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化脓性细菌
病原微生物 化脓性细菌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04-18 17:30:22化脓性细菌
葡萄球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球形或椭圆形,常呈葡萄串样排列
无芽孢,无鞭毛,无菌毛,一般不形成荚膜
革兰氏染色阳性
培养与生化
需氧或兼性厌氧
普通琼脂平板
形成不透明光滑型菌落,不同菌株可产生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的脂溶性色素
血平板
菌落周围可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β溶血)
能分解多种糖类,但产酸不产气
甘露醇发酵实验阳性
触酶试验阳性
抗原结构
葡萄球菌A 蛋白(SPA)
可与IgG Fc段非特异结合,用于免疫学诊断(协同凝集试验)
SPA与IgG结合后的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引起变态反应、损伤血小板作用
磷壁酸
肽聚糖
分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抵抗力
抵抗力最强
干燥脓汁、痰液中存活2~3月
加热60℃需1h或80℃需30min才能杀死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凝固酶
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概念
使含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
分类
游离凝固酶
(试管法检测)胶冻状
结合凝固酶
(玻片法检测)颗粒状
致病机理
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胞内消化
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
使感染局限化和形成血栓
葡萄球菌溶血素α
溶血
制成类毒素——人工主动免疫
杀白细胞素
F组分(电泳移动快成分)
卵磷脂
S组分(电泳移动慢成分)
神经节苷脂GM1
肠毒素
100℃,30min有活性
抗胃肠液中蛋白酶
刺激呕吐——食物中毒
约30~50%临床分离株可产生
表皮剥脱毒素
血清型
A型耐热
B型不耐热
作用
表皮与真皮脱离:葡萄球菌烫伤养皮肤综合征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超抗原,激活T细胞群的5~30%
发热、低血压、休克、皮疹
其他酶类
葡激酶
耐热核酸酶
透明质酸酶
脂酶
过氧化氢酶
所致疾病
侵袭性疾病
局部感染
软组织感染
内脏感染
全身感染
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毒素性疾病
食物中毒
恶心,呕吐,腹泻,不发热
假膜性肠炎
腹泻为主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皮肤红斑
毒性休克综合征
免疫性
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
当皮肤黏膜受伤后或宿主免疫力降低时易引起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和坚定
肠毒素检查
防治原则
注意个人卫生,及时处理皮肤创伤,避免感染
医务人员防止医源性感染
食品制作流通行业加强卫生监督,避免食物中毒
选用敏感药物
链球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革兰氏染色阳性
球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
无芽孢,无鞭毛,培养早期可形成透明质酸荚膜
培养与生化
培养特性
血液琼脂平板
细小灰白色S型菌落
β溶血环
液体培养
絮状沉淀
生化反应
触酶试验阴性
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
抗原结构
核蛋白抗原(P抗原)
无特异性
多糖抗原(C抗原)
分群的依据
蛋白质抗原(表面抗原)
型特异性
分类
根据溶血性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丙型链球菌
根据抗原结构
20群
抵抗力
抵抗力不强,60℃ 30min即被杀死
青霉素是首选药物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菌体致病成分
脂磷壁酸(LTA)
F蛋白
M蛋白
抵抗吞噬,与超敏反应有关
毒素
链球菌溶血素
溶血素O(SLO)
对O2敏感
损伤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心肌、吞噬细胞等
抗原性强,抗“O”抗体-ASO
溶血素S(SLS)
对O2稳定
产生β溶血环
无抗原性
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SPE
诱导T细胞增殖,抑制B细胞,是引起猩红热的主要致病物质
A群链球菌溶原性菌株产生,具有超抗原活性
侵袭性酶
透明质酸酶
链激酶(SK)
链道酶(SD)
胶原酶
所致疾病
化脓性感染
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
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痈、脓疱疮等
其他组织器官感染
扁桃体炎、咽炎、咽峡炎、鼻窦炎、产褥感染、中耳炎、乳突炎等
中毒性疾病
猩红热
临床症状为发热、全身弥漫性鲜红皮疹,疹退后明显脱屑
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小儿急性传染病
链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
致热外毒素引起,以休克为主要症状,病死率高达30%
超敏反应性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风湿热
其他链球菌所致疾病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龋齿
B群链球菌
牛乳房炎、败血症、脑膜炎、肺炎
D群链球菌
尿路感染、化脓性腹部感染、败血症和心内膜炎
猪链球菌
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中毒性休克
免疫性
常发生反复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血琼脂平板,形成典型的溶血现象
血清学试验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
防治原则
积极治疗患者及带菌者,以减少传染源
空气、牛乳、器械、敷料等的消毒处理
首选青霉素G
肺炎链球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革兰氏染色阳性
无鞭毛,无芽孢,在机体内能形成荚膜,人工培养后消失
球菌,菌体呈矛头状,多成双排列
培养与生化
特性
兼性厌氧
培养
血琼脂平板
灰白色细小半透明菌落,超过48h形成”脐状“菌落(胆盐可促其自溶)
生化反应
可发酵菊糖,可鉴别肺炎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抗原结构
荚膜多糖抗原
90个型,其中20多个型可引起疾病
菌体抗原
M蛋白
与细菌毒力无关
C多糖
①存在于细胞壁的一种特异性多糖
②在Ca2+存在时,可与正常人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的β球蛋白结合发生沉淀
③急性炎症患者CRP含量剧增
抵抗力
抵抗力较弱,对青霉素、红霉素敏感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荚膜
主要致病物质,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肺炎链球菌溶血素O
脂磷壁酸
神经氨酸酶、IgA蛋白酶
所致疾病
大叶性肺炎
中耳炎、乳突炎、脑膜炎等
免疫性
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同型再次感染少见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
直接涂片镜检
脑脊液检查
皮肤瘀斑检查
分离培养
血琼脂平板
鉴别试验
菊糖发酵试验
胆汁溶菌试验
奥普托欣实验
荚膜肿胀试验
快速诊断法
对流免疫电泳
SPA协同凝集试验
防治原则
多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
青霉素G为首选治疗药物
脑膜炎奈瑟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革兰氏染色阴性
肾形或豆形,成双排列,凹面相对
无鞭毛,无芽孢,新分离菌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培养与生化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
巧克力色培养基:初次分离培养5~10%CO2,48h后产生自溶酶
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镁和触酶试验阳性
抗原结构
荚膜多糖抗原
外膜蛋白抗原
脂寡糖抗原
脂寡糖:脑膜炎奈瑟菌的脂多糖缺乏长的多糖侧链,只有寡聚糖重复单位
抵抗力
抵抗力极弱,室温放置3h即死亡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菌毛
荚膜
IgA1蛋白酶
内毒素
所致疾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为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成人和儿童
潜伏期1~10天,一般为2~3天
免疫性
体液免疫为主
获得抗体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
直接涂片镜检
脑脊液检查
皮肤瘀斑检查
子主分离培养与鉴定题
快速诊断法
对流免疫电泳
SPA协同凝集试验
防治原则
及时隔离,消灭传染源
对易感儿童可使用特异性多糖抗原疫苗
首选药物青霉素
淋病奈瑟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革兰氏染色阴性
肾形,成双排列
有菌毛,新分离株有荚膜
培养与生化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
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初次分离5~10%CO2,35~36℃ PH7.5环境下48h后形成细小灰白色S 菌落,继代培养菌落变大且粗糙
生化反应
只分解葡萄糖产酸
氧化酶试验阳性
抗原结构
菌毛蛋白抗原
脂寡糖抗原
外膜蛋白抗原
抵抗力
抵抗力弱,对热、冷、干燥和消毒剂极其敏感
1:4000硝酸银7min内死亡,1%硝酸银1min内死亡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菌毛
外膜蛋白
内毒素
IgA蛋白酶
所致疾病
淋病(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传染源:人类是唯一宿主
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间接传播
表现:男性可引起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及膀胱炎等;女性以子宫颈炎、尿道炎居多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
免疫性
人类对淋球菌普遍易感
反复感染的现象普遍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
用无菌棉拭子蘸取,标本采集后应注意保暖保湿
直接涂片镜检
在中性粒细胞内发现有G-双球菌是,有诊断价值
分离培养与鉴定
巧克力色平板,5~10%CO2
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鉴定
防治原则
加强性病知识的教育
婴儿出生时,1%硝酸银滴眼,目前常用红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
对患者应早期用药,彻底治疗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