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体寄生虫学—医学蠕虫学线虫纲——丝虫
人体寄生虫学—医学蠕虫学线虫纲——丝虫
编辑于2020-06-09 20:40:09丝虫
概论
是丝虫总科,线虫的统称
因成虫细长如丝而得名
寄生于人等动物的组织中
属组织内寄生线虫
经吸血昆虫传播
属生物源型蠕虫
寄生于人体的有8种
班氏丝虫
马来丝虫
我国主要此两种
以下主要介绍此两种
盘尾丝虫
......
形态
成虫
两种丝虫形态相似
班氏丝虫略大于马来丝虫
细长,四线状,雌虫>雄虫
雌虫5-10cm
雄虫2.5-4cm
乳白色,表面光滑
口位于顶端,周围有两圈乳突
雌雄异体
雌虫
尾部钝圆,略向腹面弯曲
生殖器官为双管型
卵巢起于虫体后部
子宫
粗大,几乎充满虫体
近卵巢一端内含椭圆形/球形早期虫卵
随子宫延伸,早期虫卵逐渐发育成壳薄而透明,内含卷曲幼虫的成熟虫卵
向阴门移动过程中,卵壳伸展为鞘膜,包被于幼虫体表
称微丝蚴
阴门靠近虫体头端
经阴门直接产出幼虫
“卵胎生”
雄虫
尾端向腹面弯曲,可达2-3圈
生殖器官为单管型
微丝蚴
虫体细长
头端钝圆
尾端尖细
特殊结构
体表被有鞘膜
体核
体内有许多圆形/椭圆形细胞核
尾核
头间隙
头端无体核的部位
神经环
虫体前部1/5无体核处
班氏/马来微丝蚴区别
大小
班氏较大
长244-296μm,宽5.3-7μm
马来较小
长177-230μm,宽5-6μm
体态
班氏
柔和,弯曲自然
马来
僵直,大弯种有小弯
头间隙
班氏
较短,长度与宽度相等或仅为宽度一半
马来
较长,长度约为宽度两倍
体核
班氏
圆形,大小均匀,排列稀疏,清晰可数
马来
椭圆形,大小不等,常相互重叠,不易分清
尾核
班氏
无尾核
马来
尾端有两前后排列的孤立的尾核
尾核处虫体略膨大
丝状蚴
虫体细长
班氏较大
消化道完整
活动力强,为感染阶段的丝虫
生活史
班氏和马来生活史基本过程相同
班氏
人是班氏丝虫唯一终宿主,尚未发现保虫宿主
马来
马来除寄生于人体,还可在多种脊椎动物发育成熟
动物源性疾病
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组织,雌性成虫常相互缠绕,定居于大淋巴管和淋巴结,以淋巴液为食→交配后雌虫产微丝蚴→随淋巴经胸导管入血循环→白天滞留于肺cap.,夜晚出现在外周血→蚊虫吸食血液→进入蚊胃部→1-7h脱去鞘膜,部分穿过胃壁,进入胸肌→活动减弱,2-4d内缩短变粗,称腊肠期蚴→虫体逐渐变长,内部组织分化,历经两次蜕皮→感染期蚴虫(丝状蚴)→运动活泼,离开胸肌进入血腔,移行到下唇→再次吸血时钻入人体→迅速侵入淋巴管→蜕皮两次发育为成虫→马来多寄生于四肢,班氏寄生于四肢、盆腔、腹腔等处淋巴组织
在蚊体的发育:适宜温度(最适:20-30°)、适宜湿度(75%-90%) 不能全部发育为微丝蚴。密度过低不能感染蚊体,过高易引起蚊死亡
夜现周期性
班氏
晚上10点-次日凌晨2点为高峰
马来
晚上8点-次日凌晨4点为高峰
机理
与宿主昼夜节律、神经系统尤其迷走神经的兴奋/抑制、血氧分压,以及微丝蚴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丝虫与宿主的长期适应有关
成虫寿命4-10年,最长可达40年
微丝蚴寿命2-3月,最长可达2年
致病
丝状蚴、成虫、微丝蚴皆可致病
微丝蚴血症/带虫者
有成虫寄生,可检出微丝蚴但无临床表现
急性期
超敏反应
幼虫、成虫代谢产物,幼虫蜕皮液体等引发全身超敏反应,局部淋巴炎症
淋巴管/结炎
逆行性→发作时见一红线从肢体近端向远端蔓延
累及局部浅表毛细淋巴管
丹毒样皮炎
淋巴结肿大
常见于腹股沟、股部
班氏丝虫寄生于阴囊内淋巴管→可见精索炎、睾丸炎、附睾炎
伴有丝虫热
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慢性期
淋巴结/管炎反复发作→局部增生性肉芽肿
形态
中心可见变性虫体
嗜酸性粒细胞,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
周围有纤维组织包绕
后果
管腔变窄,瓣膜受损
回流受阻
淋巴管曲张甚至破裂
病变
象皮肿
机制
易继发细菌感染
多发于下肢,也可见于上肢、乳房、阴唇、阴囊等处
生殖系统象皮肿仅见于班氏
鞘膜积液
由班氏引起
精索、睾丸淋巴管受损→淋巴液流入鞘膜腔
乳糜尿
由班氏引起
主动脉前淋巴结、肠干淋巴结受损→腰干淋巴液回流受阻→经侧支流入泌尿系统淋巴管→肾乳头处淋巴管曲张破裂→乳糜随尿排出
与淋巴管伴行的肾毛细血管同时破裂
血性乳糜尿
隐形丝虫病
也称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表现
低热、夜间阵发性咳嗽、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外周血不能查到微丝蚴,但肺和淋巴结活检可查到
机制
宿主对微丝蚴抗原的Ⅰ型超敏反应
诊断
注意取血时间
方法
厚血膜法
最常用
简便、效果好
取3大滴末梢血,置于洁净载玻片,涂成长方形的厚薄均一、边缘整齐的血膜,自然干燥后溶血、固定、染色镜检
新鲜血滴法
一滴末梢血置于加有生理盐水的载玻片
镜下查找蛇形运动的微丝蚴
简单但采血量少,不易检出
常用于教学和卫生宣传
微孔滤膜法
操作复杂但检出率很高
适合于低密度感染者
2ml静脉血,溶血后加入过滤器,经孔径为5μm的滤膜过滤→生理盐水洗涤滤膜三次→去除滤膜,染色镜检
海群生诱出法
适用于夜间采血不便者
服药后30-90min采血检查
沉渣镜检+免疫学辅助诊断鞘膜积液、乳糜尿等
流行
班氏丝虫病世界流行,亚非严重;马来仅见于亚洲
遗传因素
传染源
血中带有微丝蚴的患者及带虫者
马来还有保虫宿主
传播媒介
班氏
主要是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
马来
主要是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易感人群
均有被感染可能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和地理环境影响蚊虫滋生和丝虫在蚊内发育
社会因素
防治
治疗
首选海群生
杀灭成虫和微丝蚴
治疗过程虫体崩解可引发全身性超敏反应
伊维菌素
副作用较小
针对局部症状局部治疗
预防
普查普治
流行区食用海群生药盐
防蚊灭蚊
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