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
专题一 教育概述,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教育概述
概念
XT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广义的教育:凡是只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又称为"三结合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兼: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功能/作用
①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以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又称本体功能(基础功能),是教育最直接的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又称派生功能(拓展功能)。
②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正向功能对社会和个体有积极影响 负向功能对社会和个体有消极影响
③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呈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是意料之中,计划之内的 隐性功能是意料之外,计划之外的
④从性质上看,可以把教育的功能分为保守功能和超越功能 保守功能不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超越功能有自我更新和变革
此外,把教育功能的方向和形式结合起来又可以将教育分为正向显性功能、负向显性功能、正向隐性功能和负向隐性功能。
教育的社会属性
口诀:永历继长,相阶民生
XT/JD
永恒性 eg:人在教育在;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历史性 eg: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古今相同 (弃其糟粕)
继承性 eg:因材施教;一对一教学;古今不同 (取其精华)
长期性 eg: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相对独立性 eg:有自身规律,存在教育超前或教育滞后;不平衡性;不是附庸品
阶级性 eg: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民族性 eg: 各民族在教育上有其各自的特色
生产性 eg: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直接的精神生产,间接的物质生产;间接性
教育的形态
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农业社会教育、工业社会教育和信息社会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简答: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教育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②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 ③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主导地位
受教育者:主体地位
教育媒介:又称教育影响 教育措施,起桥梁和沟通作用
教育的诸多矛盾中,容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才是教育中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教育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