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体寄生虫学——蓝氏贾第鞭毛虫
人体寄生虫学—— 蓝氏贾第鞭毛虫
本导图概述了泌尿系统(肾和肾小管)的解剖学和组织学形态。简单明了,医学生必备。
本导图清晰详细地概述了酶的结构特点、酶的调节、酶的作用机制及其特点等。
本思维导图概述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思路清晰明确,是学习和复习必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蓝氏贾第鞭毛虫
概述
简称贾第虫
1681年由荷兰Leeuwenhoek首先在自己粪便内发现
主要寄生在人体小肠
引起贾第虫病
在旅游者中发病率较高→又称“旅游者腹泻”
以腹泻和消化不良为主要特征
形态
滋养体
半个倒置梨形
长约9-21μm
宽约5-15μm
厚约2-4μm
两侧对称,前端钝圆,后端尖细,背凸腹平
结构
1对细胞核
并列位于吸盘底部
4对鞭毛
前鞭毛
后鞭毛
腹鞭毛
尾鞭毛
依靠鞭毛作活泼的翻滚运动
1对轴柱/丝
纵贯虫体中部
不伸出体外
1对中体
半月形
与轴柱1/2处相交
染色后可见细胞核、鞭毛等
包囊
椭圆形
长约8-14μm
宽约7-10μm
囊壁
较厚
与虫体间有明显空隙
细胞核
未成熟包囊内含2个
成熟包囊内含4个
细胞质
可见中体和鞭毛的早期结构
铁苏木素染色后
可见2细胞核、中体、鞭毛等结构
生活史
简单
人摄入被包囊污染的水或事物→包囊在十二指肠脱囊,形成2滋养体→借助吸盘吸附肠壁,二分裂繁殖→外界环境不利时,滋养体分泌囊壁形成包囊,并随粪便排出体外
要点
寄生部位
主要在十二指肠内
感染阶段
成熟的四核包囊
感染途径
经口
致病阶段
传播阶段
致病
机制
虫株致病力
机械阻隔和营养竞争
大量虫体覆盖小肠粘膜
虫体与宿主竞争基础营养
影响粘膜吸收功能
机械刺激和化学损伤
吸盘对粘膜的机械性损伤
分泌物和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
宿主免疫状态
先天/后天性血内丙种球蛋白缺乏者、胃肠道分泌的IgA缺乏者对贾第虫敏感
丙种球蛋白(γ-globulin)原为免疫球蛋白(immuneg lobulobulin,Ig)的统称,是具有抗体活性,并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一类球蛋白
诊断阶段
滋养体、包囊
临床表现
带虫者
感染虫囊后多无症状
急性腹泻
腹痛、腹泻,水样便、量大恶臭、无脓血
慢性腹泻
周期性稀便,反复发作,病程可长达数年
胆囊炎或胆管炎
贾第虫偶可侵入胆道系统
诊断
主要-病原学诊断
粪便检查
急性期病人
取水样稀便,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查滋养体
不是只有包囊才会排出吗?
慢性期病人/带虫者
取成形粪便,碘液染色涂片法查包囊
包囊排出有间断性→隔日查一次,连续3次
肠液检查
十二指肠引流或场内试验法采集标本
滋养体阳性检出率高
流行
全球性分布
我国呈全国性分布
儿童>成人
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
流行因素
传染源
可排出包囊的人和动物
带虫者排出量大
9亿/d
包囊抵抗力强,常用消毒剂对其无作用
传播途径
误食被污染食物
水源传播是重要感染途径
苍蝇、蟑螂等昆虫可能为传播媒介
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均有易感性
防治
治疗
首选甲硝唑(灭滴灵)
预防
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水污染
注意个人卫生
对艾滋病等免疫功能缺陷者进行贾第虫感染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