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 穴位学习之五输穴简介
中医 穴位入门知识——内容来源于网络
这是一篇关于五运六气运用之今冬新冠症状分析与应对策略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1、以外寒里热为主的情况排名不分先后2、以寒湿或外寒为主的情况即最早武汉发病症状3、兼有虚证的情况,加用药物吃上述药不舒服或者无效等。
中成药选用指南,根据季节、地域、体质、症状、脉象选择合适的中成药。有兴趣的可以看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五输穴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成“五输穴”,共计60个。 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井穴
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
病在藏者取之井
井主心下满
春刺井
阴井木,阳井金
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至阴(膀胱)、涌泉(肾)、中冲(心包)、关冲(三焦)、足窍阴(胆)、大敦(肝)。
荥穴
可用于治疗热病
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荥主身热
夏刺荥
阴荥火,阳荥水
鱼际(肺)、二间(大肠)、内庭(胃)、大都(脾)、少府(心)、前谷(小肠)、足通谷(膀胱)、然谷(肾)、劳宫(心包)、液门(三焦)、侠溪(胆)、行间(肝)
输穴
可用于治疗关节痛
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
俞主体重节痛
季夏刺俞
阴俞土,阳俞木
太渊(肺)、三间(大肠)、陷谷(胃)、太白(脾)、神门(心)、后溪(小肠)、束骨(膀胱)、太溪(肾)、大陵(心包)、中渚(三焦)、足临泣(胆)、太冲(肝)
经穴
可用于治疗喘咳
病变于音者取之经
经主喘咳寒热
秋刺经
阴经金,阳经火
经渠(肺)、阳溪(大肠)、解溪(胃)、商丘(脾)、灵道(心)、阳谷(小肠)、昆仑(膀胱)、复溜(肾)、间使(心包)、支沟(三焦)、阳辅(胆)、中封(肝)
合穴
可用于治疗六腑症
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合主逆气而泄
冬刺合
阴合水,阳合土
尺泽(肺)、曲池(大肠)、足三里(胃)、阴陵泉(脾)、少海(心)、小海(小肠)、委中(膀胱)、阴谷(肾)、曲泽(心包)、天井(三焦)、阳陵泉(胆)、曲泉(肝)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灵枢·本输》指出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难经·六十四难》补全了阴阳各经脉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即“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均依五行相生的顺序。同时,又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关系,将阴井乙木与阳井庚金配合起来,成为子午流注针法按时取穴及合日互用开穴规律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