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原理
马克思哲学问题和唯物论的思维导图,附加马克思原理答题步骤。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马克思原理
马克思主义
含义:科学理论体系;三个关于
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
社会根源、阶级基础、思想渊源
鲜明特征
科学性-正确、规律、突出特征、理论优势
革命性-批判、无产阶级
人民性:政治立场
实践性-首要、基本观点、显著特征
发展开放性
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而丰富自己
与时俱进
当代价值
观察当代世界的认识工具
指引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
第一性(对立、区别)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主观
人类之内的思想:我思故我在
客观
人类之外的精神,例:宗教、上帝
同一性(统一、联系)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方法论-怎样做
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否认矛盾
唯物论
五观点🌟🌟🌟
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的具体形态
直观性、朴素性。eg:五行
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半截子)唯物主义
物质:原子
唯物主义自然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半截子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彻底唯物主义:客观实在性
唯物主义自然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彻底的唯物主义🌟
恩格斯:哲学(共性)——自然科学(个性)
列宁: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把握物质
理论意义
1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2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3唯物论辩证法的统一
4唯物主义自然观唯物主义历史观统一
运动观:变化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基础、承担者
相对主义运动观:忽略相对运动
形而上学运动观:忽略绝对运动 例,刻舟求剑
唯心主义:脱离物质谈运动 例,仁者心动
运动与静止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衡量尺度) [2013-1]
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时空观🌟
物质运动存在形式(存在表现)[2014-17]
随物质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
时间:一维性🌟=不可逆、珍惜时间把握机遇(COVID-19) 空间:三维性
五个特征:客观性 有限性 无限性 绝对性 相对性(🌟)
意识观🌟🌟🌟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长期自然界发展产物、社会历史发展产物
起源
反应特性➡️刺激感应性➡️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社会实践起决定性作用 如劳动
劳动为意识提供客观需要和可能
形成语言促进意识发展
本质🌟
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两者的统一
意识=客观内容+主观形式
意识反作用物质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能动作用):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表现
目的性和计划性
创造性
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精神力量)
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例,喜伤心,怒伤肝
意识观不管是近似正确反映还是虚假反映,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都能在物质世界中找到“物质原型”
实践观-正确、科学、合理的方式
劳动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基础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分化的历史前提、统一的现实基础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子主题
四原理
物质与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与意识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尊重、顺应、保护自然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万金油)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内容
世界统一的
统一在于物质性
是多样性的统一
方法论: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马原分析题步骤
1.锁定原理
2.原理阐述
3.结合材料
4.方法论总结
1843年移居巴黎后,马克思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1848年,席卷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积极投入并指导这场革命斗争。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深刻总结革命教训,力求通过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