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绪论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体系的形成、经典著作、历代名家等的概述。
编辑于2020-04-02 21:50:22绪论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
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
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辨模式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
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神等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
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的形成
1、古代自然科学的渗透
2、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3、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
4、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
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的医学经典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战国-秦汉·佚名
1.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
2.全面运用气、阴阳和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阐明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3.研究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机、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等问题。
4.建立了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构建了藏象学说;建立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创立了经络学说,奠定了藏象经络理论的基础;在疾病防治上提出“治未病”的观点,对病因、发病、病机及疾病诊断治疗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5.构建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学形成的基础与发展源泉。
《难经》(《黄帝八十一难经》)东汉·秦越人
1.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机、诊断、病证、治疗等各个方面。
2.提出“寸口脉诊”并对其进行详细而系统的论述和创见。
3.对藏象理论中命门、三焦以及经络理论有所阐述和发展。
4.与《内经》并提,同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
注:晋·王叔和→分《伤寒论》&《金匮要略》
1.《伤寒论》六经辨伤寒[外感]
2.《金匮要略》脏腑论杂病[内伤]
3.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提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
4.为临床医学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5.“医方之祖”
《神农本草经》(《本草经》《本经》)东汉·佚名
1.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2.集秦汉时期众多医家搜集、整理和总结药物学经验成果的精华。
3.载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和药物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
注:①上品之药无毒,主益气;②中品之药或有毒或无毒,主治病、补虚;③下品之药有毒,主除病邪、破积聚。
4.根据功效分为寒、凉、温、热四性,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为中药学“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奠定了基础。
注:“四性”而非“四气”,四性的提出为四气学说奠定了基础。
5.明确“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
6.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和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中药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脉经》晋·王叔和→第一部脉学专著
1.提倡“寸口诊法”
【鉴】《难经》→提出“寸口诊法”。[先提出→后提倡]
2.明确了左寸→心、小肠;左关→肝、胆;右寸→肺、大肠;右关→脾、胃;两尺→肾、膀胱的三部脉位[沿用至今的理论],推动了寸口诊法的普遍应用。
3.描绘了24种病脉的脉象形态及所主病证。
注:《濒湖脉学》+长短牢→27种→《诊家正眼》+疾→28种
《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1.阐述了藏象、经络、腧穴、标本、九针、刺法、诊法、病证及治法等内容。
2.集魏晋以前针灸经络理论之大成.
《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1.分述内、外、妇、儿、五官和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尤重于病源的研究,如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
2.提出“漆疮”的发生与体质有关。
3.提出某些传染病是由自然界的“乖戾之气”引起,并有“转相染易”的特点。
4.诸证之末多附有导引法,对疾病的诊断与辨证论治起到指导作用。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孙思邈→中医学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1.提出“大医精诚”为医学道德准则和所要达到的境界。
2.开创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宋·陈言[字无择]
提出“三因学说”:①外因→外感六淫;②内因→七情内伤;③不内外因→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
注:以病因与病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对后世病因学的发展,影响颇为深远。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发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万物同源异构和普遍联系的观念,体现在人们在观察、分析和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等问题时,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与联系性,并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机、诊断、辨证、养生和防治等各个方面。
(一)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功能的整体性
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形体与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精气神一体观
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生神,精气养神,而神则统驭精与气,形成有机整体。
2.病理变化的整体
“有诸内,必形诸外。”
3.诊断防治的整体性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4.养生康复的整体性
(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一体观”
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季节气候与人体生理
四季生物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四季脉象:《濒湖脉学》:“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谓之平脉。”
【经典】《素问·脉要精微论》:“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
昼夜时辰与人体生理
【经典】《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地域环境与人体生理
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体型壮实
南方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体型清瘦
长期居住某地的人迁居异地,常出现“水土不服”现象。
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季节气候与人体病理
【经典】《素问·金匮真言论》“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昼夜时辰与人体病理
【经典】《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地域环境与人体病理
【经典】《诸病源候论·瘿候》指出瘿病的发生与“饮沙水”有关。
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季节气候与疾病防治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因时制宜”
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春夏慎用温热,秋冬慎用寒凉。
“冬病夏治”
冬天由于素体阳虚阴盛而发病的咳喘、骨关节痛[寒痹]等,可在夏季培补阳气。
“夏病冬治”
夏天由于素体阴虚阳盛而发病的心悸、瘿病等,可在冬天滋养阴气。
昼夜时辰与疾病防治
“子午流注针法”,按日按时取穴针灸,可更有效地调理气血、协调阴阳以防治疾病。
地域环境与疾病防治
经典】“故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西方者,…,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北方者,…,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炙焫。南方者,…,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中央者,……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
“因地制宜”
注:西北地势高而东南地势低,西北偏于寒凉干燥而东南偏于温热湿润,故西北少用寒凉之药而东南慎用辛热之品。
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采用适宜的防病治病原则和方法。
(三)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医宗必读·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大抵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富贵者膏粱自奉,贫贱者藜藿苟充;富贵者曲房广厦,贫贱者陋巷茅茨;劳心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高梁自奉者脏腑恒娇,藜藿苟充者脏腑坚固;曲房广厦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茅茨陋巷者腠理密而外邪难干。”
2.《素问·疏五过论》:“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以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
二、辨证论治
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即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四诊获得的临床资料,明确病变的本质,拟定治法治则。
(一)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1.【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常常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要点、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点等。疾病反映的是贯穿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如感冒、胸痹、消渴和积聚等。
2.【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等病机本质的概括、如牌胃虚弱证,病位在脾胃,病性为虚。证是病机的概括,病机是证的内在本质,证所反映的是疾病的本质。
3.【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表现,包括患者所述的异常感觉与医生所诊查的各种体征,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舌苔、脉象等。
(二)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注
a.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b.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c.《伤寒杂病论》提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
1.【辨证】以中医学理论对四诊[望、闻、问、切]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为何种证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要求同时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其发展变化趋向,即辨明疾病从发生到转归的总体病机。
2.【论治】[施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及方药,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包括因证立法、随法选方和据方施治。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患者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2.【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表现为大致相同证,故可以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四)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方法:先运用辨病思维来确诊疾病,对某一病的病因、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再运用辨证思维,根据该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辨析其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从而确立其当时的“证”,然后根据“证”来确定治则治法和处方遣药。
注:临床诊治原则:“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
1.【辨证】是对证的辨析,以确定证为目的,从而根据证来确立治法。
2.【辨病】是对病的辨析,以确定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经脉
官窍
五体
六腑
五脏
系统
肝系统
肝
胆
筋
目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心系统
心
小肠
脉
舌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脾系统
脾
胃
肉
口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肺系统
肺
大肠
皮
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肾系统
肾
膀胱
骨
耳&二阴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近代与现代
1.继续整理和汇总前人的学术成果:曹炳章[字赤电]·《中国医学大成》·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
2.中西汇通派:唐宗海[字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朱沛文[字少廉]、恽树珏[铁樵]、张锡纯[字寿甫]·《医学衷中参西录》提出既要坚持中医学之所长,又要学习西医学先进之处,从理论到临床汇通中西医的观念。
主要贡献
著作
温病学派
吴有性[字又可]
《瘟疫论》
创“戾气”学说
提出戾气“多从口鼻而入”,传染性强,呈地域性流行,无明显季节性流行,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叶桂[字天士]
《温热论》
创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阐明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顺传,以及“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逆传。
薜雪[字生白]
《湿热条辨》
主“湿热病”
阐述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治则治法等。
吴瑭[字鞠通]
《温病条例》
创三焦辨证
主张“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主要贡献
著作
明清时期医家
张介宾[字景岳]
《景岳全书》
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
强调温补肾阳与滋养肾阴在养生康复与防治疾病中的重要性。
赵献可[字养葵]
《医贯》
重视“命门学说”
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
注重“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李子梓[字士材]
《医宗必读》
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王清任[字勋臣]
《医林改错》
改正古医籍中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
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
发展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症的有效方剂[血府逐瘀汤]。
著作
用药特点
流派
观点
金元四大医家
刘完素[字守真,尊称刘河间]
鉴别:张元素 易水派 李杲之师,易水学派创始人。
寒凉派
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
多用寒凉
《素问玄机原病式》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
补土派
脾胃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脾胃论》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
攻邪派
攻邪论→"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多用汗、吐、下
《儒门事亲》
朱震亨[字彦修,世居丹溪]
滋阴派
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善用滋阴降火
《格致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