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哥达纲领批判
哥达纲领批判的思维导图,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分配原则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做了深刻阐述,它对于我们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编辑于2023-09-25 14:30:45 新疆这是一篇关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1.为什么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10.马克思在《提纲》中是怎样阐述真理标准的?,9.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何不同?,8.《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意义是什么?,7.论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科学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6.“人应该在实践中证
这是一篇关于《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卷)顾海良的思维导图,包含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视域等。
哥达纲领批判的思维导图,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分配原则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做了深刻阐述,它对于我们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1.为什么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10.马克思在《提纲》中是怎样阐述真理标准的?,9.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何不同?,8.《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意义是什么?,7.论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科学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6.“人应该在实践中证
这是一篇关于《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卷)顾海良的思维导图,包含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视域等。
哥达纲领批判的思维导图,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分配原则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做了深刻阐述,它对于我们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哥达纲领批判
写作背景
19世纪60年代,随着德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德国的工人运动也日益高涨,德国工人阶级开始成为德国社会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863年5月,全德工人代表会议在莱比锡召开,决定成立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当选为主席,并提出了一整套机会主义理论。其要点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贫困是由"铁的工资规律"决定的,这个规律使工人的平均工资"始终停留在一国人民为维持生存和繁殖后代按照习惯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工人阶级获得解放的唯一道路,只能是废除"铁的工资规律"。为此,就需要依靠国家的帮助来发展工人合作社,使工人获得全部劳动所得,并举行普遍的直接的选举。在与拉萨尔派的激烈斗争中,李卜克内西、倍倍尔等工人运动中的先进分子于1869年8月7—9日在爱森纳赫召开了社会民主主义者全德代表大会,成立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通过了基本符合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的爱森纳赫纲领。
1870年普法战争后,德国实现了民族统一,德国工人阶级也迫切要求实现各派力量的统一。社会民主工党于1872年9月初召开的美因茨代表大会和1874年7月召开的科堡代表大会上,呼吁两个工人派别统一起来,但遭到拉萨尔派的拒绝。后来由于社会民主工党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内部的矛盾重重、日趋瓦解,拉萨尔派的领导人才不得不谋求统一。1875年2月,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在哥达举行合并预备会议,拟定了合并纲领草案,即《德国工人党纲领》,并于1875年3月7日,同时发表在两派的机关报《人民国家报》和《新社会民主党人报》上。
对于两个派别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持赞成态度,但认为这种统一必须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拉萨尔主义的基础之上。可是,爱森纳赫派领导人把两派的合并看得高于一切,为了实现两派的合并而采取了无原则的妥协,在纲领中接受了大量拉萨尔主义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报纸上看到纲领草案后深感吃惊且非常气愤,认为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会使党精神堕落的纲领"①,将使德国工人运动迷失方向,并给国际工人运动带来严重危害。于是,1875年3月18日至28日,恩格斯给倍倍尔写了一封长信,揭露了纲领草案的错误。4月初至5月初,应德国党的另一位领导人白拉克的请求,马克思抱病写出了《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一文,对草案进行逐条的批判。并于5月5 日连信一起把它寄给了白拉克,并请白拉克转交其他领导人阅读,后来该著作被统称为《哥达纲领批判》。但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并没有完全接受马克思、恩格斯的批评和建议,只是对纲领草案的文字进行了修改,并在1875年5月22—27日于哥达城召开了两派合并大会,决定把党的名称改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通过了《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纲领》。
在马克思生前,该著作没有能够发表。19世纪90年代初,由于1878年颁布的《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失效,德国统治阶级开始转变政策。在德国工人党内,以福尔马尔为代表的一部分人宣扬阶级合作,主张和平实现社会主义。而1890年召开的哈雷代表大会也决定另拟新的纲领代替哥达纲领。1891年1 月,为了帮助德国党制定出一个科学的纲领,恩格斯决定发表马克思的这一遗著,并为此写了序言。
拉萨尔
斐迪南·拉萨尔(1825—1864),1825年4月11日生于布雷斯劳(现弗罗茨瓦夫),1864年8月31日卒于瑞士日内瓦。拉萨尔出身于德国犹太富商家庭,少年时代,天资聪颖,曾被称为神童。他写作才能出众,阅览了歌德、席勒、卢梭等人的进步作品,但在生活上放荡不羁,为学校所不容。他曾多次转学,深感旧教育制度对人的摧残。这种被压抑的处境对拉萨尔后来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拉萨尔对当时社会的反抗情绪并不完全纯正,他一方面看到了旧制度的腐败,勇敢地为新制度的降生而呼喊,但是个人英雄主义和浅薄的虚荣心又时时在支配着他。他不满意贵族专制,可是自己又时刻向往着贵族式的富贵荣华;他反对专制统治,可是极端的利己主义又促使他不断地向权力阶层靠拢。这正是拉萨尔后来走上机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根源。
1842年,拉萨尔考入布勒斯劳大学哲学系,后又转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语言和历史。一到该校,他立即成为黑格尔的忠实信徒,彻底接受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184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来成了律师。1848年欧洲大革命期间,拉萨尔参加了杜塞尔多夫民主派的革命活动,并与马克思、恩格斯相识。在此期间,他投身于革命运动,为马克思所领导的《新莱茵报》工作过,并曾被捕入狱。在1849年2月至5月期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四次以《拉萨尔》为标题,在《莱茵报》上公开发表文章声援过拉萨尔的斗争。革命失败后,他继续从事律师工作,完成了为哈茨费尔特伯爵夫人办理离婚案的工作,伸张了正义,获取了良好的声誉。在此之后,拉萨尔在政治上消沉了一段时期,转而去致力于哲学学术研究。1857年他发表了《爱菲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这是一部极力用黑格尔的哲学观点来解说赫拉克利特哲学的唯心主义著作,后来又发表了《黑格尔的逻辑哲学和罗生克兰茨的逻辑学以及黑格尔体系中的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基础》及《哥特霍尔德·埃夫拉伊姆·莱辛》等一系列哲学小册子,极力鼓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宣扬超阶级的国家观。当沉寂了一个时期的国际工人运动在60年代初开始复苏的时候,拉萨尔积极参加了德国工人运动,于1862 年和1863年先后发表了《工人纲领》、《公开答复》等小册子。1863年5月担任了当时最大的、最重要的德国工人组织——全德工人联合会的主席。而此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正在远离德国的英国,主要从事理论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拉萨尔在德国工人中的名声和影响,自然要超过马克思和恩格斯,成了当时德国工人运动的领袖人物。
拉萨尔自称为马克思的学生,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位彻底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1863年3月,拉萨尔发表了《给筹备莱比锡全德工人代表大会的中央委员会的公开答复》,文中提出一整套机会主义理论来作为德国工人党纲的基础。1863年5月,全德工人联合会成立,拉萨尔当选为联合会主席。同年7月,他同俾斯麦勾结起来,表示劳动者本能地倾向于独裁统治,他们很愿意拥戴国王为社会统治的天然工具。并秘密接受俾斯麦的津贴。1864年8月,拉萨尔在瑞士追求巴伐利亚驻瑞士联邦公使的女儿,并在争夺其未婚夫地位的决斗中受重伤后去世,匆忙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死以后,其信徒贝·施韦泽和哈森克莱维尔等人先后领导全德工人联合会,继续推行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路线。
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路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鼓吹"铁的工资规律",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拉萨尔认为,工人阶级贫困的原因不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造成的,而是人口增长的自然规律决定的。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工资总是围绕人口的多少而维持一个平均值,如果长久地超出这个平均值,工人生活状况就会有所改善,后代繁殖就会加速,导致工人人口增加,结果又会导致实际工资降低,回复到原来的平均值;反之,如果工人工资低于这个平均值,那么,就会导致生活状况的恶化,工人因此会外流或节制生育,于是人口减少,工人实际工资又会上升到原来的平均值。拉萨尔认为这是工资的"铁的经济规律",这一规律是任何人否定不了的。因此,工人的生活状况永远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拉萨尔的这套谬论是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根本对立的。马克思把工人阶级贫困的原因归结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认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工人阶级的状况。而拉萨尔则把资本主义制度抛在一边,认为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人阶级本身,是人口繁衍太多所致,这实际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开脱,是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翻版。
2.坚持唯心主义国家观,鼓吹通过国家帮助工人建立合作社来改善工人的生活,这是拉萨尔机会主义路线的中心点。拉萨尔认为,国家的本质不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国家的使命就是使人的本质能够积极的发展和不断地完善,就是教育和推动人类走向自由,因此国家是为一切人的,是超阶级的。由此出发,他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寄托在国家的帮助上,他认为,只要由国家出面干预,帮助工人建立生产合作社,使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那么工人就可以获得自己的全部劳动所得,免除中间剥削,这就可以废除铁的工资规律,从根本上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由此社会主义也就自然地到来了。拉萨尔认为这是工人解放的最公平、最合法而又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十分明显,这套基于歪曲国家阶级实质而构想出来的工人解放之路是空想的,是拉萨尔及其信徒们的一厢情愿而已。
3.争取普选权,通过与统治阶级合作来实现自由国家。拉萨尔认为,争取普选权是他的全部设想的起动点。只要有了普选权,就可以选举工人代表进入国会,于是工人阶级在德国的立法机构中拥有代表资格,就可以利用一切合法手段进行和平的鼓动了,普鲁士国家也就因此而变成自由国家,国家也就可以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这也是改善工人生活状况的唯一手段。而这种改良主义的主张只能把工人运动引向歧途。
4.散布农民等非无产阶级劳动者都是"反动的一帮"的谬论。拉萨尔在对待资产阶级国家问题上态度极右,可是他对待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问题在理论上却极左。由于他根本无意发动而且也害怕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只想通过国家帮助等合法手段取得统治阶级的恩惠,所以他极端蔑视工人阶级的革命同盟军,认为除了工人阶级之外,农民、手工业者、小业主等都毫无革命性,都是反动的一帮。他煞有介事地攻击农民表面上具有很大革命性的农民运动,实质上是反动透顶的,并且他把农民和贵族相提并论,认为他们的任何起义都只能归于失败。
拉萨尔的上述这些观点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严重地侵蚀着刚刚发展起来的德国工人运动。1964年拉萨尔在决斗中死后,他的继承者伯恩哈特、施韦泽等继承了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路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英国时,对于拉萨尔的活动不完全了解,但是从拉萨尔的鼓动和表现中,他们看出∶拉萨尔的理论、策略和路线完全是机会主义的,不粉碎拉萨尔的机会主义,就会断送德国工人运动的前途。1863年初,他们同拉萨尔正式决裂,马克思曾经详细地说明决裂的原因∶"(1)由于他大肆自我吹嘘,甚至还把从我和其他人的著作里极其无耻地剽窃去的东西也拿来吹嘘;(2)因为我谴责了他的政治策略;(3)因为早在他开始进行鼓动以前,我在伦敦这里就向他详细解释和'证明'∶所谓'普鲁士国家'实行直接的社会主义干涉是荒谬的。他在给我的信(从1848年到1863年)中像同我会面时一样,老说他是我所代表的党的追随者。但是,一当他在伦敦(1862年底)确信,他对我不能施展他的伎俩,他就决定以'工人独裁者'的身份来反对我和原来的党。"从拉萨尔发表《公开复信》(1863年3月)以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密切注意拉萨尔的行动和言论,并且决定等待适当时机,公开发表意见来批判拉萨尔和他的机会主义。为了做好批判拉萨尔的准备工作,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在德意志工人中间大力传播自己的著作,像《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等,用唯物主义世界观和革命路线来对抗拉萨尔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机会主义路线,使工人们真正了解他们同拉萨尔在观点上的对立,认清拉萨尔理论和策略的机会主义本质,从而脱离拉萨尔的影响,走上正确的革命道路。与此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培养一些先进的德国工人和革命者,在德国工人和全德工人联合会中宣传自己的观点,揭露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行径,把德国工人阶级团结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在这个工作中,德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倍倍尔和威廉·李卜克内西起了很好的作用。马克思以第一国际德国支部书记的身份同他们保持经常的接触。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与努力下,李卜克内西、倍倍尔等参加了工人联合会。1867年倍倍尔当选为德意志工人联合会主席后,按照第一国际的原则,对联合会进行了整顿。但这却引起了施韦泽等拉萨尔派的反对,最终造成了两派的分裂。
与此同时,在全德工人联合会即拉萨尔派中,以白拉克为代表的先进工人逐渐地了解到拉萨尔机会主义所造成的危害,逐步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他们在"联合会"内部结成反对派,批判拉萨尔的错误路线,同拉萨尔的追随者展开激烈的斗争。1869年6月,白拉克派退出全德工人联合会,同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领导的工人联合会紧密团结在一起。建立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成熟了。1869年8月7日至8日,他们在德国的爱森纳赫城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后来通称爱森纳赫派),并宣布加入第一国际。爱森纳赫派参照第一国际的纲领制定了党纲,使党纲基本置于革命的原则基础之上。党还出版了中央机关报《人民国家报》,由李卜克内西任主编。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反对拉萨尔机会主义斗争的一个重大胜利。社会民主工党纲领以第一国际共同章程的精神为指导,提出坚决反对当时德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提出政治自由是劳动阶级经济解放必不可少的前提。宣布自己是第一国际的一部分,以第一国际的目的为目的。从此,德国工人运动就分成了两派∶革命的爱森纳赫派和机会主义的拉萨尔派。
拉萨尔派和爱森纳赫派,在一系列理论和政治问题上存在着原则分歧∶
第一,对待德国统一问题。拉萨尔派完全拥护普鲁士王朝宰相俾斯麦的自上而下的统一,依靠俾斯麦的铁血手段来建立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爱森纳赫派则主张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推翻各邦的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为无产阶级革命创造条件。
第二,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拉萨尔派宣扬"依靠国家帮助" 建立生产合作社,实现社会主义。爱森纳赫派则主张推翻容克地主资本家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
第三,对待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问题。拉萨尔派奉行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在国会投票赞成俾斯麦的军事预算,支持1870年普法战争和武装镇压巴黎公社起义。爱森纳赫派则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谴责普鲁士政府和法国拿破仑三世政府抱着王朝利益目的而进行战争;对巴黎公社事业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和声援,反对普鲁士王朝对法国的侵略和武装镇压巴黎公社起义,等等。
第四,对待第一国际的态度。拉萨尔拒绝参加第一国际,并且阻挠工人参加第一国际的活动。爱森纳赫派则积极参加第一国际的活动。两派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分歧,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的。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以后,德国实现了统一。建立起来的德意志帝国是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的国家,这为资本主义在德国取得长足发展开辟了前提条件。19世纪70年代德国完成了工农业的资本主义化。无产阶级队伍更加迅速壮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由此也更加激化。187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席卷了德国,从而加剧了各个阶级与阶层的矛盾。工人阶级反对俾斯麦的反动政策和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更加高涨。当时的德国政府为了镇压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疯狂迫害工人阶级组织及其领导人。1872年以"叛国罪"判处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的徒刑。面对敌人的镇压,工人群众越来越感到队伍团结的重要性。为此,爱森纳赫派多次建议两派合并,但却遭到拉萨尔派的拒绝。
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共产主义的一部纲领性文献,马克思根据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历史背景,全面系统地批判了拉萨尔主义,厘清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与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国家制度、发展阶段以及分配制度等作了原则性的构想。
《哥达纲领批判》最主要的理论建树在于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社会历史进程,提出了完整的“未来社会发展形态”学说。同时,《哥达纲领批判》也是坚持党的原则,同机会主义、折中主义进行斗争的典范。直到今天,《哥达纲领批判》对于我们如何坚持党性原则、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基本政策,都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文本的主要思想内容
《哥达纲领批判》包括恩格斯写的1891年版序言,马克思给威廉·白拉克的信,《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正文四章,附录包括恩格斯的11封书信(部分为摘选)、《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德国工人党纲领》以及《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纲领》。恩格斯1891年为《哥达纲领批判》写的序言,说明了公开发表这篇文献的原因,阐述了这篇文献的特点以及对工人运动的伟大意义。恩格斯指出,这篇文献在揭露草案的缺点方面具有无情的尖锐性和严厉性,它第一次明确而有力地表明了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的态度,不仅批判了拉萨尔的经济学原则,而且批判了他的斗争策略,因此对今日的工人运动仍然具有极为重大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1875年5月5日给白拉克的信,对纲领草案作出了总体评价,认为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会使党精神堕落的纲领"。同时告诫德国党的领袖要高度重视纲领的作用,指出制定一个原则性的纲领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为了制定一个正确的纲领,决不能拿原则做交易,在合并问题上搞无原则的妥协。
《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共分四章,主要内容集中在第一章和第四章,特别是第一章第三节关于分配问题的论述。马克思按照纲领草案的条文次序逐条进行了分析。
在第一章中,马克思首先逐条批判了纲领草案第一部分的五个条文,着重批判纲领草案在劳动、分配等问题上的错误,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理论,并具体阐明了社会主义时期的分配原则。
第一条,马克思批判了纲领草案中"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有益的劳动只有在社会中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和"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的错误观点。马克思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要创造社会财富,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人的劳动,二是由自然界所提供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坚持"劳动是一切财富源泉"的观点,其实质就是空谈劳动,回避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二条,揭露纲领草案"修订"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只提"在现代社会,劳动资料为资本家阶级所垄断;由此造成的工人阶级的依附性是一切形式的贫困和奴役的原因",而不提地主阶级对劳动资料的垄断。
第三条,批判了纲领草案中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的相互关系问题上的错误,科学地论证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第四条,批判纲领草案诬蔑农民是"反动的一帮",阐明了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
第五条,批判纲领草案中散布的资产阶级的狭隘民族主义,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
在第二章中,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关于"铁的工资规律"的观点,指出"铁的工资规律"是拉萨尔的捏造,"铁的工资规律"的理论根据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重新阐述了《资本论》中的工资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工人阶级只有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才能摆脱贫困和被剥削的地位。
在第三章中,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关于"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实现社会主义的观点,阐述工人建立合作社的意义。马克思指出,代表地主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德国统治阶级,不可能帮助工人阶级建立合作社来实现社会主义。为了实现"国家帮助"的目标,拉萨尔从法国天主教社会主义的首领毕舍那里吸取了智慧,认为只要工人争得普选权,就可以把工人代表送进议会,一旦在议会中工人代表占多数,就可以在议会通过国家预算拨款帮助工人建立生产合作社。马克思指出,拉萨尔抄来的这个药方无非表明他们已经从工人阶级运动的立场完全退到宗派运动的立场,背离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
在第四章中,马克思批判了纲领草案争取"自由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要求,指出"自由国家"不是无产阶级的目的,国家不能离开社会的经济基础而独立存在,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序言部分
1891年《哥达纲领批判》公开发表时,恩格斯为其专门写了一篇序言,同时附上哥达合并大会前马克思给威·白拉克的信。此外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在出版上述两个历史文件时,也把恩格斯于1875年3月写给奥·倍倍尔的信刊印于后,作为学习《哥达纲领批判》的参考资料。以上三个文件也是十分重要的,是全面深刻理解《哥达纲领批判》所不可缺少的。
恩格斯的序言主要说明了15年后首次发表《哥达纲领批判》的原因,并指出现在刊行的《哥达纲领批判》删掉了"一些针对个别人的尖锐的词句和评语",而是"用省略号来代替"。恩格斯解释说,当时"手稿中有些地方语气很激烈,这是由下述两种情况引起的∶第一,马克思和我同德国运动的关系,比同其他任何一国运动的关系都更为密切;因此这个纲领草案中所表现的明显的退步,不能不使我们感到特别愤慨。第二,那时国际海牙代表大会闭幕才两年,我们正在同巴枯宁和他的无政府主义派进行最激烈的斗争,他们要我们对德国工人运动中发生的一切负责;因而我们不得不预先想到,他们也会把我们说成是这个纲领的秘密制定者。这些顾虑现在已经消失,保留有关词句的必要性也就随之消失。"恩格斯这段话明确地告诉我们,按照马克思的原意,对纲领的批判本来是更尖锐更激烈的,因为原则问题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妥协的。这也再次表明马克思与恩格斯坚定而鲜明的党性。
马克思给威·白拉克的信是恩格斯在首次发表《哥达纲领批判》时就附上的。因此这封信是对当时写作背景的最好说明。马克思在看到《哥达纲领》草案后十分气愤,随即于1875年5月5日,给威廉·白拉克(爱森纳赫派的创始人和领导人)写了信,在信中尖锐地指出∶党的纲领是"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而这个合并的纲领却是一个""极其糟糕的、会使党精神堕落的纲领"。同时还寄出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对纲领草案逐条进行了批驳,极力划清同拉萨尔机会主义路线的界限。在这封信中,马克思表明了自己对纲领的严正立场,并具体说明了采取这种严厉态度的原因。比如,"在国外有一种为党的敌人所热心支持的见解——一种完全荒谬的见解,仿佛我们从这里秘密地操纵所谓爱森纳赫党的运动。例如巴枯宁还在他新近出版的一本俄文著作中要我不仅为这个党的所有纲领等等负责,甚至要为李卜克内西自从和人民党合作以来所采取的每一个步骤负责。"同样是在这封信里,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为重要"。这句话原是为了批评爱森纳赫派热衷于合并和匆匆忙忙制定一个机会主义纲领的错误。但这句话无疑有普遍意义,它反映了马克思对实际运动的重视,马克思早就说过,共产主义本来就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在这封信中马克思还特别批评了爱森纳赫派"向那些本身需要援助的人们无条件投降","拿原则来做交易",以致使这次合并"是用过高的代价换来的"。总之,通过对这封信的学习和把握,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哥达纲领批判》的宗旨和意义。
恩格斯1875年3月18—28日给奥·倍倍尔的信,写于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和给威·白拉克的信之前。这封信表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的两个工人党(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原定于1875年初实行合并所持的共同意见。写信的直接原因是∶1875年3月7日《人民国家报》和《新社会民主党人报》发表了将要合并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纲领草案。这个草案提出了一整套反科学的荒谬论点,并在原则上承认了拉萨尔主义,遭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严厉批判。1875年3 月,恩格斯写信给倍倍尔,对纲领草案提出了尖锐批评,指出∶"这个连文字也写得干瘪无力的纲领中差不多每一个字都应当加以批判。它是这样一种纲领,一旦它被通过,马克思和我永远不会承认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新党,而且我们一定会非常严肃地考虑,我们将对它采取(而且还要公开采取)什么态度。"但是这个草案只在文字上略加修改就于1875年5月在哥达举行的合并大会上通过了。
就内容来说,恩格斯的这封信同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基本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恩格斯在信里更深刻和详尽地说明了他和马克思的共同见解。恩格斯首先指出,爱森纳赫派"在理论方面比拉萨尔派的领袖高明一百倍,而在政治机警性方面却差一百倍;'诚实的人'又一次受到了不诚实的人的极大的欺骗。"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两个工人党的合并问题上持肯定态度,但是他们认为,必须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在理论问题和政治问题上不向已在工人群众中失去自己影响的拉萨尔派让步的条件下,才能实行合并。而爱森纳赫派却在对方极为困难而自己极其有利的情况下在理论上向拉萨尔派做了不应做的让步。接着恩格斯从5个方面对纲领草案中的拉萨尔主义错误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谴责了纲领放弃工人阶级同盟军,背离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宣扬"铁的工资规律"和"国家帮助"以及避而不谈工会作用等错误观点,并着重批判了"自由的人民国家"的口号,指出这纯粹是无稽之谈,它只能导致思想和理论上的混乱。
恩格斯的这封信,在态度上和观点上与马克思完全合拍,如出一人之笔,这正反映了他们思想相通,行动一致。这封信可以看做是《哥达纲领批判》的姊妹篇,深刻理解这封信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领会《哥达纲领批判》的精神实质。当然,这封信没有触及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的原理,但是在其他问题上,特别是对纲领错误观点的批判,恩格斯的见解还是很犀利的。恩格斯的这封信36年之后才首次发表在1911年斯图加特出版的倍倍尔《我的一生》的第2卷中。
第一章
该章共76个自然段,分为5个片段,中心是分配问题。马克思逐条批判了《纲领》的5个观点: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平等的权利、劳动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的事情以及工人斗争必然产生各民族的国际的兄弟联合等观点。
(一)对《纲领》第1条的批判(第1~20段) 《纲领》第1条的批判(第1~20段) 《纲领》第1条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而因为有益的劳动只有社会中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所以劳动所得应当是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
马克思从三个方面进行批判:
第一,“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命题本身是不科学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这句话,只有“在劳动具备相应的对象和资料的前提下是正确的”。
第二,马克思指出,《纲领》抽象地说:“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而有意回避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一根本问题,是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观点,其目的是企图掩盖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受剥削的根源。
第三,《纲领》的结论前提是矛盾的,其目的是维护地主资产阶级的剥削制度。 马克思指出,“因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所以社会中的任何人不占有劳动产品就不能占有财富。因此,如果他自己不劳动,他就是靠别人的劳动生活,而且也是靠别人的劳动获得自己的文化。”这样的结论才是正确的。但《纲领》没有这样做,而是借助于“而因为”这个转折词引出“有益的劳动只有在社会中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所以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的结论。“事实上,这个论点在——切时代都被当时的社会制度的先驱(注释:1891年发表时这里是“捍卫者”。)提出过。”因为“劳动所得”应当属于“社会一切成员”的结论本身就包含着劳动所得可以属于不劳动的社会成员——剥削者。显然,“把整个行文和内容都不妥当的条文放在这里,只不过是为了把拉萨尔的“不择不扣的劳动所得”作为口号写在党旗的上方。”
(二)对《纲领》第2条的批判(第21~24段)
纲领》第2条提出:“在现代社会,劳动资料为资本家阶级所垄断,由此造成的工人阶级的依附性是一切形式的贫困和奴役的原因。”马克思首先指出一条是对“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的有意篡改。马克思指出,“这段从国际章程中抄来的话!经过这番“修订”就变成错误的的了。(注释:“劳动所得”是拉萨尔为了代替明确的经济学概念而提出的一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中的原话是: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即一切社会贫困、精神屈辱和政治依附的基础。)”显然,被篡改后以纲领的条文的形式出现的论断只提资本家阶级,不提地主阶级。而当时的德国实际上存在两个垄断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结成联盟,并处于统治地位,“地产的垄断甚至是资本垄断的基础。”
而纲领草案无视客观事实,篡改国际章程,只提资本家阶级不提地主阶级的做法实际上是把贵族地主阶级排除在了革命对象之外。
至于《纲领》为啥不反对地主阶级,马克思指出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拉萨尔和他的信徒早已投靠了封建专制的德意志帝国。
(三)对《纲领》第3条的批判(第25~29段)
《纲领》第3条提出:“劳动的解放要求把劳动资料提高为社会的公共财产,要求集体调节总劳动并公平分配劳动所得。”马克思在揭露了拉萨尔提出的“劳动所得”概念的模糊性的同时,重点批判了拉萨尔派鼓吹“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和“公平分配”的“分配决定论”,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总产品分配原理和按劳分配原则,完成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学说。
(1)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的“分配决定论”。马克思指出,拉萨尔的分配观主张“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公平的”分配,劳动产品按照平等权利属于一切成员,这在理论上是十分反动的,因为“一切成员”也包括了不劳动者,反映了拉萨尔要求改良分配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剥削的实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是有折有扣的。社会总产品进入个人消费之前要进行6项扣除∶ 第一,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 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 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以上三项扣除是用于生产的,在经济上是必要的。至于扣除多少,应当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来确定,部分的应根据概率论来确定。 余下部分在进入个人消费之前,还得进行扣除∶ 第一,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极为显著地缩减,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减少。 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显著地增加,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 益增长。 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 以上6项扣除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利益。"因此,只有做了这些扣除之后,才谈得上《纲领》所说的"分配"。至此,马克思不仅再次批判了拉萨尔机会主义路线的实质,而且随之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形式。
(2)马克思提出并分析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在进一步谈据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时,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并且着重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原则。马克思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所以,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例如,社会劳动日是由全部个人劳动小时构成的;各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的一份。他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公共基金而进行的劳动),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 以上论述指明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社会的不完备性和不成熟性。 关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马克思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分析,既指明了它的历史进步性,也深刻分析了它的局限性。马克思指出由于“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因此在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平等权利下,对不同劳动者会形成事实上的不平等,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红利”。而这种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权利及其弊端“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
(3)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注释:1891年发表时这里没有“他们的”。---编者注)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八个字置于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为全世界无产者指明了从“必然王国”通往“自由王国”的现实之路。
(4)马克思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决定分配原理。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生产的物质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所有的只是生产的人身条件,即劳动力。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么自然就产生现在这样的消费资料的分配。如果生产的物质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么同样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庸俗的社会主义仿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部分民主派又仿效庸俗社会主义)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是围绕着分配兜圈子。既然真实的关系早已弄清楚了,为什么又要开倒车呢?”生产方式的性质最终决定如何分配。生产决定分配原理彻底击败了“分配决定论”。因为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就必须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彻底变革,围绕着分配兜圈子只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四)对《纲领》第4条的批判(第60~69段)
《纲领》第4条指出:“劳动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的事情,对它说来,其他一切阶级只是反动的一帮。”对此,马克思引用拉萨尔的话所熟知的《共产党宣言》来分析。马克思在《宣言》中尽管提出了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他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但从来没有说过,其他阶级都是反动的一帮。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作为大工业的代表,是革命的、进步的阶级,那时他们同封建势力和中间等级是对立的。《宣言》指出,“中间等级......是革命的,那是鉴于他们行将转入无产阶级的队伍”。可见,《宣言》宣传“反动的一帮”其实是对《宣言》的粗暴的歪曲。通过对《宣言》分析,马克思有力打击了拉萨尔“反动的一帮”的谬论。马克思还进一步揭露出《纲领》歪曲《共产党宣言》的政治目的“是为了粉饰他同专制主义者和封建主义者这些敌人结成的反资产阶级联盟”。
(五)对《纲领》第5条的批判(第70~76段)
《纲领》第5条指出,“工人阶级为了本身的解放,首先是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同时意识到,它的为一切文明国家的工人所共有的那种努力必然产生的结果,将是各民族的国际的兄弟联合。” 对这一条文马克思主要批判《纲领》追随拉萨尔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及其背离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错误。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开始实行国际政策,结成了联盟共同对付和镇压无产阶级反抗斗争。在这种情势下,德国工人党的纲领竟然只字未提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一再重申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原则。相反,《纲领》却使用了“各民族的国际的兄弟联合”这样的资产阶级口号来偷换“各国工人阶级在反对各国统治及其政府的共同斗争中的国际兄弟联合”这一革命的概念,充分暴露了拉萨尔派的狭隘性和虚伪性。 马克思在批判《纲领》背叛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同时,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即“各国工人阶级的国际活动绝对不依赖于“国际工人协会”的存在。“国际工人协会”只是为这种活动创立一个中央机关的第一个尝试;这种尝试由于它所产生的推动力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成绩,但是在巴黎公社失败之后,已经不能再以它的第一个历史形态继续下去了。”这就是说,各国无产阶级应积极主动地开展革命斗争,要根据自己本民族的特点进行活动。
第二章
该章节共9个自然段。马克思着重批判了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的谬误,进一步阐明了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指明了工人阶级为了求得解放必须消灭雇佣劳动制度的方向。
《纲领》指出:“德国工人党从这些原则出发,用一切合法手段去争取建立自由国家-----和----社会主义社会:废除工资制度连同铁的工资规律——和——任何形式的剥削,消除一切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
马克思首先批判了“铁的工资规律”的谬误,指出所谓的“铁的工资规律”是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它的理论基础是反动的马尔萨斯人口论。《纲领》应该废除的不是铁的工资规律,而是它的根源——雇佣劳动制度,因为雇佣劳动制度决定工资制度,如果雇佣劳动制度废除了,资本主义制度也就废除了,“不管这些规律是“铁的”还是海绵的”。
为了彻底批判“铁的工资纪律”,马克思随后阐明了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自从拉萨尔死后,在我们党内,这样一种科学见解已经给自己开辟了道路,就是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隐蔽形式。这样,过去关于工资的全部资产阶级见解以及对这种见解的全部批评都被彻底推翻了,并且弄清了:雇佣工人只有为资本家(因而也为同资本家一起分享剩余价值的人)白白地劳动一定的时间,才被允许为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劳动,就是说,才被允许生存;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中心问题,就是用延长工作日,或者提高生产率,增强劳动力的紧张程度等等办法,来增加这个无偿劳动,因此,雇佣劳动制度是奴隶制度,而且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越发展,这种奴隶制度就越残酷,不管工人得到的报酬较好或是较坏。”而这些理论已经在德国党内传播愈来愈给自己开辟道路的时候,《纲领》提出了“铁的工资规律”,这是对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和工资理论的公然背叛。
马尔萨斯人口论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是以议论人具有食欲和性欲这两个“本性” 开始的。其主要内容可以用“两个前提、三个定理”来概括。
两个前提: 一, 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二, 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而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从这两个“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 出发,可以得出一个最基本的经济比例:食物或生活资料的增长与人口的增殖之间的关系。马尔萨斯说, 人口的增殖比生活资料增长的要快,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活资料则只按算术级数增长。
但是,马尔萨斯并不认为这两个级数就是人口规律的反映,他提出,保持两个级数平衡的唯一出路就是抑制人口的增长。他把所谓支配人类命运的永恒的人口自然法则, 归纳成以下三个定理。 三个定理: 第一点是人口的制约原理, 说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必然存在某种正常的比例, 即“人口的增长, 必然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 第二点是人口的增殖原理, 即“生活资料增加, 人口也常随着增加”; 第三点是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核心, 称之为人口的均衡原理, 即“占优势的人口繁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使现实的人口得以与生活资料保持平衡”。这个原理与前两个原理是紧密相连的,它说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最终将实现均衡, 但是这种均衡不是自然实现的,而是种种“抑制”的产物。 马尔萨斯认为, 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因为空间和滋养物的缺乏会受到抑制, 人类的生长繁衍则会因为食物的缺乏而受到抑制。但是人类的抑制分为预防抑制和积极抑制两种。预防抑制主要是道德的抑制,即考虑到无力负担家庭而不结婚或者推迟结婚(马尔萨斯反对堕胎和避孕)。起决定性作用的只要是积极抑制, 即战争、瘟疫、繁重劳动、贫困、饥荒等等, 灾难会缩短生命, 恢复被破坏的平衡。
他认为, 人世间的一切灾难都是人口与生活资料均衡过程中的产物, 人类的发展也必然与灾难始终相伴。因此, 马尔萨斯也被视为对人类社会前景极度悲观的人口学家。
从人口原理出发,马尔萨斯还做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推论: 第一, 平等制度不可能实现。他抨击社会改良派建立平等制度的主张, 认为这种制度既是不理想的, 又是不现实的, 理由是: 平等状态不适应于刺激人类努力上进, 难以克服人类好逸恶劳的恶习; 因为人口增长总是快于消费资料的增长, 经过一段时间一部分人必然要丧失生活资料,平等即被打破了。他认为不平等的制度才符合自然法则,才能最好的发挥人的能力和智慧,最有利于人类品德的锻炼和改进。 第二,济贫法的作用适得其反。马尔萨斯认为,贫民是贫困的原因,摆脱贫苦的唯一方法是让大自然发挥“抑制” 的作用, 强制地实现人口与事物的平衡。1834年, 英国政府根据马尔萨斯的思想撤销了1601年以来的旧济贫法, 并制定了一项新济贫法, 新济贫法规定: 取消一切对穷人的金钱和实物救济,让贫民到习艺所进行沉重的劳动。
马尔萨斯根据上述基本观点引申出几点结论:
①贫困和罪恶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
②只有私有制才能消除人口的过快增长。
③工人的工资受人口规律的支配,工资水平随人口的增减而变动。
④济贫法促使人口增长。
该理论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认为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食物生产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赶不上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人口需要,并认为这是“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过去发生的事情将来还可能发生;人口的增长会受到贫困或其他困苦因素的遏制,除非我们以资源节制的方式,并且要过道德清白的生活,力戒早婚。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无疑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 它的原本目的是反对社会改良, 为资产阶级推卸造成社会灾难的责任。当时, 资产阶级还处在上升的阶段,大卫·李嘉图等人也持与马尔萨斯相似的人口观点。 马尔萨斯为人类描绘了一幅阴郁的未来图景: 人口增长会达到食物供应的极限, 这将引起贫穷和饥荒, 由此也会带来无穷的灾难。马尔萨斯的理论在当时是超前的,但是,200多年前的理论在今天还是超前的, 仍有指导作用。计划生育仍是当今中国的基本国策。当想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时,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对的,全人类正在遵循。 其实,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从问世开始,就遭到了猛烈的抨击。道德论者批评他的规律的残酷性, 认为它不符合人类的永恒正义; 生物学家批评它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观点不可靠, 认为人类越文明、越发达则增长速度就会越慢。而马尔萨斯将贫困、灾难归之为自然规律,对人类的苦痛持冷漠不关心的态度,多年来更是一直受到人们的指责。理论上,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也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 在世间一切事物中, 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人是社会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人首先是生产者, 其次才是消费者。而且, 人类能够控制人口增长, 做到有计划的生育。至于失业、贫困等等是与一定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现象, 主要不决定于人口的多少。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揭示了马尔萨斯的荒谬, 并进一步阐释出资本主义的人口规律。 但是, 不管人们把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当作指南还是靶子, 它在客观上提醒了人们注意人口与生活资料比例协调, 防止、抑制人口的过速增长的作用, 从而成为现代人口理论的开端。就经济学来说,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一些论点还被古典派用来论证某些理论, 如地租理论、工资基金理论以及经济发展理论等。
第三章
该章共6个自然段,主要批判《纲领》提出的“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机会主义路线,明确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必须通过暴力革命变革上层建筑。
《纲领》提出,“为了替社会问题的解决开辟道路,德国工人党要求在劳动人民的民主监督下,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在工业和农业中,生产合作社必须广泛建立,以致能从它们产生总劳动的社会主义的组织。”
马克思重点批判了“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机会主义路线,指出这条机会主义路线实则是把变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身上,是十足的幻想,似乎“靠国家贷款能够建设一个新社会,就像能够建设一条新铁路一样!”关于《纲领》进一步提出的把这种国家帮助置于劳动人民的民主监督下,马克思给予了更为深刻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思指出:第一,当时的德国的“劳动人民”大多数是农民而不是无产者。第二,“民主的”这个词在德文里意思是“人民当权的”。当时德国的劳动人民在地主阶级专政的德意志国家里,是受到剥削、受到压迫的阶级,哪能说得上什么当权呢?所以,“劳动人民的人民当权的监督”完全是一句骗人的鬼话。至于“生产合作社”只有在“工人自己独立创办,既不受政府保护,也不受资产者保护的情况下,才有价值”。马克思同时指出,把“在劳动人民的民主监督下,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的观点写入德国工人党的纲领,其最大的要害在于把德国工人党“从阶级运动的立场完全退到宗派运动的立场”,瓦解蓬勃发展的德国工人运动,因而是十分有害的。
第四章
这一部分共分A、B两节,是《哥达纲领批判》的另一个重点。这里着重批判了拉萨尔在国家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观点和一些庸俗的民主主义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明确提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由此深刻地阐发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马克思对《纲领》鼓吹"自由国家"进行批判
马克思指出∶《纲领》鼓吹的"自由国家"①是抹杀国家的阶级实质,掩盖德意志帝国的反动本质,是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路线。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无论是奴隶主的国家、封建主的国家或资产阶级国家皆是如此。可是拉萨尔在国家问题上却提出了一整套成系统的机会主义谬论。他认为,国家是超阶级的社会组织,它的基本任务是教育全人类,引导社会走向自由和进步。无产阶级只要能够争得普选权,选出工人代表参加议会,进行议会斗争,就能使地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变成"自由国家"。遗憾的是,《纲领》只字不提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反而接纳了拉萨尔机会主义的观点,把争取"自由国家"作为党的奋斗目标。这对一个工人党的纲领来说是完全不能容忍的,它必将工人运动引向歧途,必须针锋相对地进行彻底的批判和斗争。
那么,《纲领》所要力求争取的"自由国家"究竟是什么呢?恩格斯在给奥·倍倍尔的信中指出∶"从字面上看,自由国家就是可以自由对待本国公民的国家,即具有专制政府的国家。"。这就是说,所谓"自由国家"并不是什么新鲜与玄妙的东西,而需要工人阶级努力地去争取,它实际上就是统治阶级能够自由地奴役和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国家。可见,自由是有阶级属性的,有统治阶级的自由,就必然没有被统治者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由国家",就是剥削者可以自由地去镇压劳动人民。同样,无产阶级也需要国家,"当无产阶级还需要国家的时候,它需要国家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镇压自己的敌人,一到有可能谈自由的时候,国家本身就不再存在了。"所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当用一切手段去推翻剥削阶级的镇压与统治,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
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的自由就在于把国家由一个站在社会之上的机关变成完全服从这个社会的机关,其意思就是指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管理社会的职责由"共同体"②来代为执行。而这只能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实现。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在各个领域中将先后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③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会有真正的自由。
总之,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国家的存在就不会有真正自由,真正有自由的时候不会有国家,二者是连不到一起的。而《纲领》力求用一切合法手段,来争取"自由国家",不提打碎由容克地主与资产阶级组成的普鲁士王朝的反动统治。很明显,"自由国家"只能是麻痹群众,维护普鲁士王朝反动统治的机会主义谬论,只能表明《纲领》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与背叛。
马克思对《纲领》关于"国家的基础"的唯心主义谬论进行批判
国家的基础是什么?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是社会经济关系。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国家正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国家的性质、形式归根到底都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国家就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这个社会的精神、道德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所以马克思讲∶"不同的文明国度中的不同的国家,不管它们的形式如何纷繁,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建立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基础上,只是这种社会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罢了。"可是《纲领》却"不把现存社会(对任何未来社会也是一样)当做现存国家的(对未来社会来说是未来国家的)基础,反而把国家当做一种具有自己的'精神的、道德的、自由的基础'的独立存在物"。正因为《纲领》根本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原理,抹杀国家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散布超阶级、超社会的国家观,所以马克思才说《纲领》对社会主义思想领会的多么肤浅。《纲领》这种宣传,目的在于企图掩盖德意志帝国的阶级本质。
马克思进一步阐明了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马克思对《纲领》的拉萨尔机会主义国家观的批判,很自然地引发出关于未来的国家制度问题。既然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之上,它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那么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换句话说,那时有哪些同现在的国家职能相类似的社会职能保留下来呢?这个问题只能科学地回答"。马克思明确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马克思在这里所要考察的共产主义社会里的社会制度,很显然不是指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因为那时阶级和国家已经消亡了,不存在国家制度问题。因此,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指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要考察的就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制度方面发生哪些变化。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它的最主要特征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是在彻底打碎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前提下产生的。十分明显,打碎旧的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因为我们在打碎旧体制,建立新制度的时候,被推翻的资产阶级绝不会坐以待毙,必然是拼死的斗争和疯狂的反抗。没有这段时间的艰苦斗争,旧社会是绝不会被彻底摧毁,新社会是决不能建立起来的。同时,这段历史时期不仅要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还需要全面改组社会生活,在政治、思想、文化、道德等方面相应地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秩序来,这也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完成。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他们讲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1850年,马克思在《一八四八至一八五〇年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术语,指出∶"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
1852年马克思在致魏德迈的信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到了1871年,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再一次强调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建立自己的政权机构来代替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
《哥达纲领批判》则进一步指出,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中间须经过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而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列宁《国家与革命》中评价马克思这个论断时指出∶"这个结论是马克思根据他对无产阶级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的分析,根据关于这个社会发展情况的材料以及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利益不可调和的材料所得出的。"无产阶级专政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核心之一,是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遗憾的是,《纲领》避而不谈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却承袭了拉萨尔的机会主义国家观,空谈"现代社会"、"现代国家",并争取"自由国家",最终只能给德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造成危害,把德国工人运动引向歧途。
马克思对《纲领》提出的庸俗的民主主义要求进行了批判
《纲领》在拉萨尔机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普选权、直接立法、人民权利、国民军"等政治要求。马克思指出,这些要求一点也不新鲜,都是从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那里抄来的。这些要求有的纯属空想,根本不可能实现,而有一些要求如普选权已经在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实现了。"不过实现了这些要求的国家不是在德意志帝国境内,而是在瑞士、美国等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国家。在民主共和国的制度下实现这些要求是很自然的。但是当时的德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同时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成、以警察来保护的军事专制国家",向这样的国家提出这些要求是没有意义的。《纲领》没有勇气提出用民主共和国去代替军事专制的德意志帝国,而且还向这个帝国庄严地保证∶"用'合法手段'从它那里争得这类东西!"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同时,《纲领》还提出用统一的累进税作为国家的经济基础。"德国工人党提出下列要求作为国家的经济的基础…··交纳单一的累进所得税"。统一累进所得税是政府机关的经济基础,没有赋税,政府也就无法存在了,但是它决不是国家的经济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国家与政府是有区别的,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它的性质和职能是通过政府行为来体现与实现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不是赋税,而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国家的性质。而赋税是政府机构的经费来源,是在一个国家下,不分阶级或阶层,而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为征税前提的。如果把赋税看成国家的经济基础,而不看成是政府的经济来源,就会混淆国家与政府的区别,弄不清国家与政府的性质了。《纲领》把赋税这一政府的经济来源作为国家的经济基础,表明它把政府和国家混为一谈。其结果就是掩盖了国家真正的经济基础,把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回避了,进而掩盖了资产主义剥削制度与工人贫困的真正根源。
马克思对《纲领》在民主共和国和混淆国家和政府区别的错误的批判,进一步揭穿了《纲领》在国家问题上的错误。它们与马克思提出的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相呼应,进一步深刻地批判了《纲领》中处处充斥的拉萨尔机会主义国家观,同时也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国家观,有利于我们更全面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马克思对《纲领》提出的作为国家的精神和道德基础的各项要求也进行了批判
《纲领》提出"由国家实行普遍的和平等的国民教育。实行普遍的义务教育。实行免费教育。"其实这些完全都是空想。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有阶级性的,只能为特定的阶级或经济基础服务。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教育只能为资产阶级服务,而不可能为无产阶级服务。要实现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权利,就"应当把政府和教会对学校的任何影响都同样排除掉",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国家对教育的干预,使受教育者真正享受到科学的教育,而不致受到资产阶级国家阶级性的影响。总之,《纲领》全部有关教育的条文都深深地沾染了拉萨尔对德意志帝国的迷信和忠顺,以及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无条件崇拜,这正是《纲领》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表现。
《纲领》还提出了"科学自由"和"信仰自由"的口号。科学自由是从普鲁士宪法中抄来的,而信仰自由是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那里抄来的,把它们列入党纲都是毫无意义的。既然要提出这个问题,那就应该反映工人党自己的观点。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的'信仰自由'不过是容忍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自由而已,工人党则力求把信仰从宗教的妖术中解放出来。"人们应该信仰科学,信仰真理,但《纲领》没有宣传工人党的立场,说明"他们不愿越过'资产阶级的'水平"。《纲领》提出信仰自由的唯一目的,不过是"要想提醒自由主义者记住他们的旧口号"而已。
讲完信仰自由问题,马克思说∶"现在我就要讲完了,因为纲领中接下去的附带部分不是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在这里只简单地谈一谈。"这里主要涉及"正常的劳动日"、"限制女工和童工"、"调整监狱劳动"和"有效的责任法"等等。这些要求都含混不清,光有"空洞的虔诚的愿望",没有触及雇佣劳动制度这一根本要害问题。
最后,马克思用一生坚守的理念作为全书的结尾∶"我已经说了,我已经拯救了自己的灵魂。"这句话一方面表明了马克思的坦诚,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表明马克思的责任心和坚持原则的革命精神与斗争精神。对马克思来说,坚持工人运动的正确道路,批判各种机会主义思潮,不使工人运动走上歧途,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所以,他百忙中不顾身体病痛,对《哥达纲领》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与修正。马克思有一种如释重负感,认为这是拯救了自己的灵魂,反之,如果对《哥达纲领》的机会主义错误熟视无睹,任其败坏工人政党的声誉和瓦解工人阶级的革命斗志,不采取原则立场,进行尖锐的批判,那就等于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与拉萨尔主义同流合污了。马克思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原则的斗争精神,表明自己思想的坦诚态度,这都是我们当前应该认真体会与反思的。
要点分析
1.“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在什么前提下才是正确的? “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这句话只有“在劳动具备相应的对象和资料的前提下是正确的”。因为劳动必须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才能创造财富及文化,如工人要劳动必须有机器、厂房、原料等,农民要劳动也必须有土地、农具、种子和肥料等,否则,只有劳动(劳动力)没有对象和资料是创造不出财富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资本家占有一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因此他们只要雇用到劳动者,使劳动力表现出来就可以创造财富,貌似“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实则忽略了特殊的占有前提。而同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阶级,由于“除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他们能否劳动的前提却是资本是否需要。
2.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存在“资产阶级权利”的必然性 资产阶级权利是指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所确认的、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要求和资产阶级的意志的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特征是指形式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或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 所谓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原则体现着“资产阶级权利”,主要指按劳分配中通行的等量劳动和等量产品相交换的平等的权利。而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等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因此,在人与人的体力和智力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前提下,实际上按劳分配是“不同等的人的不等量的劳动给予等量产品”的实质上不“公平”分配。但是,这种资产阶级权利及其弊端在这个阶段又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3.马克思划分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依据和意义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完整地、明确地划分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即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在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同质社会的划分方面,马克思主要考虑了它们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关系成熟程度的不同和道德精神方面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痕迹等因素。 过去我们没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或者认为我国仍然处于过渡时期,或者认为我们已经进入高级阶段,导致在政策方面犯了很多错误。需要从社会主义的经济和精神文化的特征方面重新认识
4.马克思划分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依据和意义 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这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并从这一认识出发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
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分配原则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做了深刻阐述,它对于我们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坚持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经济关系决定法权关系的唯物主义观点,根据未来共产主义不同发展阶段,分别提出了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原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未来社会分配方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与此相适应,必须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生动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我们要继承马克思有关分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两个同步"增长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个体收入水平提高有机结合起来,让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有效造福劳动者,更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按劳分配的思想,是对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进一步运用和发展,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不断巩固和完善。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重点论述了未来社会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的理论,并明确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强调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担负着最终消灭阶级与国家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也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不过它在阶级性质、历史使命、基本内容上都同以往一切剥削阶级专政根本不同。它是为无产阶级消灭剥削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创建条件的主要工具。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即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其具体内容就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坚持专政与民主的辩证统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实质和主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和须臾不可离开的法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需要坚决抵制和反对国外反动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私有化、资本主义化的图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同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作斗争,同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作斗争,同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作斗争,同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出现的困难和挑战作斗争。简言之,我们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此,就必须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为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坚强的制度和体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