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颈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颈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包括甲状腺癌甲亢单纯性甲状腺肿,下图给大家参考。
编辑于2020-12-23 15:27:47颈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包括甲状腺癌甲亢单纯性甲状腺肿,下图给大家参考。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其分类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合并存在。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包括颅盖骨线状骨折、颅底骨折、凹陷性骨折。下图为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相关笔记总结。
颅内压增高(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是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病理综合征,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征象,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 (200mmH20)以上,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下图为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病人的护理相关导图笔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颈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包括甲状腺癌甲亢单纯性甲状腺肿,下图给大家参考。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其分类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合并存在。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包括颅盖骨线状骨折、颅底骨折、凹陷性骨折。下图为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相关笔记总结。
颅内压增高(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是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病理综合征,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征象,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 (200mmH20)以上,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下图为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病人的护理相关导图笔记。
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
病理
乳头状癌(常见)
滤泡状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
未分化癌
髓样癌
来源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
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大或结节(常见的早期症状)
髓样癌还可导致腹泻、心悸、颜面潮红,多汗,血钙降低
压迫症状
晚期:压迫气管→气管移位→呼吸困难
压迫或浸润食管
吞咽困难
侵犯喉返神经→声音嘶哑
侵犯交感神经→Horner综合征(瞳孔缩小,眼裂狭小,眼睑下垂,眼球内险)
侵犯颈从浅支→耳,枕,肩等处疼痛
远处转移症状
滤泡状癌易发生远处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常转移至肺和骨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分化型甲状腺癌首选)
实验室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术前诊断甲状腺癌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方法
血清降钙素
有助于诊断髓样癌
放射性核素扫描
处理原则(手术切除)
非手术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
内分泌治疗
首选左甲状腺素
放射外照射治疗
未分化型
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术前适应性训练
教病人练习头颈过伸位
术前准备
备皮
术后护理
体位和引流
术后取平卧位,全麻清醒或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饮食与营养
少量多餐
保持呼吸道通畅
并发症的护理
呼吸困难和窒息(最危急),对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
原因
出血及血肿压迫血管(手术时止血不完善)
喉头水肿(手术创伤,气管插管)
气管塌陷(气管壁长期受肿大甲状腺压迫,发生软化,切除甲状腺体的大部分后软化的气管壁失去支撑的效果)
声带麻痹(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表现
呼吸频率加快,呼吸费力,三凹征,甚至窒息死亡
护理
血肿
颈部疼痛,肿胀,颈部皮肤出现淤斑
立即返回手术室,在无菌条件下拆开伤口
呼吸困难严重无法搬动
床边拆开缝线,消除血肿,严密止血,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喉头水肿
轻度
无需治疗
中度
让他不要说话,皮质激素雾化吸入,静滴氢化可的松
严重
紧急作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
气管软化者一般不易使气管切开
出血(最严重)
喉返神经损伤
原因
主要是手术中,神经被切断、扎住、挤压或牵拉,少数是术后血肿压迫或瘢痕组织牵拉
表现
一侧
健侧向患侧过度内收而代偿,不能恢复原音色
双侧
失声或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护理
钳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致多为暂时性,一般在3-6月内可恢复
严重呼吸困难
立即行气管切开
喉上神经损伤
原因
处理甲状腺上级时损伤
表现
内支
咽喉黏膜感觉消失,病人进食特别是喝水时,丧失喉部的反射性咳嗽,容易引起呛咳和误吸
外支
环甲肌瘫痪,声带松弛,声调降低,无力
护理
。一般经理疗后可自行恢复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原因
手术中甲状旁腺被误切,挫伤或血液供应受累→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血钙浓度下降,神经肌肉应激性显著提高,手足抽搐
表现
多数病人仅有面部,唇部,手足部的针刺感麻木感或者强直感
严重者可出现面肌或手足伴有疼痛的持续性痉挛
护理
一旦发生要适当限制肉类,乳品和蛋类,因为其含磷较高,影响钙的吸收
严重低血钙,手足抽搐时,立即遵医嘱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缓慢静脉滴注,症状较轻者可口服
健康教育
甲亢
概念
是由各种原因导致循环中甲状腺激素异常过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分类
原发性甲亢(最常见)
甲状腺肿大的同时出现功能亢进症状
突眼性甲状腺肿
腺体弥漫性,两侧对称性肿大,眼球突出
继发性甲亢
腺体呈结节性肿大,两侧不对称,无眼球突出
高功能腺瘤
病理学改变
甲状腺腺体内血管增多、扩张,淋巴细胞浸润;滤泡壁细胞多呈高柱状增生,并形成乳头状突起伸入滤泡腔内,腔内胶质减少
临床表现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综合征
高代谢综合征,各系统功能受累
脉率增快和脉压增大常作为判断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时,出现心律失常,心脏肥大,心力衰竭
甲状腺肿大
弥漫性,对称性,无压痛,叩诊可触及震颤,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
眼征
单纯性突眼
甲亢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浸润性突眼
眶后组织的自身免疫炎症
典型者双侧眼球突出,睑裂增宽
严重者 上下眼睑难以闭合,甚至不能盖住角膜,瞬目减少
辅助检查
基础代谢率测定
实验室检查
血清促甲状腺素(TSH)
诊断甲亢的首选
甲亢时T3上升较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
放射性碘131治疗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禁忌:青少年病人,症状较轻者,老年病人或具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休息
饮食护理
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心脏病人不能多喝水,防止肺水肿和心衰
心理护理
用药护理
术前运用药物降低基础代谢率
单用碘剂
口服复方碘溶液,每日三次,从开始每次三滴,逐日增加一滴,至每日十六滴,然后维持此剂量
服药2-3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表现为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稳定在每分钟90次以下,脉压恢复正常,基础代谢率+20%以下,便可进行手术
逐渐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有助避免术后甲状腺危象的发生
硫胺类药物加用碘剂
先用硫胺类药物,一般2-4个月,甲亢症状控制后停药,再用碘剂
硫胺类药物能使甲状腺肿大充血,手术中极易发生出血,增加手术困难和危险
碘剂可以减少甲状腺的血流量,减少腺体充血,使腺体缩小变硬
所以使用硫胺类药物后必须服用碘剂
普萘洛尔
术前不用阿托品,以免引起心动过速。 哮喘病人及心缓者禁用
突眼护理
保护眼睛,常滴眼药水
睡前戴黑眼罩或以油纱布遮盖,以免角膜过度暴露后干燥受损,发生溃疡
术前适应性训练
头颈过伸位,有效咳嗽,深呼吸
术后护理
体位和引流
术后取平卧位,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
特殊药物的应用
特殊药物的应用术后继续服用复方碘溶液,由三次每日,十六次每滴开始,逐日每次减少一滴,直至病情平稳
遵医嘱术后口服甲状腺素
并发症的护理
甲状腺危象
原因
术前准备不足,甲亢症状没有很好控制及手术应激
表现
术后12-36小时内出现高热(>39℃),心率增快(>120-140次/分),可出现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也可表现为神志淡漠,嗜睡呕吐腹泻,以及全身红斑及低血压
护理
预防
术前应该充分准备
处理
碘剂
氢化可的松
肾上腺素能阻滞药 利血平 普萘洛尔
镇静剂 苯巴比妥钠
降温
静脉大量输入葡萄糖溶液
氧气吸入,减轻组织缺氧
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黄制剂
健康教育
康复指导
用药指导
复诊指导
单纯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
概念
是由于机体缺碘、存在致甲状腺肿物质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所致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不伴有明显的甲亢或甲减
病因
甲状腺素原料(碘缺乏):最常见
环境缺碘
甲状腺素需要量增高
甲状腺合成和分泌障碍
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大或颈部肿块
压迫症状(主要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首选)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术前评价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最有效的方法
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
生理性甲状腺肿
多吃含碘的食物
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用药护理
心理护理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同”甲状腺癌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防治指导
甲状腺瘤
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
分类
滤泡状囊性腺瘤
乳头状囊性腺瘤
临床表现
多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局限在一侧腺体内,表面光滑稍硬,无压痛,边界清楚
辅助检查
放射性碘131或Tc99m扫描
多呈温结节,伴囊内出血时可为冷结节或凉结节,边缘一般较清晰
处理原则
原则上应该早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