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代史及党史
中国近代史及党史的思维导图,黄色是背诵部分,内容有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921共产党成立... ...
编辑于2023-09-18 08:53:11 河南中国近代史及党史
黄色背诵
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840-1842 第一次鸦片战争
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
导火索
1938年6月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开始标志
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
结果:1842《南京条约》
内容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广厦海波浮
破坏关税权: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需与英国共同议定
赔款2100万银元
细节
近代史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又称《江宁条约》
近代史开端
重要人物
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编撰《四洲志》: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魏源
编写《海国图志》:近代最早介绍世界地理和历史的著作
师夷长技以制夷
影响
标志着我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1851-1864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原因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西方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政权兴衰
兴
1843拜上帝教
1851金田起义,洪秀全称天王,建立太平天国
衰
1856 天京变乱:国中无人朝中无将
亡
1864 天京陷落
性质
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纲领
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意义:反映农民阶级愿望,但只是空想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
《资政新篇》
内容
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
评价
中国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未调动农民积极性(没有涉及土地问题)
意义
世间最长规模最大,农民战争的巅峰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对手
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过程
《天津条约》
1856 与英法俄美签订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
英法 割让九龙司
中俄《瑷珲条约》:侵占领土最多,60万平方公里
影响
半殖半封程度加深
1860s-1960s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目的
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
核心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冯桂芬)
代表人物
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收复新疆)、张之洞
一锅红汤漏洞
思想来源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口号
前期:自强,发展军事工业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军工的起点
李鸿章: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规模最大)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李鸿章:金陵机器局
国安起,南大锅红,礼金福糖
后期:求富:发展民用工业
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最大)开平煤矿
张之洞: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
措施
海军
筹建北洋(李鸿章 实力最强)、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新式教育
京师同文馆
开启教育近代化的起点、先河
失败
标志
甲午中日战争惨败
根本原因
未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还是君主专制)
意义
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标志
1883中法战争
冯子材越南抗法,取得镇南关大捷,刘铭传台湾抗法
结果:《中法新约》中国不败而败
1894 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
根本原因
日本政府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直接原因
1894 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爆发
1894年7月 丰岛海战
重大战役
平壤之战
左保民以身殉国
黄海海战
又称大东沟海战
邓世昌:致远舰船长
辽东战役
日军花园口登陆,占领大连和旅顺,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之战
丁汝昌自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895《马关条约》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赔偿两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在内地开设工厂,产品远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危害
使中国半殖半封化程度大大加深
资产阶级改良 维新+戊戌变法
代表人物:康有为《大同书》、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谭嗣同〈绝壁诗〉“中国流血第一士”、严复〈天演论〉
1895公车上书
直接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
人物:1859年康有为(组织者)、梁启超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意义:揭开维新变法序幕
严复《天演论》
提供思想基础
戊戌变法
开始标志:光绪《定国是诏》
戊戌政变
慈禧杀害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
喜洋洋只认六筒
变法失败
机关报
《时务报》
成果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近代第一所大学,标志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兴起
山东
口号
扶清灭洋
意义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
经过
1900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天津,8月北京
1901《辛丑条约》
又称庚子赔款
近代史中赔款最多,9.8亿两
影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前期经过
兴中会
1894孙中山,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中国同盟会
建立
1905孙中山,东京,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进一步阐释:《民报》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核心)
创立民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武装起义
平浏醴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黄花岗起义
影响最大,国内舆论开始支持革命
1911武昌起义 开始标志
导火索
保路运动
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
又称“三镇枪声”:武昌、汉口、汉阳
成果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 南京就任临时总统,建立中华民国(资产阶级共和国)
1912年2月12日 清帝退位 帝制覆灭
辛亥革命最大 最重要成果
南京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积极意义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打开中国进步潮流,撼动反动统治的根基
新:拉开中国完全意义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新: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为民族复兴探索了道路,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里程碑
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消极意义
果实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两半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新:没有找到解决问题正确的道路,以及解决问题的领导力量
失败原因
客观 本质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主观原因
资产阶级软弱性
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未发动群众
没有统一坚强的政党领导和自己的武装
新文化运动 1915-1923
背景
袁世凯“尊孔复古”
掀起抨击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兴起
1919陈独秀 《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旗帜
民主和科学:德先生赛先生
发起者
陈独秀(领导者)、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
前期内容
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
提倡新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
鲁迅《狂人日记》近代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后期内容
1917俄国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李大钊
引来天火,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等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收获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1919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导火索 直接原因
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根本原因
中国积贫积弱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
口号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21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经过
第一阶段:学生罢工
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阶级组成
学生 知识分子 工人阶级 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性质
全国的 群众的 彻底的反帝反封运动
意义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党史
1921 共产党成立
前期
1920陈独秀 上海 成立共产主义小组—中共第一个早期组织
成立背景
人民与民族觉醒、马列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结合
成立条件
经济:民族资产阶级得到较大发展;阶级:工人阶级壮大:思想基础:马列传播,人民和民族在五四中觉醒
1921中共一大
时间
1921年7月23日
地点
上海
嘉兴南湖游船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参会人员
毛泽东 董必武 何叔达 李达等(南陈北李未参会)
内容
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明确我党名称
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颁布第一个党纲:通过组织工人运动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消灭私有制 乃至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领导工人运动
建党精神(习)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践行初心、但当使命、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信命真香 成人西征
国民革命
1922中共二大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彻底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最终目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乃至实现共产主义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
通过了第一个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
管党治党总依据
《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
1923中共三大
广州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与国民党党内合作
1924国民党一大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成立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
新三民主义: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民族主义中加入反帝国主义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区别在于前途不同
1925五川运动
到来标志
1926-1927北伐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成功标志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
1吴佩孚:华中地区
2孙传芳:东南地区(江西剿灭)
3张作霖:东北地区
1927国民党反革命政变
教训:要掌握领导权,特别是军队领导权
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初步破裂)、汪精卫“七一五政变”(全面破裂)
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
成果:黄埔军校、东征陈炯明、北伐、工农运动大发展
1927.4.27中共五大
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927-1937 国共对峙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7.8.1南昌起义
意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标志着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建军节)
领导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没有毛
1927.8.7八七会议
第一次转折 大革命失败➡️土地革命战争
枪杆子里出政权
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确立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
1927.9秋收起义
毛泽东领导
文家市决策
工作中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三湾改编
首次提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指挥枪 支部建在连上 官兵平等
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
革命摇篮
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面军旗诞生
1927.12.17广州起义
领导:叶剑英、张太雷
意义:三大武装起义之一
武装反抗
三大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
国民革命军旗号
秋收起义
工农革命军旗号
广州起义
工农红军旗号
1928井冈山会师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
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1928.6中共六大
地点
莫斯科
党史中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会议(溜达)
内容
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
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党的中心工作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
1929.12古田会议
地点
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
主要内容
提出建设新型军队
思想上建党,政治上建军
划清了同旧军队的界限,确定无产阶级建军路线
通过了《古田会议决议》
首次以党的决议的形式,重申“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红军第九次代表大会
193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五次反围剿
第五次伤亡惨重,被迫长征
长征路线
瑞金-强渡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最能体现毛思想和指挥才能)—巧渡金沙江(跳出包围,远甩敌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跃夹金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宁
1935.1遵义会议
第二次转折 生死攸关转折点:幼稚➡️成熟
内容
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结束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决议:
意义
在极端危险中挽救了党、红军、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列主义解决党内矛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1936.10甘肃会宁会师
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
宣告长征顺利结束
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931-1945 抗日战争
抗战开端
1931九一八事变
日本占领东三省,建立伪满洲国
1935华北事变
何梅协定:华北地区特殊化,取缔一切抗日活动
1935一二九运动
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共产党领导爱国群众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华北自治
1935.12瓦窑堡会议
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6.12.12西安事变
张学良 杨虎城逼蒋抗日
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年9月,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抗战全面爆发
1937七七事变
又称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八一三事变(95周年)
淞沪会战(上海)
第一场大型会战,规模最大 战斗最惨烈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日本获胜 上海沦陷
1937.12.13南京大屠杀
六个周,30多万南京市民
国共合作抗日
正面战场
太原会战
台儿庄战役
国民党李宗仁指挥
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胜利
武汉会战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0年 汪精卫成立效忠日本的汪伪政府
枣宜会战
1940 张自忠牺牲:抗战期间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
豫湘桂战役
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失利,需要打通大陆交通线到苏联
正面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8洛川会议
开辟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革命根据地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平型关大捷
全面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
意义:打破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
林彪
百团大战
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5个团破坏了日军交通线、摧毁日军据点
八路军和日军在华北地区规模最淡、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
积极意义:鼓舞抗战士气、信心,提高了党的声望
消极意义:
过早暴露实力,引起国民党戒心
日本“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
抗战胜利结束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 签署投降书
1945年9月3日为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
人民解放战争
重庆谈判
假和谈,真内战
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议》
战争进程
国民党全面进攻
运动战,游击战
国民党重点进攻
国民党进攻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
孟良崮战役:山东,我党全歼国民党王牌部队3万多人,这场战役说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也被粉碎
解放军的反战攻略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掀开反攻序幕
三大战役(1948.9-1949.1) 决胜行阶段
辽沈战役
东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来
东北全境解放
淮海战役
陈毅: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战役
歼敌最多,规模最大
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解放
平津战役
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1949.4.23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3日,我党占领南京(标志),国民党政府彻底覆灭
决胜之战
老百姓小船划出来
四大摇篮
革命摇篮:井冈山
军队摇篮 军旗升起:南昌
共和国摇篮:瑞金
工人运动摇篮:安源
成熟时期 1935-1945
时间
土地革命战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标志
《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标志成熟
代表著作
1937《矛盾论》《实践论》
为实事求是提供理论基础
1938《论持久战》
驳斥两种错误:必亡论、速胜论,认为要寻求美国帮助
提出“民兵乃胜利之本”
1939《共产党人发刊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
1939《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1940《新民主主义论》
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941《改造我们的学习》
标志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始
科学解释“实事求是”的含义
1945《论联合政府》
七大的报告
提出我党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批理密)
形成时期 1927-1935
时间
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标志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标志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代表著作
1928《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
1930《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930《反对本本主义》
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章
正式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精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井冈山的本本,星星是红色的
毛泽东思想萌芽 1921-1927
时间
中国共产党创立到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
标志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最早论述新民革的著作,提出革命首要问题(谁是敌是友)标志毛泽东思想萌芽
代表著作
1925《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分析:分清敌友
1926《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提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1927《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农民:充分肯定农民的伟大;首次提出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分析、农民(找朋友)
孙中山
中国民主革命先驱
伟大的民族英雄 爱国者 民革先驱
首先喊出振兴中华口号
事迹:新中会 同盟会 三民主义 平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国共第一次合作(改组国民党 建立黄埔军校)
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
洋务运动:学器物、技术
戊戌变法:学制度
新文化运动:学思想文化
十二小平提中特,十三阶段路线定,十四目标在市场,十五小平成指导
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八大
十一届六中全会
十九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
党史
1938六届六中全会
毛泽东《论新阶段》
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毛泽东提出
1942.2-1945.4 延安整风运动
过程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开始标志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明确内容和方针)
主要内容
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核心、中心任务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方针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意义
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问题,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现党内团结
六届七中全会 1945.4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总结了建党以来至遵义会议,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
1945.4七大
延安杨家岭,召开五十多天,是党史中会期最长的会议
报告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党的三大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
朱德《论解放区战场》
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第一部自助修改的章程
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遵义会议:确立以毛为核心的正确领导地位
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9.3七届二中全会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一次的中央全会
地点: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最后一个在农村召开的会议
内容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城市转农村:秋收起义文家市决定
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
提出两个务必:务必继续保持谦虚 谨慎 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进京赶考
1956.9八大
内容
国内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经济建设方针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1969九大、1973十大、1977十一大
十年动乱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三次转折 拨乱反正 进入新时期
主题报告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内容
思想上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上
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上
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的开端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1十一届六中全会
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历史,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
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初步提出“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982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
1987十三大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92南方谈话
武昌 深圳 珠海 上海
内容
三个有利于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 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两利一平”。
黑猫白猫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发展才是硬道理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1992十四大
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十五大
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
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提出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首次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2002十六大
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三个代表”写入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2007十七大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写入党章
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
2012十八大
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加入生态文明建设
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八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问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
VS十一届三中
2017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并成为指导思想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
发端
南昌起义:开始建军
奠基
三湾改编:首次提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定型
古田会议:重申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