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代史纲要-解放战争时期-考研政治
整理了徐涛考研政治强化课的知识点,内容为:中国近代史纲要-解放战争时期。选择重点(加粗)、分析题重点(加粗 斜体 文字说明)、非重点(文字说明)。
编辑于2020-08-26 23:24:41解放战争时期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非)
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就是原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在中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共产党的目的是争取和平民主)。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重庆谈判: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政协会议也叫老政协或者重庆政协)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38人。 会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推动政协会议达成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非)
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毛泽东指出: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民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非)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
土地改革和农民的广泛发动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其基本内容是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征收富农多余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 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
《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在解放区摧毁了)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第一条战线是国共内战) 1.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 2.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3.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 4.恶性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飞涨; 5.使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 6.农村经济急剧衰退。
一二·一运动(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 一二·三0运动(抗暴运动) 五二0运动(反饥饿、反内战) 下关惨案(二二八起义)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 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并将在新中国参政,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变化。它们不再是旧中国反动政权下的在野党,而成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参加者,在中共的领导下,和共产党一道担负起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重任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分析)
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
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
方法:和平的改良的道路
不行的原因: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首先,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和软弱性 其次,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再次,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非)
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的领导和指挥下,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在中国人民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3种 2.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3.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4.毛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西柏坡精神)
习近平说,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1949年,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还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
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承担的。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被认为是新中国奠基的3个历史性文件。 《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分析) 第一,中国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第二,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主要依靠劳动者的联盟,即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建立和扩大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实现领导权的条件:1.必须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2.必须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3.必须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武装斗争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党的建设
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