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此前他们曾有过一面之缘,但这次会面使他们发现彼此的基本观点完全一致,并从此开始了毕生的合作。
1844年9月至11月,他们在巴黎合写了《神圣家族)一书(第一次合作的著作),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
接着又在布鲁塞尔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
1847年《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为批判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而写的著作。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1876—1878年,恩格斯写出了《反杜林论》,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撰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