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哲学简史第一二三章
对中国哲学简史的前三章,也就是中国哲学的背景做了一个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的概况
中国哲学的精神
地位
地位与西方的宗教类似,但不同,哲学更直接
儒家不是宗教;道家和道教不同;佛学和佛教有区别
性质
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
功能
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做人的最高成就
成圣
个人和宇宙合而为一
出世
入世
内圣外王
内圣: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
外王: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
哲学思想也就是各派哲学的政治思想
研究哲学不仅是知识,更是生命的体验
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
简短
原因: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
富于暗示
不连贯
原因: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且不认为要写专门著作
中国哲学的背景
地理环境
中国是大陆国家
经济环境
重农轻商
“反者道之动”
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有一种趋向,朝反方向的另一极端移动
道家
对自然的理想化
强调人内心自然自动的秉性
儒道互相影响,使得中国哲学既出世又入世
影响中国的美术和诗歌
儒家
家族制度的理性化
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
方法论
由直觉出发,重视不明确的东西
认识论没有发展,中国哲学家不重视
海洋国家(希腊):重视贸易,抽象数字使认识论发展,语言明晰,不断创新
大陆国家(中国):崇尚自然,不喜变革
诸子的由来
司马谈把诸子百家分为六家
阴阳家
墨家
名家
法家
刘歆把诸子百家分为十类
除司马谈列出的六家,还有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又强调了小说家不如其他家重要。
各家起源
周朝前期,吏师不分,官吏世袭,只有官学,没有私学
周朝皇室失去权力,官吏失去优裕地位,以私人身份招收学生,传授知识,不是官,成为师
作者对刘歆理论的修正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者流,盖出于游侠之士
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
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
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