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资产
考证党的福利来啦!初级会计实务中的资产内容太多了,老是记不住?赶紧收藏这张资产的思维地图吧,它把资产按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存货和固定资产这几大块的内容进行了图示的归类,有助于你的记忆和理解哦。
编辑于2020-03-17 23:50:43第二章 资产
货币资金
库存现金
使用范围
对个人的支出
对企业单位在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支出
账务处理
借方增加,贷方减少,余额在借方
现金清查
短缺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库存现金 借:其他应收款 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溢余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其他应付款 营业外收入
银行存款
账务处理
总账
日记账:每日结余
核对:至少每月一次
其他货币资金
内容
银行汇票存款(1个月)
银行本票存款(2个月)
存出投资款
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信用卡存款
外埠存款
账务处理
存入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银行存款
使用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贷:其他货币资金
退回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
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票据
内容
商业承兑汇票(6个月)
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记入财务费用)
账务处理
取得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收回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未收回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贴现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不附追索权)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短期借款(附追索权)
背书转让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 贷:应收票据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内容
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合同或协议价款
增值税销项税额
包装费、运杂费
账务处理
赊销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包装、运杂费
借:应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回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转为商业汇票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科目
预付账款
不设“预付账款”的,使用“应付账款”
账务处理
预付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货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贷:预付账款
收回多余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宣告时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收到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上市公司) 银行存款(非上市公司) 贷: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其他应收款
内容
赔款、罚款
包装物租金
职工垫付款项
存出保证金
账务处理
发生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还款时
借: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贷:其他应收款
应收款项减值
确认
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同时计提坏账准备,备抵法
账务处理
计提坏账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冲减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实际发生坏账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已确认转销又重新收回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内容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账务处理
初始取得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应交税费 贷:其他货币资金等
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小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分配股利或计提利息
借:应收股利(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应收股利(利息)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其他货币资金等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 投资收益(或借方)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
无形资产
概述
概念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
特征
不具有实物形态
具有可辨认性
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内容
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和土地使用权
账务处理
无形资产的取得(取得成本)
外购
购买价款、相关税费
不包括宣传费用和达到预定用途后的费用
自行研究开发
研究阶段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管理费用
开发阶段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无形资产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管理费用
无形资产的摊销
摊销范围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摊销金额
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和减值准备
通常残值视为0
有残值的
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摊销期
自可供使用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摊销方法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生产总量法
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用于产品生产的无形资产) 管理费用(管理用无形资产)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的无形资产) 贷: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的出售和报废
出售
将取得的价款与账面价值及相关税费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方)
报废
将账面价值予以转销
借:营业外支出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减值
金额
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长期待摊费用
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
借:长期待摊费用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固定资产
概述
概念和特征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分类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租出固定资产
不需用固定资产
未使用固定资产
租入固定资产
土地
取得固定资产
外购
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专业人员服务费
建造
自营工程
购入工程物资
借:工程物资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支付工程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领用本企业产品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成本价)
领用外购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成本价)
工程完工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出包工程
支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工程完工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概述
影响因素
原价
预计净残值
减值准备
使用寿命
不折旧范围
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
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注意
当月增加的,当月不折旧,下月起折旧;当月减少的,当月仍折旧,下月不折旧
提足折旧后不再计提;提前报废的不再补提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按估计价值确定成本并折旧;办理竣工决算后,按实际成本调整估计价值,不需要调整已计提折旧额
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使用寿命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使用寿命 =原价×年折旧率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总工作量 月折旧额=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使用寿命 年折旧额=净值×折旧率 到期前两年内使用年限平均法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寿命年数总和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折旧率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扣除后计算
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的固定资产) 研发支出(研发部门) 在建工程 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
资本化
转入改扩建时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发生改扩建支出时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扣除被替换部件账面价值
借: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 贷:在建工程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费用化
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
借:管理费用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销售机构
借:销售费用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处置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发生清理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
保险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清理净损益
因自然灾害而报废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经营期间报废
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出售、转让产生的利得或损失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资产处置损益(或相反分录)
固定资产清查
盘盈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盘亏
报批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
报批后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或责任人赔偿) 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固定资产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存货
概述
内容
准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
在产品
材料或物料
成本
采购成本
购买价款
相关税费
一般纳税人: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仓储费、运输费、保险费、合理损耗
加工成本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其他成本
特定设计费用
计价方法
个别计价法
优点:计算准确
缺点:工作量大
先进先出法
优点:随时结转成本
缺点:烦琐、工作量大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优点:简化工作
缺点:月末计算,不利于日常管理
移动加权平均法
原材料
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购入原材料
单货同到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应收账款)
单到货未到
购入时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同上)
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货到单未到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下月用红字冲销暂估入账金额
预付货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贷:预付账款
发出原材料
用于生产经营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 制造费用(间接材料成本)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消耗) 管理费用(行政部分消耗) 在建工程(工程项目消耗) 研发支出(研发环节消耗) 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用于出售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采购时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或借方)
领用时
借:生产成本(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期末结转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贷:生产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率
差异率=(期初差异+本期差异)/(期初成本+本期成本)
成本差异=计划成本×差异率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1+差异率)
周转材料
包装物
内容
作为产品组成部分
随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
随商品出售单独计价
出租或出借
账务处理
生产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出租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出借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随同商品出售
单独计价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不单独计价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一次摊销或分次摊销,计入制造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
内容和成本
物资成本
运杂费
税费
账务处理
发给外单位加工的物资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或借方)
支付费用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材料成本差异(或借方) 贷:委托加工物资
库存商品
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发出商品
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核算
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 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净额×(1-毛利率)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售价金额核算法
差价率=差价/售价
存货清查
盘盈
批准前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管理费用
盘亏
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管理不善导致)
批准后
借:管理费用(管理不善) 原材料等(收回的残料价值) 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或责任人赔偿)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失
存货减值
存货跌价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加工成本-销售费用和税费
账务处理
科目:存货跌价准备、资产减值损失(实际发生)
当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
大于零当期补提
小于零转回
应反映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确定的,使用直线法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原值-折旧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原值-折旧-减值准备
不包括专业人员培训费
消费税
收回后直接销售的,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收回后用于生产的,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入库时,超支差在借方,节约差在贷方
非正常消耗计入当期损益
计算总成本不考虑合理损耗,单位成本需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