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第74集
在很长的历史时段,东方、西方,此疆彼界,往来较少。13 世纪出现的蒙古铁骑,纵横驰骋,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壁垒正逐渐瓦解。尤其是一名叫马可·波罗的的意大利人和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向中世纪后期相对落后的西方展现了神奇的东方文明。世界酝酿着巨变,人类新时代的开启,不再是渺茫的梦想。
《文明之旅》第80期探讨苏轼如何成为印刷时代的"出头鸟":当他的诗作被雕版技术大规模传播,文字竟成了权力争夺的战场作为首个自费出文集的文人,苏轼在杭州刚上任就被出版商盯上,却不知新时代的传播力已将他推向风暴中心乌台诗案本质是朝廷与民间声望的较量王安石的"斗鸡走犬过一生"道破时代转型的残酷真相:旧时代的文人在新传播生态中,随时可能被"一粒灰"压垮本期解析1079年北宋为何难容苏轼的诗文霸权。
《文明之旅》第79期:汴河如何撬动战国格局?一条运河竟成文明杠杆!本期由罗振宇主讲,从魏国战略抉择切入:向东争霸中原还是向西灭秦?大梁城运河系统曾助魏国崛起,但历史惯性使其错失关键机遇节目剖析"天人合一"新解从愚公移山到大禹治水,展现中国人改造地理的文明韧性汴河串联黄淮长江,不仅改写魏国命运,更揭示文明发展的空间逻辑:方向感决定兴衰,个体选择需顺应时代变迁。
1077年,王安石变法落下帷幕,变法大将们各奔东西。曾布在广州当知州,章惇在湖州养伤,王韶被外放到江西南昌。看起来都挺惨,但他们心里都还有个盼头——总有一天能重返朝堂。可有一个人却格外孤独,他叫吕惠卿,曾经是王安石最器重的助手。但现在,无论新党还是旧党,谁都不愿意和他沾边。为什么最能干的人,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孤立的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5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马
可
波
罗
与
中
国
马可·波罗
历史背景
东方
忽必烈统治下的中国,政治稳定、军事强大、商业繁荣、科学技术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地方
西方
文明的中心在意大利北部,佛罗伦萨、威尼斯、比萨和热那亚等城市,因地中海周围的贸易而繁荣。
少年时期
1254 年,出生于威尼斯,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
六岁时,父亲和叔叔离开威尼斯去开发亚洲市场
15岁时,父亲带着巨大的财富和神奇故事回家乡
1271 年,17岁时,和父亲、叔叔前往亚洲。
17岁,能讲四国语言,精通商人的所有技能
艰难旅途
出发时,教皇派两修道士一同前往
到达亚美尼亚时,当地被侵占,两修道士害怕而返回
途经波斯,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新疆的南部地区
经过喀什噶尔(喀什)、鸭儿看(叶尔羌)、忽炭(和田)等地后,穿越罗布泊沙漠。
1275 年,历时三年多,终于到达元朝的上都。
旅居见闻
纸币
1260 年,也就是中统元年,开始发行一种全新的纸币,也就是中统元宝交钞,简称中统钞。
马可·波罗时期,意大利人用的是金制的弗罗林,一种在佛罗伦萨发行的金币。
瑞典是欧洲发行纸币最早的国家,时间在 1661 年,比中国纸币的出现晚了六百年。
担任要职
在元上都,得到忽必烈大汗的接见,并获得信任
忽必烈派他去全国各地执行任务,担任重要官职
他最先去的是汗八里,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上都
所有的房子都是四方形的,排列整齐像一个棋盘
商品数量比世界上任何地方多,每天都有超过上千匹马驼着货物,如丝绸、金器、各种手工艺品
卢沟桥
经过永定河看到了卢沟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 300 步,宽超过 8 步, 10 个骑马的人可并行
有 24 个拱,由 25 个桥墩支撑着,建筑工艺高超
大运河
元朝在以前运河的基础上,陆续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使从杭州到大都的运河航道全线贯通。
马可·波罗是第一个走完全程的外国人
杭州
多次游览中国南方城市,惊叹杭州,为人间天堂
2008 年 3 月,考古发掘了两条尘封了数百年之久的南宋御街
在中国待了 17 年,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北至蒙古至缅甸西至西藏。
内容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第74集 工具|Mindmaster 制作|絮起
返回威尼斯
返乡之旅
公元1291年,忽必烈的侄孙,波斯地区君主,王妃去世,要求迎娶同族姑娘。
忽必烈挑选了一名叫阔阔真的姑娘,派遣马可.波罗一行人护送到波斯。
他们从泉州港,扬帆出海
1293 年抵达伊利汗国霍尔木兹港。
1295 年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威尼斯。
衣锦还乡
他们已经离开了20 多年,马可·波罗已经 41 岁了
马可·波罗一家穿戴华丽,在家设宴款待他的亲友
大量的翡翠、红宝石、石榴石和钻石,惊呆亲友
《马可·波罗游记》
书的诞生
1298 年,热那亚人进攻威尼斯,取得全面胜利
威尼斯人成为了囚犯和人质。在监狱里,狱友让他讲讲他的旅行见闻。
狱友鲁斯提契洛相信他,记录了马可·波罗经历
1299 年五月,威尼斯和热那亚达成了和平协议,鲁斯提契洛被释放回家了。
几个月后,这本书在意大利到处可以买到
争议
很多人对他去过中国产生了怀疑,认为他撒大谎
去世后人们对他的评价更差,讽刺他吹牛
临终前留下的遗嘱,是唯一能证明他存在的文献
《马可·波罗游记》中有很多失实内容,然而马可·波罗对卢沟桥等很多地方的描写又是非常准确的
影响
在马可·波罗波罗去世两个世纪以后,游记在欧洲得到了广泛传播,书名被改为《百万君》。
14 世纪末,欧洲地图绘制者,重新开始使用马可·波罗的书,以获取信息。
哥伦布对马可·波罗的传奇经历,深信不疑,登上美洲大陆时,他坚持认为自己找到了中国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威尼斯人把他们的机场命名为马可·波罗机场
马可·波罗的书写于700 年前,但他的精神仍然冲击着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不断进行新的探索,让越来越多的人在努力促进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创造一个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