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法-第二章-犯罪概念
用于法硕背诵,关于犯罪概念和构成的条理脉络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犯罪概念
第一节 犯罪定义
犯罪定义概述
犯罪定义
犯罪观
法律意义 犯罪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
实质意义 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我国刑法犯罪定义
刑法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法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犯罪。
”“但书”的意义
基本理念 是通过对犯罪的实质特整体出境量要求赋予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权利,避免过分拘泥于法律形式而作出刻板教条判决。
区分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违法行为: 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工商,海关,税务的行政经济法规中的处罚规定。
犯罪行为:违反刑法属于犯罪。
意义:可以缩小犯罪或刑事处罚的范围,避免给一些轻微的危害行为或违法行为打上犯罪的标记,有利于行为人改过自新,还可以合理配置司法资源,集中力量惩罚严重的违法行为(犯罪)。
第二节 犯罪基本特征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首先 犯罪必须是人的行为
其次的犯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为,而必须是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行为。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事实特征。
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只有同时被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时才是犯罪。
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某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同时又触犯刑法就应该承担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