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学鉴定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导图为法医学者学习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思路和基本鉴定方法。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以肢体不对称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道传染病。在疫苗前时代,该病广泛流行,所致麻痹不可逆,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又称小儿麻痹症。
2023年4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考虑随时可能出现的病毒感染风险,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满足时间间隔要求后,无需等待特定疫苗,尽快完成疫苗接种。
本导图根据病理学的章节内容,归纳整理了呼吸系统中常见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变化,包括大体和镜下的相关知识要点,为医学生的理论学习提供指导指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死亡时间推断
死亡时间time of death
法医学上指死后经历时间the time since death,TSD/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
机体死后经历时间,即检验大体时距死亡发生时的时间间隔
推断作案时间
排除嫌疑人
确定嫌疑人
划定侦查范围
财产继承的保险理赔或民事纠纷
推断指标
大体现象
胃内容物
昆虫植物
现场痕迹
电子信息
死后早期死亡时间推断
大体温度
3-3-3法则
大体温度须大于环境温度3℃以上,否则不可用
下降速度小于0.3℃/h,不可靠
24h-3h=21h,超过21h不可靠
简单推算方法
以春秋季为例
10h内1℃/h
短暂稳定期
>10h则0.5℃/h
快速降温期
至24h应与室温平衡
缓慢稳定期
纠正系数
肥胖0.75
消瘦1.0
夏季0.7
冬季1.4
TDZE法
T=F×(两次尸温平均值-两次气温平均值)/ (两次尸温差值)
F=1.86×(37.6-两次尸温平均值)/ (37.6-两次气温平均值)
此方法适用于各种条件,并符合Marshall等人提出的大体直肠温度下降曲线
操作:间隔1h测两次直肠温度及两次环境温度,并设37. 6C为死亡时直肠温度
死亡时间由两次测量尸温时间的平均值算起。如第一次测量时间为10:30,第二次测量时间为11:30,那么平均值就是11:00,即死亡发生在11:00之前的T小时
其他早期大体现象综合推断(尸斑/尸僵/角膜混浊)
超生反应
机械性刺激后大体肌肉兴奋性
1.5-2.5h,整个肌肉发生收缩
4-5h,出现明显的局部隆起
8-12h,出现微弱的肌肉隆起,并不明显,但可持续存在24小时
电刺激后肌肉兴奋性
根据刺激肌肉收缩的电流阈值变化推断死亡时间
虹膜对药物反应
死后2小时内滴毒扁豆碱,瞳孔缩小
死后4小时滴阿托品,瞳孔扩大
胃肠内容物消化程度
进食后不久,保持原始状态未消化
2-3h,部分排空,食物呈消化状态
4-5h,基本排空或空虚,十二指肠内有食物
6h,胃、十二指肠均排空
胃排空程度受进食量干扰
膀胱尿量
入睡后2-3h,膀胱空虚
入睡后4-5h,膀胱有一定的尿量
入睡后6-7h,膀胱充盈
综合参数法
德国埃森大学法医学研究所HenssgeC教授提出
使用工具
直肠温度列线图
23℃以下
23℃以上
矫正体重参数表
大体现象检测
其他
离子浓度
血液
脑脊液
玻璃体液
酶的测定
DNA/RNA的检测
死后晚期死亡时间推断
大体腐败程度
晚期大体现象
肌肉导电率
细菌群落演替
嗜尸昆虫数据
腐败阶段划分及昆虫演替
植物生长规律
折断植物、被压植物、树根生长情况
现场遗留物
白骨化大体
形态学观察
荧光反应
血清蛋白沉淀反应
骨蛋白与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含氮量测定
牙齿、毛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