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产业经济学第六章 企业并购行为
本章主要从产业组织角度讨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三种不同并购形式,企业并购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是这些企业法人资格消失,并获得其掌控权的经济行为。
本章介绍博弈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三个经典博弈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企业策略的主要理论问题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市场集中度综合反映了市场的结构特征,显示了市场的竞争程度。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都表示少数大企业占有了较大部分资源的现象,都对市场竞争状态有一定影响。但是二者所描述的范围与意义不同。一般集中度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的企业所占比重的指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产业经济学第六章 企业并购行为
企业并购概述
概念
兼并
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是这些企业法人资格消失,并获得其掌控权的经济行为
收购
指对企业的资产和股份的购买行为
核心问题
并购是否会导致对市场竞争的危害,对社会是否产生福利
企业并购类型
横向并购(水平并购)
指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即竞争者之间的并购)
纵向并购(垂直并购)
指处于生产同一(相似)产品不同阶段的企业间的并购
混合并购
指既非竞争对手又非现实中或潜在的客户或供应商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目的:追求组合效应,降低经营风险
类型
产品扩张性并购
市场扩张型并购
纯粹的混合并购
企业并购的演进
第一次并购浪潮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巅峰在1898-1903
特点:横向+垄断
第二次
时间:20世纪20年代两次世界大战间的经济稳定发展期
特点:纵向+产业…
第三次
时间: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特点:混合兼并+大规模
第四次
时间: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
特点:小企业并购大企业的形式“小鱼吃大鱼”
目的:主要为了争夺核心资源
第五次
时间:20世纪90年代
特点:强强联合为主体,规模极大,跨国并购占了很大比重;银行业并购活动异常活跃(并购的支付手段不是现金,而主要采取股票的形式),信息技术产业并购方兴未艾
第六次
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海外并购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
基本情况
海外并购不断增加
并购领域主要集中在资源,技术,制造业行业
并购主体提现为国有企业和民有企业并购
欧美是并购的重点区域
低成功率的原因
企业缺乏合理的并购战略目标
企业缺乏专业的海外并购经验和并购能力
海外并购实施后企业的并购整合能力不足
政治法律壁垒
促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指定科学合理的海外并购战略目标
高度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合力应对跨国并购的各种政治经济风险
横向并购
的效率效应
规模经济效应
管理协同效应
的反竞争效应
合谋促进效应
单边限制竞争效应
的福利权衡
纵向并购
效率效应
节省交易费用
消除纵向价格扭曲
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反竞争效应:市场封锁
原材料封锁
客户封锁
混合并购与资源有效利用
混合并购与降低经营风险
反竞争效应
潜在竞争理论
市场封锁理论
复习思考题
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的区别是什么
(1)横向并购是指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2)纵向并购是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3)混合并购是指在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特点是什么
跨国并购。。。。
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的主要动因有哪些
(1)横向并购的具体动机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成本节约所致,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二是由于追求市场势力所致。(2)纵向并购的主要动因是减少交易费用。(3)企业通过混合并购可以充分利用多余的非专用性资产。混合并购还可以使企业降低经营风险。(4)混合并购对竞争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某些影响可能改善资源配臵,而另一些影响可能造成行业垄断,增加福利损失。
讲述三种并购形式的福利效应
答:〔1一方面,横向并购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提高了效率,形成规模经济,另一方面,横向并购形成卖方集中,增加了卖方施加市场势力的机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导致福利损失。 〔2企业间通过实施纵向并购可以在获得被并购企业的同时得到所需的资源,也可以通过纵向并购达到进入某一行业的目的,完成企业的产业扩张。 〔3混合并购对竞争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某些影响可能改善资源配置,而另一些影响可能造成行业垄断,增加福利损失。
在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中,哪一个最容易导致垄断性市场结构,为什么?
答:优势企业通过通过横向并购对同行业劣势企业的兼并,集中了同行业的资本,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势力。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势企业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降低了市场竞争的程度,垄断者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