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调查第六章
社会调查第六章文献调查法思维导图,文献从知识内容看,是通过一定的记录方式记录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从物质载体看,是用一定的记录方式记录下知识内容的一切物体。
这是一篇关于地方政府与政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中国地方政府概述,地方人民政府权力,地方人民政府职能,地方人民政府运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地方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人民政府的政治关系,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财政。
这是一篇关于管理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决策,组织,创新,控制,领导。帮你理清思路的同时标注重难点,让你事半功倍,学习更高效!
这是一篇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古希腊时期,希腊化与古罗马时期,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英国,18世纪法国,18世纪美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5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第六章 文献调查法
第一节 文献调查法概述
文献
文献的概念
从知识内容看,是通过一定的记录方式记录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
从物质载体看,是用一定的记录方式记录下知识内容的一切物体
文献的分类
按物质载体
按记录技术
按加工深度
按资料来源
按出版形式
按学科领域
按保密等级
数字文献和非数字文献
大量的过去的记录,都是非数字化的
如
图画
图书
档案
音像
注
期刊
学术性期刊
周期性出版
年刊
对一年中的重要议题、进展、专题讨论
季刊
通常是研究议题受时间影响不大或者研究者群体较小的领域
双月刊
月刊
周刊
政府出版物
各国政府、各层级的政府,都有出版物,主要涉及法律、法规
政策性文件
专题性文件
参考性文件,如统计数据、办事指南等
档案性文件,忠实记录政府的日志式文件、决议文件等
历史档案
从个体到政府,有各种类型、各种载体的历史档案
日记
毛泽东日记,研究抗战最好的数据
笔记
记录
方案
原创性文献
原始文献
图画、音像、图书、期刊论文、实验报告、会议记录、学位论文、家谱等,是人类社会事实以及实践的忠实记录与反映
二次文献
从原始文献提炼出来的,如目录、索引、文摘、文集等
文献的调查者
与其他调查方法中的调查不同,文献调查依据不同类型的调查,有相对不同的调查安排在需要及时判断的调查中,研究者亲自调查则是最常见的方式
发展趋势
数量急剧增加
种类日益繁多
质量良莠不齐
文献调查法
概念
采用科学方法搜集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调查方法
特点
历史性
间接性
非介入性和无反应性
文献调查的步骤
调查准备
用数据的文献调查
用作研究参考的文献调查
1.确定方向
2.文献收集
3.文献整理
4.文献解读
5.文献分析
应用
纵贯分析或历史研究
常用于理论研究和社会变迁研究,尤其适于做长时段的研究
探索性研究
评价
优点
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
不与调查对象直接接触,不介入调查对象的任何活动,不会引起调查对象的任何反应。
方便、自由、安全
省时、省钱,效率高
缺点
获得的主要是书面信息,不是活生生的现实,缺乏具体性和生动性
客观性和真实性往往难以保证
经常会发生文献资料难寻觅、有效文献难找齐的缺憾
第二节 文献的搜集
搜集文献的基本要求
有用性
可信性
代表性
全面性
多样性
连续性
时效性
查找文献的具体方法
检索工具查找法
手工检索法
目录
通常以单位出版物为记录对象,记录的字段包括:
书名
刊名
著者或编者
出版项
页数
常见的目录
中国图书馆分类目录
全国总书目
全国新书目
全国期刊联合目录
题录
以单篇文献记录对象的检索工具
基本格式
姓名,篇名,出处
类似于论文的参考文献
文摘
附加了摘要的题录,是参考文献筛选的主要工具,如各类文摘,索引
机读检索法
参考文献查找法
循环查找法
专家咨询法
获取文献的主要途径
纸质文献
索取、交换、购买、拍照、录制、借阅、复制等
大众传媒公开出版并在市面销售的文献
购买
借阅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统计报表、总结报告,以及族规家谱等文献
向有关单位或人员索取、交换、复印、借阅
个人写的日记、信件、自传、回忆录等文献
征得文献主人同意,借阅、复印、拍照
官方的各种法律、法规、政府文件、统计资料等
已公开出版发行的,购买
尚未公开出版发行的,到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借阅、复印
历史性的,到档案管理机构借阅、扫描或复印
网络文献
先通过浏览和搜索网站检索,然后将有用文献复制或下载,保存到相应文档里
自媒体
搜集文献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
是指对人们所写的文章、书籍、日记、信件,所拍的电影、电视剧及照片,所创作的歌曲、图画等进行系统的分析
类型
记词法
确定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关键词
统计这些关键词在各个样本(分析单位)中出现的频数和百分比
进行比较
程序
一、建立研究目标
二、设计分析维度
三、抽取分析材料
四、量化处理
五、统计处理
就研究材料的性质而言
适用于文字记录形态类型的材料
适用于非文字记录形态类型的材料(如广播与演讲录音、电视节目、动作与姿态的录像等)
就研究材料的来源而言
对用于其他目的的许多现有材料(如日记)进行分析
为某一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收集有关材料(如访谈记录、观察记录等)
就分析的侧重点而言
着重于材料的内容
着重于材料的结构
第四节 文献回顾
对到目前为止、与某一研究问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
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意义
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
方法
查找相关文献
社会研究最主要的文献来源:著作、期刊论文、统计资料、报刊
查找方法
手工:《全国报刊资料索引》(哲社版)《人大复印资料》等
网络:中国学术期刊网等
小诀窍:超连接,参考文献
选择阅读文献
基本方法
文献探讨的初期重广度、后期重深度
论文先从本领域最近几年重量级期刊开始着手,再依它的“参考书目”往前推
每篇论文先看论文摘要或先汇总论文重点及纲要
判断文献重要性的标准
相关性
完整性
重要性几个主要的标志
发表时间
杂志权威性(出版社)
作者权威性
文献阅读
文献阅读应注意的问题
研究框架、概念、变量、理论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论
自己的评价
做笔记
整理成卡片,并标注每篇文章的“数据来源”及将来它们会用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