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的思维导图,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编辑于2023-08-19 17:15:49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为两大类:物质现象、精神现象 人类的活动归纳为两大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哲学的基本问题
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谁为本原的问题——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两个哲学派别
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可知论、不可知论两个理论分野
(一)哲学的物质范畴
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客观实在的本质属性与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客观实在 实践活动本质上是客观的
列宁对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辩证主义的缺陷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二)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劳动)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正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实践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根本途径 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主义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我们要从客观事物固有的联系出发去认识事物
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多样性
条件性
条件具有支持和制约作用
条件可以改变
(二)事物的变化发展
发展是事物变化中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物质世界的发展,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在新陈代谢的发展过程中,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其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①矛盾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表现出来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特殊性: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各个矛盾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起次要作用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每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 矛盾的次要方面: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
如何运用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三、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方法论
①当事物发展处于量变阶段时,要脚踏实地,为质变做准备 ②当质变来临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观
①否定是事物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这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④辩证否定好的实质是“扬弃”——即批判又继承,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
要树立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要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既看到道路的曲折,又看到前途的光明
四、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现实和可能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办法对
①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新的时间。要坚持改革开放,办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提倡创新创造,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②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③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我们要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基础和原则,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运用思维方法的深化和展开,要善于把二者结合起来完整地把握。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是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前提,辩证X思维方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辨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
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特别是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