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病人护理
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病人护理,颅脑=脑组织80% +脑脊液10% +血液2-11%; 颅腔内容物增加或减少超过颅腔可代餐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200 毫米水柱。内容详细,可参考,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病人护理
颅内压增高
概述
颅脑=脑组织80% +脑脊液10% +血液2-11%。
颅内容量约1400-1500毫升
成人ICPO(70-200mmH2O)与呼吸血压密切相关
颅腔内容物增加或减少超过颅腔可代餐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200 毫米水柱
头痛呕吐乳头水肿 “三主症 ” 许多颅脑疾病共有的综合征
颅内压调节
主要依靠脑脊液量的增减
脑脊液存在于蛛网膜与软脑膜的腔隙,蛛网膜下腔中
生成:侧脑室脉络丛
吸收 :蛛网膜颗粒➡️静脉窦
影响颅内增高的因素
病变扩张速度:超过临界值5%。
年龄:婴幼儿及小儿颅缝未闭合和老年人由于脑萎缩,病程较长。
病变部位:颅脑中线或颅脑后窝占位性病变,静脉窦受累的病变
伴发脑水肿程度
全身系统性疾病:尿毒症,肝性脑病,毒血症,肺部感染➡️继发性脑水肿,高热
颅内压增高后果
颅内压增加➡️脑组织移位➡️脑疝➡️脑干受累➡️呼吸循环系统竭
颅内压增加➡️脑血流灌注量➡️减少脑缺血缺氧➡️脑水肿
病因
颅腔内容物增加
脑水肿为最常见因素。
脑水肿:脑内水分增加,导致脑容积增大的病理现象,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
血管源性
细胞性
渗透压和脑积水性脑水肿
颅腔占位性病变:
颅内血肿:脑外伤
颅内肿瘤
颅内感染:脑脓肿
脑寄生虫病
颅腔容积降低
先天性因素
后天性因素
临床表现
头疼(最常见)
脑膜血管和神经受刺激
持续性头痛,阵发性加剧
呕吐
喷射状,可伴恶心
迷走神经速刺激惹怒所致,与进食无直接关系
常在头痛剧烈时出现,呕吐后头痛可缓解
视乳头水肿
视神经受压
眼底静脉回流受阻
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变化
库欣反应➡️两慢一高
呼吸慢
脉搏慢
脉压血压高
辅助检查
CT
快速,精确,无创诊断颅内病变的首选检查
腰椎穿刺术(最客观的检查依据)
颅内压增高明显做穿刺有可能导致颅骨大孔疝危险 应避免进行
脑疝病人的护理
脑疝
颅内各分腔压力不均衡 (根本条件)
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动
部分脑组织有组织被挤压入颅内生理空间或裂隙
重要结构受压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症
血肿
脓肿
肿瘤
外伤
感染
小脑幕切迹疝
患侧瞳孔短暂缩小后逐渐扩大
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对侧肢体瘫痪和出现病例反射
进行性意识障碍
生命体征紊乱:心率不规则,血压时高时低
枕骨大孔疝
生命体征紊乱出现早,早期呼吸骤停
意识障碍出现较晚
颅内压真高症状
瞳孔忽大忽小,后期双侧瞳孔散大
处理原则
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
立即给予脱水治疗(首要原则)
确诊后尽快手术(最根本最有效的原则)
急诊手术治疗
侧脑室外引流术
去骨瓣减压术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体位:抬高床头30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辅助过度通气:当二氧化碳分压每下降一毫米汞柱时,脑血流量递减2%
饮食与补液:限制的摄入盐,成人不能进食做每日补液量在1500毫升到2000毫升,等渗盐水不超过500毫升,保持每日尿量不少于600毫升输液速度宜慢
加强生活护理:昏迷躁动不安者切忌强力约束,以免病人挣扎,导致颅内压增高
对症处理
可用适量的镇静剂,缓解头痛,但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使患者死亡
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呕吐停止后及时帮助清理,开窗通风
观察呕吐物颜色性子评估,呕吐了并记录
病情观察
意识
瞳孔
血压
脉搏
呼吸
肢体活动情况
防止颅内压骤升的护理
休息:卧床休息,清醒病人不要用力提重物体,避免情绪激动
保持呼吸道通畅:梗阻➡️用力呼吸,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严禁呕吐物吸入气管,有舌后坠最影响呼吸者及时安置口咽通气管,昏迷病人或排痰困难者,及时气管切开
避免剧烈咳嗽后用力排便:鼓励病人进食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蠕动,避免高压大量灌肠
控制癫痫发作
用药护理
甘露醇的使用
降低颅内压首选脱水利尿剂
脉冲式给药:
0.25-1g/kg在10-20min静脉输入
其后每4-6h低剂量0.25-0.5g/kg
呋赛米的使用
利尿性脱水剂
呋赛米20-40毫克,口服,静脉注射,肌内注射,每日2-4次
与甘露醇合用,降低颅内压效果更为明显
激素的使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通过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预防和治疗脑水肿,并减少脑脊液生成,使颅内压下降
常用地塞米松5-10毫克,每日1-2次静脉注射
在治疗中,应注意预防高血糖,感染与应激性溃疡
脑室外引流的护理
经颅骨额角或枕角钻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的方法
引流管安置:引流管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厘米,搬动病人时应该夹闭
控制引流速度和量:早期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毫升为宜
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情况
术后1-2d为血性后逐渐转清
若见大量血液或颜色逐渐加深,持续出血
若见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颅内感染
严格无菌,防止感染
保持穿刺部位敷料干燥,穿刺点敷料和引流袋每日更换
更换引流袋时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
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折叠或阻塞
脑脊液流出、液面随呼吸、脉搏上下波动表明通畅
不可注入生理盐水冲洗
不通畅的原因
颅内压低于120-150mmHg,判断:降低引流袋高度
引流管过长脑室内盘曲成角,处理:缓慢抽出
管口吸附脑室壁,处理:轻轻旋转引流管
引流管堵塞,处理:消毒+注射器轻抽吸
及时拔管
持续引流时间通常不超过1周
拔管前行CT检查,并试行夹闭24小时,无不适可拔管
拔管时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
拔管后加压包扎,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严密观察
冬眠低温疗法的护理
定义: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低体温,使病人处于亚低温状态
口目的: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以减轻脑水肿
准备:环境、设备、药物
环境物品准备
安置于单人房间,室内光线宜暗,室温18~20℃
室内备氧气、吸引器、血压计、听诊器、水温计、冰袋或冰毯、导尿包、集尿袋、吸痰盘、冬眠药物、急救药物及器械等
由专人护理
降温
先用冬眠药物
根据医嘱静脉滴注冬眠药物,如冬眠药物(氯丙嗪、异丙嗪、派替淀)
待自主神经被充分阻滞,御寒反应消失,进入昏睡状态,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平稳,频率较慢,加用物理降温
再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可采用头部戴冰帽,放置冰袋,降低室温、减少被盖、体表覆盖冰毯或冰水浴巾等
降温速度以每小時1℃为宜 体温降至肛温33℃~35℃
严密观察病情
脉搏超过100次/分
收缩压低于100mmHg
呼吸次数减少或不规则
缓慢复温
冬眠低温治疗,三到五天
先停物理降温,再停听冬眠药物
自然回升,复温不可过快
亚低温治疗中较温和富翁的注意事项
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1°C
体温降至肛温33~35°℃
亚低温疗法时间一般为3~5d
停止治疗时,先停物理降温,再逐渐停用冬眠药物,同时为病人加盖被毯,或使用变温水毯、提升室温等,让其缓慢复温
复温速度控制在每4h升高1℃,12h后使肛温恢复到36~37℃
➡️应及时通知医师停止冬眠疗法或更换冬眠药物
一般处理:频呕吐暂时禁食,量入为出,吸氧
脱水治疗:原因不明,非手术治疗,术前准备
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缓解脑水肿,减少脑脊液的生成
亚低温治疗
脑脊液体外引流
巴比妥治疗
过度通气:二氧化碳分压每下降一毫米汞柱,脑血流量递减2%
对症治疗:镇痛,抗癫痫,镇静
➡️颅内压增高 ➡️脑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