错误与遗漏时 加起来=0 经常账户余额对应着资本与金融账户余额 变化:资本与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多因素制约 资本与金融账户不再被动由经常账户决定 资本流动存在对立的运动规律 债务和收入因素也会对经常账户产生影响
基本差额
基本差额=经常账户加上长期资本的差额 将短期资本流动和官方储备变动作为线下交易 基本差额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较稳定的因素全部包括在内 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长期趋势 区分短期资本流动和长期资本流动(时间大于等于1年)
官方结算差额
经常账户 长期资本流动和私人短期资本流动的结果 将官方短期资本流动和官方储备资产变动作为线下交易 官方结算差额顺差=储备资产净增和额+对外国官方的流动负债净减额(向外国贷款) 官方结算差额赤字=储备资产净减少额+对外国官方的流动负债净差额(向外国借款)
综合账户差额或总差额
国际收支账户中将储备资产账户剔除后的余额 综合账户差额 线上最全面 衡量国际国际收支对一国官方储备造成的压力 综合差额为盈余 增加储备资产 综合差额为赤字 减少储备资产 影响国家汇率
概要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经常项目差额=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初次收入贷方-初次收入借方+二次收入贷方-二次收入借方 基本差额=经常项目差额+长期资本流入-长期资本流出 官方结算差额=基本差额+私人短期资本流入-私人短期资本流出 综合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官方借款-官方贷款=储备资产增加额 线上交易+线下交易=0(总和与储备资产差额数量相等方向相反)
中国国际收支阶段性特征
1982-1993: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1994-2011:国际收支平衡结构逆转
双顺差 基本账户 非储备资本和金融账户均顺差
2011-2016:国际收支呈现“一顺一逆”、总体平衡的新格局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应用
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封闭条件下:Y=C+I+G
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
开放条件下:C+I+G+(X-M)
M:进口X:出口
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支出:E=C+Sf+T
C:消费 Sf:私人储蓄 T:税收
X-M=(Sf-I)+(T-G)
政府储蓄Sg=T-G X-M=(Sf-I)+(T-G)=(Sf+Sg)-I=S(储蓄)-I 储蓄减投资 一国资金供给-资金需求 CA(经常账户)=X-M=If=S-I 贸易顺差=储蓄投资缺口时 国内储蓄高于国内投资 该国通过贸易顺差输出资金(如借出资金) 国内储蓄低于国内投资 该国通过贸易逆差输出资金(如吸引资金流入) CA=X-M=If=S-I,可得结论 X-M=If 经常账户差额=对外净资产的变动(净资本流出) 盈余 出口收入>进口支出 对外净资产增加 赤字 出口收入<进口支出 弥补赤字——举债 对外净资产减少 X-M=S-I 经常账户差额变化和储蓄投资缺口密切相关 资本从经常项目盈余国流向赤字国 为后者国内资本存量的增加提供融资 X-M=If=S-I 盈余 国内投资低于国内储蓄水平 资本流出 赤字 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国内投资 资本流入 需要引起注意的赤字:政府错误导向或经济中其他因素失控 让借入资金用于高消费 外资用于弥补巨额财政赤字,又未能改善国内投资环境 利用外资的投资项目在计划阶段盈余性过于乐观 投资国内边际效益更大的情况:国内资本存量的增加有助于减少本国失业 一个企业的国内投资会对其他企业生产技术的溢出效应,促进国内技术扩散 对国内投资的效应比国外投资的效应更容易增税 大量投资会面临债务国违约的风险
GNP=GDP+NFP
GDP:国民 GNP NFP:要素报酬收支净额=本国在海外的要素收入-外国在本国的要素收入 GDP本本+本外 GNP本本+外本 NFP外本-本外 GDP>GNP 用GDP衡量经济总量有高估本国经济实力的倾向(打工性的经济) GDP<GNP 用GDP衡量经济总量有低估本国经济实力的倾向(老板性的经济)
经常账户在宏观经济上的含义
经常账户差额=X-M(净出口)
m:进口 x: 出口 净出口=经常账户差额=本国在国外资产增量x-外国在本国资产增量m=If(净国外投资)=x-m 一国贸易的差额(顺差)和它对外的净投资应该是一致的 逆差与国外负债一致 X-M=If If>0 对外投资 经常账户顺差(出口>进口) If<0 对外负债 经常账户逆差(出口<进口) If=0 国外净资产不变 经常账户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