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倪海厦感冒治症简易图表
经方治疗各类感冒简易图表,汇总了发烧、咳嗽 (可兼有发烧)、喉咙痛 (可兼有发烧)、鼻塞 (可兼有发烧)、头 身痛 (可兼有发烧)、感冒后遗症 服药-->退烧、不再恶寒身痛 (表证已解)、感冒治症简易图表附注、感冒图表使用说明的内容,很实用的导图,建议下载。
编辑于2023-04-01 09:30:41 贵州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性格、不是努力,而是一个人心智。心智是拉开人与人距离的核心关键。改变命运,要从提升心智开始。
倪海厦版全部条辨整理在一起、逐条解析。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经方治疗各类感冒简易图表,汇总了发烧、咳嗽 (可兼有发烧)、喉咙痛 (可兼有发烧)、鼻塞 (可兼有发烧)、头 身痛 (可兼有发烧)、感冒后遗症 服药-->退烧、不再恶寒身痛 (表证已解)、感冒治症简易图表附注、感冒图表使用说明的内容,很实用的导图,建议下载。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性格、不是努力,而是一个人心智。心智是拉开人与人距离的核心关键。改变命运,要从提升心智开始。
倪海厦版全部条辨整理在一起、逐条解析。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经方治疗各类感冒简易图表,汇总了发烧、咳嗽 (可兼有发烧)、喉咙痛 (可兼有发烧)、鼻塞 (可兼有发烧)、头 身痛 (可兼有发烧)、感冒后遗症 服药-->退烧、不再恶寒身痛 (表证已解)、感冒治症简易图表附注、感冒图表使用说明的内容,很实用的导图,建议下载。
感冒治症简易图表
发烧
肠胃型感冒 (上吐下泻)
【五苓散】: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
有汗
咳嗽
口渴、 黄痰、 黄鼻涕
【麻杏石甘汤】:麻黄12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石膏,打碎用棉袋装,24克。
怕冷、 口不渴、 白痰、 白鼻涕
【桂枝汤】+厚朴+杏仁: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切片9克、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厚朴9克、北杏仁9克。
无咳嗽
怕冷、 口渴
【桂枝汤】+葛根: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切片9克、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葛根9克
怕冷、 口不渴
【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切片9克、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
无汗
咳嗽
怕冷、 口渴、 黄痰、 黄鼻涕
【大青龙汤】:麻黄9克、杏仁15克、石膏,打碎用袋装,18克、炙甘草15克、桂枝15克、生姜切片2片、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
怕冷、 口不渴、 白痰、 白鼻涕。
【小青龙汤】:麻黄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细辛6克、半夏9克、五味子9克。
无咳嗽
怕冷、 口渴
【葛根汤】:葛根12克、麻黄9克、生姜切片9克、桂枝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大枣擘(用手掰开) 12枚。
怕冷、 口不渴
【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12克。
女子经期感冒 或忽冷忽热+恶心
【小柴胡汤】:柴胡24克、黄芩9克、人参9克、半夏9克、炙甘草9克、生姜3片9克、大枣擘12枚。
注意:
1、发烧+有汗+口喝饮冷+怕热
【白虎汤】:知母18克、石膏打碎用棉袋装45克、炙甘草6克、粳米18克。
2、发烧+无汗+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6克、炮附子9克、细辛6克。
咳嗽 (可兼有发烧)
有汗
口渴、 黄痰
【麻杏石甘汤】:麻黄12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石膏,打碎用棉袋装,24克。
怕冷、 口不渴、 白痰
【桂枝汤】+厚朴+杏仁: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切片9克、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厚朴9克、北杏仁9克。
无汗
怕冷、 口渴、 黄痰
【大青龙汤】:麻黄9克、杏仁15克、石膏,打碎用袋装,18克、炙甘草15克、桂枝15克、生姜切片2片、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
怕冷、 口不渴、 白痰
【小青龙汤】:麻黄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细辛6克、半夏9克、五味子9克。
注意:
1、女子月经期感冒一律使用【小柴胡汤】, 若咳嗽加厚朴、杏仁; 喉咙痛加葛根。
2、小青龙汤症但表症(恶寒发热头痛)不明显--->【射干麻黄汤】:射干9克、麻黄12克、生姜切片12克、细辛6克、紫菀9克、款冬花9克、大枣擘(用手掰开)7枚、半夏9克、五味子9克。
3、咳嗽/喉咙痛+无汗+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6克、炮附子9克、细辛6克。
喉咙痛 (可兼有发烧)
有汗
咳嗽、 黄痰、 黄鼻涕
【麻杏石甘汤】:麻黄12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石膏,打碎用棉袋装,24克。
怕冷、 不咳嗽
【桂枝汤】+葛根: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切片9克、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葛根9克
无汗
怕冷、 咳嗽、 黄痰、 黄鼻涕
【大青龙汤】:麻黄9克、杏仁15克、石膏,打碎用袋装,18克、炙甘草15克、桂枝15克、生姜切片2片、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
怕冷、 不咳嗽
【葛根汤】:葛根12克、麻黄9克、生姜切片9克、桂枝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大枣擘(用手掰开) 12枚。
注意:
1、女子月经期感冒一律使用【小柴胡汤】,若咳嗽加厚朴、杏仁;喉咙痛加葛根。
2、小青龙汤症但表症(恶寒发热头痛)不明显--->【射干麻黄汤】:射干9克、麻黄12克、生姜切片12克、细辛6克、紫菀9克、款冬花9克、大枣擘(用手掰开)7枚、半夏9克、五味子9克。
3、咳嗽/喉咙痛+无汗+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6克、炮附子9克、细辛6克。
鼻塞 (可兼有发烧)
有汗
口渴、 黄鼻涕
【麻杏石甘汤】:麻黄12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石膏,打碎用棉袋装,24克。
怕冷、 口不渴、 白鼻涕
【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切片9克、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
无汗
怕冷、 口渴、 黄鼻涕
【大青龙汤】:麻黄9克、杏仁15克、石膏,打碎用袋装,18克、炙甘草15克、桂枝15克、生姜切片2片、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
怕冷、 口不渴、 白鼻涕
【小青龙汤】:麻黄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细辛6克、半夏9克、五味子9克。
注意:
1、鼻塞严重则另加【辛夷+苍术+石菖蒲】
2、女子月经期感冒一律使用【小柴胡汤】:柴胡24克、黄芩9克、人参9克、半夏9克、炙甘草9克、生姜3片9克、大枣擘12枚。
3、鼻塞/头身痛+无汗+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6克、炮附子9克、细辛6克。
头、身痛 (可兼有发烧)
有汗
怕冷、 口渴、
【桂枝汤】+葛根: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切片9克、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葛根9克
怕冷、 口不渴、
【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切片9克、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
无汗
怕冷、 口渴、
【葛根汤】:葛根12克、麻黄9克、生姜切片9克、桂枝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大枣擘(用手掰开) 12枚。
怕冷、 口不渴、
【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12克。
注意:
1、鼻塞严重则另加【辛夷+苍术+石菖蒲】
2、女子月经期感冒一律使用【小柴胡汤:柴胡24克、黄芩9克、人参9克、半夏9克、炙甘草9克、生姜3片9克、大枣擘12枚。】
3、鼻塞/头身痛+无汗+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6克、炮附子9克、细辛6克。
感冒后遗症 服药-->退烧、不再恶寒身痛 (表证已解)
咳嗽不愈
黄痰 (热性)
【千金苇茎汤】:苇茎45克、薏苡仁30克、冬瓜子18克、桃仁9克。
白痰 (寒性)
【苓甘姜味辛夏仁汤】:茯苓12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细辛6克、半夏9克、五味子9克、杏仁9克。
声音沙哑 或干咳+无痰
【麦门冬汤】:麦门冬18克、人参6克、炙甘草6克、粳米9克、大枣擘12枚、半夏9克。
鼻塞、 流鼻涕
黄鼻涕 (热性)
【麻杏石甘汤】+辛夷+苍术+石菖蒲+黄芩:麻黄12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石膏,打碎用棉袋装,24克。
白鼻涕 (寒性)
【桂枝汤】+辛夷+苍术+石菖蒲+炮附子: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切片9克、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辛夷+苍术+石菖蒲+炮附子
感冒治症简易图表附注
1.发烧+有汗+口渴欲饮冷+怕热→白虎汤(阳明热证)
2.肠胃型感冒
a.发烧、头痛、口渴欲饮水、但一喝就吐、或有(拉肚子)水泻→五苓散 b.发烧+泻肚子(肛门有灼热感+恶臭)→葛根芩连汤(阳明湿热证) c.肠病毒/手足口病(施合一医师经验效方)→葛根芩连汤加五苓散 d.施合一医师肠胃型感冒治症:近日肠胃型感冒常用药方→附子理中汤、黄连汤、胃苓汤
3.发烧/咳嗽/喉咙痛/鼻塞/头身痛+无汗+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证)
4.女子月经期间感冒宜小柴胡汤加減,或合方使用,若咳嗽加厚朴、杏仁,若喉咙痛加葛根。
5.严重之喉咙痛(伴有灼热感),例如扁桃腺化脓,可再另加玄参、马勃、重楼。
6.若为小青龙汤证,但表证(恶寒、發热、头身痛)不明显→射干麻黄汤
7.鼻塞严重可加辛夷、苍术、石菖蒲
8.若咳嗽不愈,表示此人平时即多有痰饮体质;如(津亏)声哑或干咳无痰,表示此人平时多晚睡、贪食炸烤食物,或服抗生素而伤到津液。
9.感冒后容易有后遗症者,请多运动,並维持良好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
感冒图表使用说明
感冒图表使用说明 读表方式 请由最上方之有汗无汗开始读起,再依症状分支往下走到对应方剂为止。(判断重要性依序由上而下) 使用药物选择 【科学中药】使用方便。【水药】药效较强。 科学中药使用方法 1、每日服用三次,早中晚餐饭前(空腹)以温开水送服。 2、若病情较重,可于睡前加服一次。 科学中药每次服用剂量 参考年龄 科学中药剂量(公克) 1岁以下幼儿 ---- 0.3~0.5 1~3岁 ---- 0.5~1.5 3~6岁---- 1.5~2.0 6~10岁---- 3.0 10~14岁---- 4.0 14成~18岁---- 5.0 18岁以上成人---- 6.0 1、此剂量仅供参考,请依体格及医师建议酌量增减。 2、小baby的喂食方法:请以温开水与科中药粉混合稀释服送,或请父母以干净的手指直接沾科学中粉末给小婴儿吸允即可,尽量避免以牛奶混合服用。 感冒患者必须遵守原则 1、饮食清淡。 2、少食肉最佳,复原速度将更迅速。 3、感冒愈后应在家多休息一天,可避免外出再次感冒。
科学中药单方与复方使用比例原则 (以下采18岁成人为例,其余年龄请依比例自行换算) 1、每次服用统剂量6公克不变。 2、若使用单一种【复方】(如葛根渴),用量即为6公克。 3、若同时使用【复方】及【单方】(如杏仁、厚朴),其中复方占5~4公克,单方则占1~2公克)。 举例1:若为「麻杏甘石渴」证,则每次用量6公克。 举例2:若为「小柴胡渴+葛根」证,比例采(5:1),假设喉咙痛或口渴严重,可将比例调整为(4:2)。 举例3:若为“桂枝汤+杏仁+厚朴」证,可依咳嗽严重程度调整比例(5:0.5:0.5)或(4:1:1)。 举例4:若为 “葛根渴+玄参+马勃+重楼」证,可使用比例(4:0.7:0.7:0.7)。 汤药使用方法 各药方之参考剂量及使用法请详见后列附件资料,实际使用量请依合格中医师处方。小孩服用量依照与成人体重之比例,如60公斤成人需喝一碗,30公斤小孩则喝半碗。 感冒治症筒易图表使用原则 若对证下药,病情多半24小时内可以明显改善,如连续服用1~2日仍然无效时,应该转方或停服,並立刻到诊所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重要提醒 「浸泡胆巴」或「硫磺薰制」(二氧化硫)的中药,等同含防腐剂一样,都会严重损伤肝肾,请务必慎选药材。 感谢倪海厦恩师无私的教导,並承蒙施合一、張孟浩、叶昭呈、陈彦成的协助,才有大图表的诞生。
※读表的方法:请由最上方之有汗无汗开始读起,再依症状分支往下走到对应方剂为止。
1. 服用科学中药的剂量,及方法为何?
a.每日三次,早中晚餐饭前,空腹,温开水送服
b.若病情较重,可于睡前加服一次.
c. 1 岁以下幼儿----每次剂量 0.3 ~ 0.5 公克 1 ~ 3岁----- 每次剂量 0.5 ~ 1.5 公克 3 ~ 6岁------ 每次剂量 1.5 ~ 2 公克 6 ~ 10岁----- 每次剂量 3 公克 10 ~ 14岁-----每次剂量 4 公克 14 岁以上成人----每次剂量 5 公克 1、此剂量仅供参考,请依体格及医师建议,酌量加减。 2、小baby的喂食方法:请以温开水与科中药粉混合稀释服送,或请父母以干净的手指直接沾科学中粉末给小婴儿吸允即可,尽量避免以牛奶混合服用。
2.服用多久,仍然无效时应该停服?
a.若对证,多半24小时以内,病情改善,如连 续服用2日仍然无效时,应该转方或停服,并到 诊所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浸泡胆巴或硫磺薰制(氧化硫)的中药,与防腐 剂 一样,都会严重损伤肝肾,请务必慎选葯材.
3. 服葯后,退烧,不再恶寒身痛(表解), 但有后 遗症,如咳嗽不愈,声哑怎么办?
a. 若是咳嗽不愈,表示此人平时即多有痰饮 体质. ---如(寒性)白痰,则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汤. ---如(热性)黄痰,则用千金苇茎汤.《芦根、冬瓜子、桃仁、苡仁》
b. 如(津亏)声哑,或干咳无痰,表示此人平时多 晚睡,贪食炸烤食物,或服抗生素,伤到津 液,则用麦门冬汤.
4. 病症看起来像似表寒桂枝汤证(有汗,恶寒,口不渴) . 又有鼻流黄涕看似有热证的麻杏 甘石汤证该如何选方?
a.恭喜,您已进入合方运用的殿堂. 请用 桂枝汤加麻杏甘石汤但总剂量不变.
5. 月经期间感冒喉痛,可否用小柴胡汤合葛根汤? a. 正确答案,但小柴胡汤量要大一些。
6. 严重之喉痛,如扁桃腺化脓, 可再加桔梗,玄参,石膏
7. 若服用水药,各方之参考剂量及使用法请详见后列 之投影片,实际使用量请依合格中医师处方。小孩服用量依照与成人体重之比例。如60公斤成人需喝 一碗,30公斤小孩则喝半碗。
常见问题与说明: 1麻黄=1.5荆芥、1防风、1浮萍
有汗、无汗:
有汗:有汗是指穿多了或喝热的自然出汗,比如穿厚一点的衣服不动微微有汗。
无汗:麻黄汤无汗是指无论穿多少衣服他都不出汗。
1、服用科学中药的剂量,及方法为何?
①每日三次,早中晚餐饭前,空腹,温开水送服。 ②若病情较重,可于睡前加服一次。
2、服用多久仍然无效时应该停服?
若对证多半24小时以内病情改善, 如连续服用2日仍然无效时,应该转方或停服,并到诊所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浸泡胆巴或硫磺薰制(氧化硫)的中药,与防腐剂一样,都会严重损伤肝肾,请务必慎选药材。
3、服药后,退烧,不再恶寒身痛(表解),但有后遗症,如咳嗽不愈,声哑怎麽办?
①、若是咳嗽不愈,表示此人平时即多有痰饮体质。 如(寒性)白痰则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汤。(茯苓12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细辛6克、半夏9克、五味子9克、杏仁9克。) 如(热性)黄痰,则用千金苇茎汤、《苇茎45克、薏苡仁30克、冬瓜子18克、桃仁9克。》
②、如(津亏)声哑,或干咳无痰,表示此人平时多晚睡,贪食炸烤食物,或服抗生素,伤到津液,则用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麦门冬18克、人参6克、炙甘草6克、粳米9克、大枣擘12枚、半夏9克。
4、病症看起来像似表寒桂枝汤证(有汗恶寒,口不渴) 、又有鼻流黄涕看似有热证的麻杏石甘汤证该如何选方。
5、月经期间感冒喉痛,可否用小柴胡汤合葛根汤? 可以但小柴胡汤量要大一些。
6、严重之喉痛,如扁桃腺化脓,可再加桔梗,玄参,石膏。
7、若服用水药,各方之参考剂量及使用法请详见后列之投影片,实际使用量请依合格中医师处方,小孩服用量依照与成人体重之比例、如60公斤成人需喝一碗,30公斤小孩则喝半碗。
桂枝汤
桂枝汤处方: 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切片9克、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 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到微汗出来。 这个处方使用的最多,民众如果在服用第一碗汤药后,感冒症状就好了,就不需要去服用第二碗,服用此汤药后需要喝一点粥,来帮助药力达到四肢末梢,如此就可以将感冒病毒清除于体外,病人会迅速恢复过来。 使用此方时要注意病人的感冒症状,当你发现感冒病人有出汗同时全身肌肉痛,不喜欢被风吹到身体,加上一点发烧又没有胃口时,你就可以按照我说的比例来抓药服用,在服用过后的第二天中午,如果病人的胃口恢复,就代表病已经完全好了。
桂枝汤加葛根:桂枝汤再加入葛根9克,用法同桂枝汤。 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桂枝汤再加入厚朴9克、北杏仁9克,用法同桂枝汤、
桂枝汤使用时机:有汗,怕冷,头痛,有点发烧,肌肉有些酸痛、沒胃口、舌苔薄白 (如有咳嗽气喘,可加些杏仁及厚朴,若喉咙痛,則可加葛根)
桂枝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1、以上五味药,用七碗水煮成三碗、每次温服一碗,服完药再喝一碗热稀饭,以帮助药力。喝完药后以全身微微出汗为最佳,切记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 2、汗出后须擦干,避免吹风受凉。 3、若微出汗后,病状消失,则可以停药,不用再服。 4、若是两小时后汗仍不出,可服第二碗; 5、再不出汗,每一小时到一小时半再服一碗…余此类推。 6、半日内可喝完三碗、若是病情比较严重,可以早晚各服用一帖药(共六碗)。 7、照顾者要在旁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若是病状有改善,但仍未消除,可以继续服用桂枝汤。或是汗一直不出,可以连续服用到两、三帖药都可以。 8、 服用桂枝汤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葛根汤
葛根汤处方: 葛根12克、麻黄9克、生姜切片9克、桂枝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大枣擘(用手掰开) 12枚。 注意:有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五钱,防风三钱,浮萍三钱来取代麻黄。
葛根汤使用时机: 1、项强,头痛,发热,怕冷,无汗,喉咙痛、怕风吹。 2、小孩子好動成性,常常在身体出汗时得到感冒,造就是葛根渴症! 3、此方也可给正在发水痘而发烧的小孩吃,在退烧的同时可以将水痘逼出体外,小孩服用后的第二天会全身起水痘,看似很吓人,其实病已经好转,病人烧退,体力也同时会好转,当病人烧退同时胃口恢复时就可以停药了。
葛根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1、以上七味药,以水十碗先煮麻黄、葛根,等水量减少三碗,捞去浮在上层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药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一碗。 2、喝完药后以全身微微出汗为最佳。切记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须擦干,避免吹风受凉。 3、和桂枝汤不同处是使用葛根汤时,不需要喝稀饭助药力。 4、若微出汗后病状消失,则可以停药,不用再服。若是两小时后汗仍不出,可服第二碗;再不出汗,每一小时到一小时半再服一碗…余此类推,半日内可喝完三碗。若是病情比较严重,可以早晚各服用一帖药(共六碗)。 5、照顾者要在旁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若是病状有改善,但仍未消除。可以继续服用桂枝汤。或是汗一直不出,可以连续服用到两、三帖药都可以。 6、服用葛根汤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麻黄汤
麻黄汤处方: 麻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12克。 注意:有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五钱,防风三钱,浮萍三钱来取代麻黄。 麻黄汤使用时机: 头痛、全身关节痛、发高烧、无汗,极度怕冷、舌苔薄白。 麻黄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以上四味药,以水九碗,先煮麻黄,等水量减少二碗,捞去浮在上层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药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一碗。 汗出停后服。 和桂枝汤不同处是使用麻黄汤时,不需要喝稀饭助药力。 喝完药后以全身微微出汗为最佳。切记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须擦干,避免吹风受凉。 服麻黄汤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处方: 柴胡24克、黄芩9克、人参9克、半夏9克、炙甘草9克、生姜3片9克、大枣擘12枚。
小柴胡汤使用时机:女人生理期忽冷忽热,恶心,胸胁胀满感,无食欲,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但见一证便是“。
小柴胡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上述七味药,以水十二碗,煮成六碗,去滓,再煎成三碗,每次温服一碗、一天三次。 1、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早晚餐前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 2、 此方主要症状是病人自觉忽冷忽热,有呕心感,同时两胸肋位感觉有胀满感,这时就可以服用此方。 3、 还有要注意一点,就是女子在月经期中,如果得到任何感冒时,无论你其它感冒症状是如何不同,请一律使用此方就可以恢复过来,千万不要去吃其它处方。 4、如果你同时有严重的痛经问题,你可以在此方中自行加入茜草15克,白芍25克,而煮法与服用方法不变。 5、大柴胡汤症---如果病人出现便秘,又有忽冷忽热,胸胁苦满时,兼有发烧此时请用大柴胡汤。
五苓散
五苓散处方: 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 五苓散使用时机:发烧,头痛,口渴欲饮水,但一喝就吐,或有(拉肚子)水泻。 五苓散使用法及注意事项: 将上述五味药材打成粉末,一次吃一平汤匙,原方是用很稀的米汤配着服下,不习惯者可以用温水送服,一天吃三次,吃完后多喝温热水,汗出则愈,还有小便也会增加。 注:【五苓散:茯苓24克、猪苓24克、白术24克、泽泻48克、桂枝15克。用法:共为细末,每次服3~5克,温开水送下,一日3次。或用15~20克,煎汤去滓服。服后饮热水,温覆出微汗。近人多改为汤剂,水煎服。主治:本方功能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主治伤寒太阳证病人,内停水湿,服发汗剂后,表证未解,头痛发热,湿热之邪入里,内蓄于太阳之腑——膀胱,而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脉浮;及水湿内停而致的水肿、小便短少,或水湿泄泻、尿少等证。近代也常用于肾炎水肿、胃肠炎吐泻、传染性肝炎等病小便不利者。方论:本品为利水之剂,近代动物实验证明它有利尿作用。方中以泽泻咸寒,入水腑,胜结热,为主药;以二苓淡渗利湿,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泻水热,为辅药;用白术健脾燥湿,助土以制水,为佐药;用桂枝之辛温,宣通阳气,助全身气化,蒸化三焦以利水,为使药。五药相伍,不但可治膀胱停水、小便不利之里证,而且同时能解停水发热之表证。无表证者,也可改桂枝为肉桂3~5克。】
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处方: 麻黄12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石膏,打碎用棉袋装,24克。 注意:有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18克,防风12克,浮萍12克来取代麻黄。 麻杏石甘汤使用时机:有汗,咳嗽不止,痰出黄粘,胃口尚可。 (兼治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 麻杏石甘汤煮法及注意事项:以上四味药,以水七碗,先煮麻黄,等水量减少二碗,捞去浮在上层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药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一碗,汗出后须擦干,避免吹风受凉。服用麻黄汤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处方: 麻黄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细辛6克、半夏9克、五味子9克。 此方主要的感冒症状是发烧,咳嗽吐清白痰,病人自觉身体里面非常冷,体表没有出汗,也有身体疼痛现象,没有口渴也没有胃口,喉咙中时常觉得痒痒的想咳嗽,有时感觉背后两肩胛骨之间有一块如拳大的冷块区,此时就可以服用这个处方,服用后身体会出汗,之后高烧就会退去,咳嗽就会好转。 注意:有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15克,防风9克,浮萍9克来取代麻黄。 小青龙汤使用时机:怕冷(病人自觉身体裡面非常冷)、无汗,发烧,喉咙痒咳嗽重(咳嗽重),痰白清稀,口不渴,身体痛,没有胃口。舌淡苔白且滑、浮腫身重、沒有胃口、有时感觉背后兩肩胛骨之间有一塊如拳大的冷塊區 小青龙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1、以上八味药,以水十碗,先煮麻黄,等水量减少二碗,捞去浮在上层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药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一碗。 2、喝完药后以全身微微出汗为最佳切记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汗出后须擦干,避免吹风受凉。 服用小青龙汤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麵、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处方:(注:此药方使用不当易出危险) 麻黄9克、杏仁15克、石膏,打碎用袋装,18克、炙甘草15克、桂枝15克、生姜切片2片、大枣擘(用手掰开)12枚 注意:有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15克,防风9克,浮萍9克来取代麻黄。 大青龙汤使用时机:怕冷(病人自觉体外怕冷体內很热),无汗,发烧、咳嗽重,咳出黄痰,头痛身疼,口干烦躁,喜饮冷水,苔薄微黄白、没有胃口。(这也是SARS、禽流感的主要证型之一。) 大青龙汤是我国千年来专门用来治疗瘟疫之类的传染病时所使用的最有效处方,近来发生所谓的禽流感,就是大青龙汤证,民众一旦发现得到此病而当你们当地的西医与中医都宣布无法治疗时,大家就可以使用此方来保命。 大青龙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1、用六碗水大火快煮成二碗,汤成后立刻关火,待温时空腹喝第一碗。 2、如果一小时内汗出烧退咳止,就不需要喝第二碗。 3、如果三小时内无出汗,就再喝第二碗,汗出时就不用再喝了。 4、当身体出汗时须待静室中,等到出汗自然停止后,再出房间。 5、切不可以出汗时吹到风,如此病毒将无法排尽,还会再发的。 6、成人每次一碗,小孩每次半碗,婴儿每次四分之一碗。 7、记住:一旦汗出,就不用再喝第二碗了,因为已经好了,再喝恐怕伤到津液。 8、一般病人在服药后第二天中午时会很饿,胃口大开,这表示痊愈了。 服用大青龙汤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倪海厦:甘草炙过以后,它配合在麻黄、桂枝里面,不但不会引起动悸——很多中医呢,不敢用麻黄桂枝就是,一吃下去之后,心脏动悸的很,心跳很快。他不晓得,用加了炙甘草下去就可以,炙甘草的目地就是要止它的动悸,预防病人有心悸的现象。所以,如果这个处方我们用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是正常人,心脏没有问题的人,我们用这个处方,炙甘草就可以开,跟桂枝麻黄等量。比如说,桂枝3钱,麻黄你开3钱,炙甘草可以开出3钱。但是如果用在是有心脏病的人身上的话,我们炙甘草就要重用了。同样的大青龙汤,但是我们炙甘草可能用了24克到30克。大剂量下去,病人就不会有产生动悸的现象。 那这个药下去以后,从肠胃里面的津液,正常的津液里面,肺里面的津液全部因为桂枝、麻黄,把这个有病的津液通通提到皮肤表面上,流汗流出来,在把病毒赶出去的同时,杏仁、石膏、生姜、大枣把这个丧失的津液同一时间补回来,这个动作是同时完成的。所以当时你有甲流的时候,你一喝大青龙汤下去以后,你的病毒往外跑,在皮肤毛孔,流了汗出来,而我相信流汗你把汗刮下来看,—甲流的病毒通通在里面,它活着。好,那同时呢,身体里面,肠胃、肺里面都没有丧失津液,好,所以这就是胃口会开,胃口会回来,同时可以治疗,真正可以治病的一种药。
白虎汤
白虎汤处方: 知母18克、石膏打碎用棉袋装45克、炙甘草6克、粳米18克。 白虎汤使用时机:发烧,怕热,大汗,口渴重,喜饮冷水。 白虎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以上四味药,以水十碗,煮米熟汤成,去滓、每次温服一碗,一日三次,烧退后停服,服过量易伤胃气。
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汤处方: 射干9克、麻黄12克、生姜切片12克、细辛6克、紫菀9克、款冬花9克、大枣擘(用手掰开)7枚、半夏9克、五味子9克。 注意:有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不可以用麻黄,请改用荆芥18克,防风12克,浮萍12克来取代麻黄。 射干麻黄汤使用时机:怕冷,咳嗽,痰多而清稀,口不渴,喉咙痒而不舒服。胸闷、胸部做水鸣之声、肺气不得顺畅。 射干麻黄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以上九味药,以水十二碗,等水量减少二碗,捞去浮在上层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药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一碗。 服用射干麻黄汤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12、苓甘姜味辛夏仁汤
苓甘姜味辛夏仁汤处方: 茯苓12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细辛6克、半夏9克、五味子9克、杏仁9克。 苓甘姜味辛夏仁汤使用时机:咳嗽,白痰,无表证(恶寒、发热、身痛)时使用, 苓甘姜味辛夏仁汤煮法及注意事项:以上七味药,以水十碗,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半碗,一日三次。 服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汤者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13、千金苇茎汤
千金苇茎汤处方: 苇茎45克、薏苡仁30克、冬瓜子18克、桃仁9克。 千金苇茎汤使用时机:咳嗽,黄痰,不易喀出,无表证(恶寒、发热、身痛)时使用,常配合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使用。 千金苇茎汤煮法及注意事项:以上四味药捣碎以水六碗,煮取三碗,每次服一碗,分三次服用。 现今药房买不到苇茎,多以芦根代替。
14、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处方: 麦门冬18克、人参6克、炙甘草6克、粳米9克、大枣擘12枚、半夏9克。 麦门冬汤使用时机:干咳无痰,声哑,无表证(恶寒、发热、身痛)时使用。 麦门冬汤煮法及注意事项:以上六味药,以水十二碗,煮取六碗,温服一碗,早中晚及睡前各一碗。 服用麦门冬汤者忌食: 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15、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处方: 麻黄6克、炮附子9克、细辛6克。 麻黄附子细辛汤使用时机: 发烧、咳嗽、喉咙痛、鼻病、无汗、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 麻黄附子细辛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以上三味药,以水十碗,先煮麻黄,待水量减少二碗,捞去浮在上层的白沫,再放入其他药材,煮成三碗,去滓,每次温服一碗,一天三次。 请务必使用不含胆巴的炮附子。 胆巴就等于防腐剂,会造成肝肾功能异常、甚至衰竭,害人性命。 辨别有无含胆巴之方法:以舌尖舔一下炮附子,若有咸味即是有胆巴。 服用以上药方忌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16、白虎汤
知母18克(6钱)、石膏打碎用棉袋装,45克(1两半)、炙甘草6克(2钱)、粳米18克(6钱) ※白虎汤使用时机: 发烧、怕热、大汗、口渴重、喜饮冷水、面紅舌燥、沒胃口。 ※白虎汤煮法及注意事项: 以上四味药,以水十碗,煮米熟汤成,去滓。每次温服一碗,一日三次。烧退,停后服, 服过量易伤胃气 . 注:【白虎汤:知母18克、生石膏35~40克(先煎)、甘草6克、粳米6克。用法:本汤的煎服法是先煎生石膏约10分钟,然后加冷水,使汤不烫后,将余药及粳米加入,煮至米熟,则汤成。第一煎煮取约200毫升,再加冷水煮取的200毫升。将两煎的药汁混合后平分为2杯,每次服1杯,一日服2次,必要时也可服3次。甚或昼夜服4次(2剂)。主治:本方原为治疗伤寒病,发汗后,大热不解,多汗出,不恶寒,大渴能饮,脉洪大而表现为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世多用于治疗各种高热性疾病,以及一些具有高热的传染性疾病出现身发高热,虽出汗很多,但身热仍不退,口大渴,喜多饮冷水,脉象洪大有力,不恶寒,反恶热,不欲盖衣服,面红,舌苔黄,尿深黄等症状者。在50年代曾以本方或白虎加人参汤为主,随证加减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暑温),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时传为佳话。方论:本方的配伍,前人是根据《内经》热淫于内以苦发之的治则精神,取知母苦寒大清肺胃之热,且能益津液为主药;以生石膏之辛寒,大清阳明经弥漫之热为辅药;又据”热淫于内....佐以苦甘”的精神,以甘草味甘调中散热,调和百药为佐药;再以粳米之甘味保护胃气为使,合甘草以配知母,加强”佐以甘苦”的治则,不但能缓中益气(热则伤气),并能监制石膏、知母之寒,则既能清热、生津,又能护胃气而不伤中焦。“白虎”为代表西方之意,中医学把西方又代表秋天,白虎汤的意思,是说人身热邪太盛时,犹如夏天暑热炽盛之时,刮来一阵清凉的秋风(指服了白虎汤),暑热顿时消散。故取白虎为汤名,言其能清热之性。所以本汤用于治疗高热性疾病,可说是效如桴鼓,立竿见影。有的医家在治疗重病时,把生石膏加至60~90克甚至120~150克,而救死回生。但是临床医家也必须熟记白虎汤的禁忌证,否则会造成”下咽则毙”之祸。后世医家在治疗温热病的气分证时,也主以白虎汤治疗,效果也非常好。为禁止医家滥用此汤,故著名的《温病条辨》一书中,特写出”白虎四禁”以告诫后人,今特录后,以提醒大家,千万不可误用。《温病条辨》第九条说:”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前人另有白虎汤戒,也录之供参考。”白虎汤乃大寒之剂,若非大热多汗,渴饮水者,不可服也。若表证不解,无汗而渴者,又不可服也,只属猪苓汤。”又曰:”无汗喜渴而脉单浮者,勿投白虎。”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这个清代的所谓温病派大家——吴鞠通在他著的温病条辩里明确提出了白虎汤运用上的四大禁忌为后世中医制造了不少麻烦,幸亏张锡纯一举将他的错误言论给彻底纠正了过来!】
17、葛根芩连汤
葛根15克(5錢)炙甘草6克(2錢)黄芩9克(3錢)黄连9克(3錢) 葛根芩连汤使用时機: 发烧、泻肚子(肛门有灼热感、恶臭) 葛根芩连汤煮法及注意事項: 上述四味藥,以水四碗,先煮葛根,煮成三碗,再放入其他藥材,煮成一碗,去滓,分二次温服 注:【九、葛根芩莲汤:葛根15克炙甘草6克黄芩9克黄连9克 用法:上四味,用水约1200毫升,先煮葛根,煎至1000毫升,放入其它药,再煎,煮取400毫升,分两次温服,每次服200毫升。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本方常用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属表证未解,里热甚者。)方论:方中用葛根专解阳明之肌表,又能升阳明清气,而治泻利,作为主药。辅佐以芩、连,寒清里热,苦坚里虚,并燥肠胃之湿。使以甘草甘缓和中,协调诸药。四药相合而成解肌表、清里热之方,表解里和,不治热,热自退,不治利,利自止,不治喘,喘自平。此为太阳阳明,表里两解之变法。】
个人治感冒经验:
1、用同仁堂的感冒清热颗粒,无论是流感还是受凉感冒,在感冒初起时及时服用,一般可以阻断感冒病程。同仁堂十大名药感冒清热颗粒,处方来源现载于 2005 年版《中国药典》,是临床应用多年的有效验方。 成份: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2、用桂枝汤加金银花连翘治疗感冒咽喉不适: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切开)、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 服法:药汁趁热喝,再喝热粥或葱姜热汤面,泡脚,出汗后就好了。(有生疮和出血的人不宜服用桂枝汤)。
3、如果出现口苦,咽干,想呕,忽冷忽热,没胃口,用小柴胡汤或小柴胡冲剂。
4、验血有炎症,加用阿莫西林或阿奇霉素。
儿童扁桃体炎预防
倪海厦治疗儿童扁桃体炎药方: 夏枯草15克,加一枚鸡蛋(带壳),用两碗水煮成一碗,然后把鸡蛋吃了,把药汤喝了,只要一剂,将终身不再发扁桃腺炎、这个药方是在没发作扁桃体炎的时候吃,二十多岁的人吃此方没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