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理学第十四章局部麻醉药
药理学第十四章局部麻醉药的思维导图,局麻药是一类以适当浓度应用于局部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消失的药物。暂时、完全、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这是一个关于41胰腺疾病的思维导图,急性胰腺炎( AP ):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大多数患者为轻型,预后良好。10%-20%为重型,临床经过凶险,死亡率高。
这是一个关于35小肠疾病的思维导图,小肠疾病是指发生在小肠的各种疾病,包括小肠损伤出血性疾病、小肠血管相关性疾病、小肠炎性疾病、肠梗阻、小肠肿瘤等。这些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腹部外伤、感染、粘连等。
这是一个关于33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思维导图,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累及整个腹腔,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腹膜炎,介绍了概述、病理、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014局部麻醉药
概念——局麻药是一类以适当浓度应用于局部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消失的药物。暂时、完全、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根据中间链分类
酯类: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丁卡因
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丙胺卡因,依替卡因,甲哌卡因
药理作用
❶低浓度→选择性阻断感觉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 ❷较高浓度→对各类神经纤维均有阻断作用,如中枢神经、植物神经、运动神经 作用顺序: 痛觉→冷觉→温觉→触觉→压觉→运动麻痹(中枢抑制性神经元→中枢兴奋性神经元→自主神经→运动神经→心肌传导纤维)
药理机制:降低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阻滞Na+内流,阻止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的神经冲动的传导 (局麻药属于弱碱性药物,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解离↑,故局麻药在炎症组织中作用↓)
局部麻醉方法
表面麻醉
将穿透性强的局麻药涂于黏膜表面→黏膜下神经末梢 常用药物:丁卡因、利多卡因 适应症:浅表手术(眼鼻口腔咽喉食管、泌尿生殖道黏膜) 吸收快,分次给予
浸润麻醉
将局麻药注入皮下或手术视野附近组织,使局部的神经纤维麻醉(加少量肾上腺素减缓局麻药吸收) 麻醉效果好,但用量大,麻醉区域小,过量产生全身毒性反应
神经阻滞麻醉
将局麻药注射→外周神经干→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该神经所支配区域麻醉 用于口腔科和四肢麻醉手术 浓度高但用量小,麻醉区域大
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或脊髓麻醉
注入腰椎蛛网膜下隙(注意扩入颅腔)
硬膜外麻醉
注入硬膜外隙(硬膜外隙不与颅腔相通,不扩散入脑,注意误入蛛网膜下隙,气其用药量比腰麻大)
区域镇痛
不良反应
❷变态反应(荨麻疹、喉头水肿) ❸作用于椎管内阻滞浓度过高时间过长→诱发神经损害
常用局麻药
普鲁卡因
❶脂溶性低,黏膜穿透力弱,局麻作用小,毒性小 ❷除表面麻醉外,可用于其他任何局麻,主要局部注射用于浸润麻醉和局部封闭 明显的血管扩张性:需加入微量肾上腺素 可引起过敏反应:用药前做皮试,并备抢救药物(肾上腺素) 进入血循环后,很快被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成negPABA和二乙氨基乙醇,避免与磺胺药物和琥珀胆碱合用
利多卡因
❶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穿透力强、安全范围大,无扩张血管作用,对组织无依赖性 ❷应用最多,全能局麻药 ❸扩散性强,蛛网膜下腔麻醉慎用 ❹用于心律失常(心脏复苏三联针)
丁卡因用于表面麻醉,毒性大,不用于浸润麻醉 布比卡因穿透力强,不用于表面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