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思修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马工程思修23版第四章,全书重点,脉络清晰。大学生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加强价值观养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马工程第三章,老师划的重点,可期末突击,考研考公背诵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马工程思修23版--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老师画的重点,方便考研和期末突击使用。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概念辨析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主要反映的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关系
价值观就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立场和态度,是对价值及其相关内容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的阶级属性,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观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
价值观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价值观蕴含着特定的阶级立场
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富强是促进社会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标准的根本要求
民主指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不是由别人做主,也不是由少数人做主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
和谐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自由是社会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
平等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状态
公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价值规范
爱国是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敬业是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根本价值态度
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价值规范,是社会存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基石
友善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是有效整合我国社会意识,凝聚社会价值共识,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聚合磅礴之力的重大举措
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沿正确方向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支撑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导向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都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价值观也更加先进完善,更加符合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争夺发展制高点,道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
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文化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
推进社会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是底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凝聚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持续奋斗的实践经验
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我
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彰显人民至高无上的价值立场
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向导
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实质
普世价值在理论上的虚伪性
事实上,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并非指人类道德评价,审美评价的普遍性或共性,而是特指资本主义价值观
推行的不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而是特定价值观及其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普世价值在实践上的虚伪性
在西方世界未能真正普世种族歧视劳资对立,金钱政治,贫富分化,社会撕裂,人权无保障等问题在西方国家长期存在并愈演愈烈,与他们所标榜的普世价值形成鲜明对照,占领华尔街运动。美国警察暴力执法招致黑颜色死亡而引发的抗议浪潮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扣好人生的扣子
大学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大学生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加强价值观养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言一行的基本遵循
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笃实,扎扎实实干实事,踏踏实实做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扬目标高远,保持定力,不懈奋进,又要脚踏实地,严于律己,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