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的思维导图,两大类传导通路分别是感觉(上行)传导通路、运动(下行)传导通路,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抗心衰药物的思维导图,分享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利尿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正性肌力药、扩血管药、钙增敏药及钙通道阻滞药的知识。
抗心绞痛药的思维导图,分享了心绞痛发病机制、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其他抗心绞痛药物的知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抗高血压药的思维导图,动脉血压影响因素有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和动脉血压的主要调节因素(神经体液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概述
两大类传导通路
VS反射通路:不经过大脑皮质的上、下行传导通路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神经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感觉(深感觉)传导通路
本体感觉(深感觉)为来自肌、腱、关节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
分为
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了解,不需要记)
(一)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PS:精细触觉属于浅感觉
组成(3级神经元)
第1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
第2级神经元
位于薄束核、楔束核内
第3级神经元
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传导途径
传导要点
纤维在脊髓后索上升
纤维在延髓交叉(内侧丘系交叉)
纤维经过内囊后肢
主要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中、上部 以及 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损伤表现
延髓以上任何部位病变
对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
延髓以下任何部位病变(也就是脊髓)
同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
(二)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
2级神经元!
二、痛温觉和粗略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浅感觉)
(一)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
脊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
脊髓灰质后角
纤维进入脊髓后立即交叉到对侧
纤维在脊髓外侧索和前索内上行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交叉之前(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
同侧分布区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
白质前连合损伤
双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障碍
交叉之后损伤(外侧索等)
对侧痛温觉障碍
(二)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
通过三叉神经进入
纤维进入脑干后立即交叉到对侧
组成三叉丘脑束
止于腹后内侧核
纤维经过内囊
(三)视觉传导通路
关于视野
鼻侧半视野的光线投射到颞侧视网膜
颞侧半视野的光线投射到鼻侧视网膜
关于视交叉
来自鼻侧视网膜的纤维交叉,并加入对侧视书
来自颞侧的视网膜纤维不交叉,加入同侧视束
一侧视神经损伤
同侧视野全盲
视交叉损伤
双眼视野颞侧偏盲
一侧视束受损
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四)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总之
传入依靠视神经
传出看动眼神经
视神经损伤
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间接对光反射存在指光照健侧眼的瞳孔,患侧眼存在反射
动眼神经损伤
患侧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
(五)听觉传导通路
听觉冲动是双侧传导
若一侧通路在外侧丘系以上受损,不会产生明显症状
但若损伤了蜗神经、内耳或中耳,则将导致听觉障碍。
(六)平衡觉传导通路
重要感觉传导通路小结
躯体运动传导通路
管理骨骼肌
锥体系
锥体外系
不同于感觉传导,运动传导这里只有两级神经元
基本途径
大脑皮质→传出神经→效应器
一、锥体系
骨骼肌随意运动和肢端的精确活动
皮质脊髓束
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
大脑皮层
中央前回上2/3,旁中央小叶前部
下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细胞
途径
要点
纤维经过内囊后肢下行
纤维在延髓交叉(锥体交叉)
躯干肌受到两侧大脑皮质支配,而上下肢肌只受到对侧大脑皮质的支配
一侧皮质脊髓束
在锥体交叉前受损
对侧肢体瘫痪,躯干肌影响不明显
在锥体交叉后受损
同侧肢体瘫痪
皮质核束
中央前回下1/3皮质
脑干运动核
除了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只收到对侧皮质核束支配外,其他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的纤维
面神经核分为两半(上、下),其中上半受到双侧支配,而下半只接受对侧皮质支配
面N核下半支配眼睑以下的表情肌肉
面N核上半支配眼睑以上的肌肉
纤维经过内囊下行
核上瘫
概念
面神经核以上的部位受损导致的瘫痪,也就是病变在皮质(上运动神经元)或面神经核以上的皮质核束受损
此时只是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受到损害(下面还要交叉到对侧)
因此表现为
病灶对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口角低并歪向病灶侧,流涎,不能做鼓腮、露齿等动作
但两侧额纹存在,眼睑闭合正常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对侧(因为交叉,病侧舌肌功能正常,可以伸向对侧)
核下瘫
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受损
此时整个面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均受损(已经过了交叉点,损伤沿着同侧传递)
病灶侧所有面肌瘫痪(面N核)
额横纹消失
眼不能闭
口角下垂并歪向健侧
病灶侧全部舌肌瘫痪(舌下神经核)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侧
对比
锥体系损伤——表现为瘫痪
可分为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对比区别
二、锥体外系
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群运动,维持身体平衡,支配习惯性和节律性动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