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系统解剖 骨学总论
系统解剖 骨学总论的思维导图,骨的形态有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骨有骨质、骨髓、骨膜、血管和神经、骨的生长构造。
这是一篇关于药理学-子宫平滑肌的思维导图,子宫平滑肌是子宫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子宫的收缩和舒张,以协助分娩、月经排出等生理过程。
这是一篇关于药理学-消化系统的思维导图,包含消化性溃疡、消化功能调节、泻药、 止泻药等。
这是一篇关于药理学-呼吸系统的思维导图,呼吸系统药在药理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分类,主要涉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品。这些药物主要包括抗喘药、镇咳药和祛痰药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骨学总论
骨的形态
长骨
一体两端,两端膨大为骺,关节面上覆有软骨,骨干上有滋养孔
短骨
扁骨
颅骨处称板障
不规则骨
骨的构造
骨质
骨密质
外周 骨干厚骨骺薄,致密坚硬
骨松质
内部 骨干内无松质 疏松呈网眼状 骺线
骨髓
红骨髓:骨松质的网眼内 有造血能力
黄骨髓:仅存在于长骨都骨髓腔内 无造血能力
骨膜
覆盖在骨的外周(关节软骨表面除外),为结缔组织膜,富有血管和神经
细胞(参与骨的生长和修复)
成骨细胞(内层)
破骨细胞(外层)
血管和神经
骨的生长
膜化骨:新生儿脑颅的囟骨化形成颅骨
软骨化骨:骺软骨逐渐生长使骨变长,最终形成骺线
特点:1、向粗生长(成骨细胞)2、向粗生长的同时髓腔也随之变大(破骨细胞)使骨壁始终保持一个厚度,减轻骨的重量 3、骨向长生长靠骨的两端(骺软骨)
躯干骨
胸骨
组成
胸骨柄 正中:颈静脉切迹,后方为气管;两侧为锁骨切迹,与锁骨内侧端相接,向下为肋切迹,与肋相接,有七个肋切迹。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
椎骨(26块)
分类
颈椎(9)
第一颈椎寰椎
无锥体、棘突
第二颈椎 枢椎
有齿突,与寰椎形成寰枢关节,头受外力,齿突骨折,寰枢椎孔错位,脊髓受压,高位截瘫
第七颈椎
棘突特别长,可以在体表摸到,体表计数标志
共性:横突有孔,孔里有椎动脉通过(横突孔变窄,椎动脉受压,导致脑供血不足),有锥体沟(椎体侧缘略微向上翘起),棘突分叉(3-6),
胸椎(12)
特点:椎体两侧及横突前方有肋凹,棘突斜向后下,棘间隙窄,胸椎穿刺斜向前上
连接肋骨
肋小头(两个关节面与胸椎构成肋小头关节)、肋结节、肋角
腰椎(5)
特点:锥体肥厚,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棘间隙较大,水平穿刺进针,常见腰穿部位:3-4或4-5腰椎间。
计数棘突的方法:髂嵴的最高点连线对应3-4腰椎
骶骨(1)
外形:三角形,上宽下尖,前面光滑而凹陷,后面粗糙而隆起。上缘向前凸,为骶骨角。五个骶椎被骨化形成。后面:五个骶椎的棘突骨化形成骶正中嵴,第五骶椎棘突缺颅,形成三角形裂口,称为骶管裂。四对骶后孔
三嵴:正中嵴、中间嵴、外侧嵴(为隆起的骨性突起)
外侧面上/3有耳状面,与髋骨的耳状面形成骶髂关节
骶管
向上与椎管相通,向下形成三角形的骶管裂,第一腰椎往下脊髓发出脊神经,称马尾神经,其中第五骶神经从骶管裂穿出,分布到会阴部,会阴部手术时可在骶管裂处做手术麻醉。(重点:骶管的交通关系)
尾骨(1)
一般形态
椎管
第一腰椎往上容纳脊髓
椎间孔
相连椎弓根之间形成的孔,左右成对有脊神经通过,腰椎或胸椎下层骨质增生会造成脊神经受压。
椎间盘连接两个锥体
前方有短圆柱状的椎体,后方有一弓形结构,为椎弓,与锥体直接相连为椎弓根,后方板状为椎弓板,锥体与椎弓围成锥孔,26个锥孔叠成椎管。突起:上关节突向上,横突向两侧,棘突向后(唯一不成对),下关节突向下
肋骨
组成:肋骨+肋软骨
分部
真肋(1-7对)
假肋(8-12对)
其中11、12肋为浮肋
连结
软骨结合(第一肋)
关节连结(2-7)
软骨连结(8-10)软骨形成的弓状结构称为肋弓,为重要的体表标志
颅骨(23+6)
脑颅(8)
面颅(15)
舌骨 是唯一一块与颅骨不直接相连的颅骨
下颌骨 (一体两支,以下颌角为界)
下颌骨体
有齿槽镶嵌下颌的牙齿
前方正中线的两侧有两孔,称颏孔
子主题
下颌支(两个突起)
下颌头
头下方变细为颈
冠突
内侧面有一下颌孔,下颌孔进入骨体,为一骨质管,最后从颏孔出来,称下颌下腺凹,容纳下颌下腺;稍上方为舌下腺凹,容纳舌下腺
下颌角
内侧骨面较粗糙,称为翼肌粗隆
分界线:
整体观
颅顶
外面 观 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小儿额骨分开:前囟在额骨与顶骨之间,呈菱形;后囟在顶骨枕骨间,三角形。前囟1-2囟闭合,后囟于出生后不久闭合。临床意义:根据囟判断颅内压的变化;新生儿采集静脉血:在颅顶正中线的下方,颅腔内有一个大的静脉管道——上矢状窦)
颅底内面观
颅前窝(最浅)
颅中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