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五章:镇静催眠药
镇静与催眠是中枢的神经的两种不同的意识程度,镇静催眠药服用以后,能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并可以导致入眠的效果。
该导图纤细阐述了慢性病的预防、控制与管理
内容丰富,描述详细
严格按照课本归纳,内容详细,重点突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第十五章 镇静催眠药
概述
➤抑制CNS ➤缓解过度兴奋 ➤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
分 类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
其他:水合氯醛
第一节 苯二氮卓类
基本化学结构为:1,4苯并二氮卓
常用药物: 地西泮、氟西泮、氯氮卓等
分类
激动药
长效类:地西泮、氟西
中效类:艾司唑仑、劳拉西泮 短效类:奥沙西泮、三唑仑
阻断药:氟马西尼
【体内过程】
1.PO吸收良好(三唑仑吸收最快),im吸收 慢而不规则,静注快
2.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脂溶性较高
3.肝脏代谢,地西泮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去甲西泮,还有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
【药理作用及用途】
1.抗焦虑作用
机制:通过与情绪有关的边缘系统BZ受体介导。 ☛小剂量即可明显改善各种焦虑症状,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均有显著疗效
2.镇静催眠作用
特点
①镇静作用温和,可缩短入睡诱导时间,显著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减少觉醒次数; ②对REMS影响较小,停药后有反跳现象; ③延长NREMS的第2期;缩短第3期和第4期,可减少此期的梦惊或梦游
作用
①各类失眠症(情绪紧张型) ②麻醉前给药、复合麻醉的组成部分、心脏电复律术或内镜检查前
3.抗惊厥、抗癫痫
地西泮、三唑仑
①辅助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药物中毒引起的惊厥 ②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静注)
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中枢或局部病变引起的肌张力增强,肌肉痉挛等
5.其他
较大剂量 可致记忆缺失,轻度抑制肺泡换气功能, 可加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心血管系统—可降压、减慢心率 【机制】:增强GABA能神经的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 --增加CI-通道的开放频率

【不良反应】
1.治疗量:头昏、嗜睡、乏力
2.大剂量:共济失调
3.耐受性、依赖成瘾性-停药反跳&戒断症状
4.急性中毒:心血管、呼吸抑制,昏迷 注:用苯二氮卓受体阻断药氟马西尼解救 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司机&高空作业
第二节 巴比妥类
长效 :苯巴比妥、巴比妥
中效: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
短效: 司可巴比妥
超短效 :硫喷妥
【作用与用途】
随药物剂量的增加依次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等药理作用
1.镇静催眠
特点:可缩短REMS,停药引起反跳现象
机制:抑制多突触反应,减弱易化,增强抑制作用
2.抗惊厥抗癫痫
用于: ①破伤风、子痫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惊厥 ②癫痫强直-阵挛发作、癫痫持续状态
3.麻醉
用于:硫喷妥钠可用于静脉麻醉或诱导麻醉
1.后遗效应
2.催眠剂量可引起宿醉现象:眩晕、困倦、精细运动不协调,中等剂量可轻度抑制呼吸中枢
3.偶可致过敏反应:皮疹、剥脱性皮炎
4.耐受性和依赖性
5.肝药酶诱导作用
6.急性中毒及解救
第三节 其他
唑吡坦 佐匹克隆 扎来普隆 水合氯醛 氯美扎酮 丁螺环酮 甲丙氨酯
水合氯醛
特点: ①PO易吸收,催眠强而可靠 ②不缩短REMS,停药无反跳现象 ③大剂量可用于惊厥 ④久用产生耐受、依赖性 ⑤胃肠刺激较强,须稀释后口服
思考题
1.镇静催眠药分几类?每类代表药? 2.地西泮作用、用途、机制? 3.巴比妥类药随剂量增加依次产生哪些作用? 4.水合氯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