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近现代史-第四章
大学课程近现代史 第四章 内容梗概梳理,帮助你掌握重点,随后还会陆续发布第五章-第十章。
本思维导图讲述软件测试基础,包含软件测试的定义、软件测试的核心目的与流程等知识点,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一部分。早期引入软件测试有利于尽早发现缺陷和预防缺陷植入,并可以协助建立质量的文化。
分类速记英语单词应用思维导图,列出了一系列英文中常见的分类选项,譬如时间、季节、星期等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的记忆。
这是一个关于Oracle数据库的思维导图,全面覆盖了数据库架构、SQL语言、PL/SQL编程、数据库管理、性能优化及安全策略等关键领域。对部分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摘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四专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4-1 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1.中国先进分子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和保留
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的逐渐暴露
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也使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产生疑问
2.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先进分子的影响
a.带给中国人一个启示:经济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b.苏俄的反帝和对中国的平等态度引起了人们的震动和向往,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c.俄国革命的依靠力量和革命方法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工人阶级的壮大
a.工人的罢工次数日益频繁
b.工人的罢工逐渐转向反封地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且转向有组织有领导的斗争
c.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独立走向政治舞台,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得以传播的阶级基础
4.传统大同思想的影响
5.新文化运动
时间
1915年9月15日
标志事件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影响
a.新文化运动使知识分子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b.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思想前提
4-2 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1.五四运动
1919年
直接导火索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两个阶段
以6月3日为界
前期:以北京为中心,学生为主力
高潮与标志性事件:火烧赵家楼
后期:以上海为中心,工人为主力
地位
被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相比,体现出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与辛亥革命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相比,五四运动则表现出广泛的群众性特点
包括学生、工人、商人、市民、知识分子、留学生等等
c.五四运动被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五四运动展现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它使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救国的希望,进而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早期马克思主义的队伍
第一类,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李大钊
率先关注并研究十月革命,研究马克思主义
1919年9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陈独秀
1919年4月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第二类,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
毛泽东
蔡和森
周恩来
杨匏安(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
第三类,一部分原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活动家
吴玉章
董必武
林伯渠
4-3 青年毛泽东是怎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
1.青年毛泽东的人生经历
2.青年毛泽东思想信仰的转变
三个人
三本书
《共产党宣言》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史》
一件事
湖南自治运动
4-4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1.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
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2.创办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
李大钊主持《晨报》副刊,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
《新青年》杂志变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
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
周恩来在天津出版《觉悟》杂志
3.出版易借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陈望道出版《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全译本,作出重要贡献
4.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论战
与改良主义者的论战
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4-5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中共“一大”召开
1921年7月23日晚
地点
上海
代表人物
建国后健在并担任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牺牲或病逝的
陈潭秋
何叔衡
王尽美
邓恩铭
后来脱党,但仍保持共产主义信仰的
李达
李汉俊
后来脱党在国民党政府任职建国后仍健在的
包惠僧
刘仁静
后来叛党或叛国的
张国焘
陈公博
周佛海
会议内容
a.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通过了由张国焘、李达等起草的党纲
c.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组成的中央局
2.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意义
a.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b.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
c.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4-6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面貌
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
党的最高纲领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党在当前阶段的纲领
打倒军阀
工人运动
在13个月内,工人罢工100余次
受挫
二七惨案
教训
a.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战是不够的,必须争取可能的同盟军
b.在当时的中国工人没有起码的民主权利,仅仅依靠罢工这个武器进行合法斗争是不行的,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
2.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共合作
标志事件:国民党一大的胜利召开
内容
a.广州国民政府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b.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经韶关入湘,揭开了北伐的序幕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农民运动猛烈发展起来,掀起了农民大革命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