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审计证据
审计 注册会计师 贯穿始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性质
含义
性质
充分性:(数量)
影响因素
样本数
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证据的质量
适用性:(质量)
相关性
受控制测试方向的影响
受细节测试方向的影响
可靠性
(1)外部大于内部
内部控制有效大于内部控制薄弱
文件大于口头
原件大于复印件
评价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特殊考虑:
文件记录可靠性的考虑
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时考虑
审计证据相互矛盾时
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
审计程序
总体审计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必须)
控制测试(可以不)
实质性程序(必须)
具体审计程序
检查(风、控、实)
观察((风、控、实))
询问((风、控、实))
函证(实)
重新计算(实)
重新执行(控)
分析程序(风、实)
函证
决策
应当考虑: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函证程序针对的认定、其他审计程序
可以考虑
内容
对象:
银行存款、借款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包括零余额和期内注销账户)
不重要且重大错报风险低
应收账款
不重要或无效
范围:
金额较大、账龄较长、交易频繁期末余额小的项目
重大关联方交易、重大异常交易、可能存在争议舞弊或错误的交易
时间
通常:资产负债表日截止
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低:资产负债表日前(发生变动实施实质性程序。)
设计
考虑因素:
函证方式
积极
消极
以往经验
函证信息性质
被询证者的适当性
被询证者易于回函的信息类型
控制
发出前控制
不同方式发出时控制
邮寄
跟函
电子邮件
全程控制、保持警惕、及时核对。
实施
积极式函证未收到回函的处理要求:
总体:必要时再次函证
循序渐进
替代审计程序:(检查、询问)
识别除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且函证是必要程序:
考虑对审计工作和审计意见的影响
分析
考虑询证函回函的可靠性
直接寄、转交的不能视为可靠
跟函:
了解、确认、观察
电子形式
创造安全环境、核实回函来源及内容、必要时提供原件。
口头
不能作为可靠的审计证据
回函存在不符事项的处理要求
总体:调查
限制条款对回函可靠性的影响
不产生影响:免责条款
产生影响:可能使CPA对回函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信赖程序产生怀疑
舞弊风险迹象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需要关注的舞弊迹象
转交的、私人电子信件发出的、地址不一致的、缺乏独立性的等等
应对措施
验证、比较、核对,对外证实。
分析程序
用作风险评估(应当)
目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特点:形成预期、趋势比较、判断风险。
数据汇总性强
局限性
无须每个环节都用
用作实际性程序评估(可以)
考虑因素
适用性
数据可靠性
信息来源
信息可比性
信息性质及相关性
信息有关的控制
预期值是否精确
预期结果做出预测的准确性
信息可分解程度
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可获取性
确定可接受的差异
重要性和计划的保证水平
考虑更多的审计证据
用于总体符合(应当)
目的: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与其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一致。
发现问题及处理:识别除以前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应考虑是否有必要追加审计程序
是审计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贯穿审计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