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螺旋体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螺旋体思维导图,医学微生物,分为密操旋体属、疏螺旋体属等。
人感染禽流感重点内容,人感染禽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且临床表现会随感染亚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轻症类似普通感冒,重症可出现肺出血、脓毒症、休克、瑞氏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
牙拔除术重点内容,内容涵盖拔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拔牙创的愈合以及牙拔除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口腔卫生保健重点内容,内容涵盖口腔卫生和口腔保健两大部分,刷牙注意事项:刷牙顺序一从一侧、刷牙时间一至少2min、刷牙次数一最好在餐后和睡前各刷牙1次,每天至少刷牙2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螺旋体
共同特性
细长,柔软,弯曲,运动活泼,生物学地位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
有原始核质,类似G-的细胞壁,二分裂方式繁殖,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菌体细长,弯曲有螺旋,有内鞭毛(轴丝)可运动
可体外生存,也可寄生胞内
分类
钩端螺旋体属
螺旋细密规则,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
生物学性状
外膜,内鞭毛,柱形原生质体
常规难染色
直接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旋转状活泼运动
镀银染色,菌体金黄或棕褐色
培养
Korthof培养基28℃培养
含兔血清或牛血清
流行特征
宿主众多,野鼠和家畜危害较大
动物感染后影响轻微,但持续从尿液排出钩端螺旋体→人接触发病
洪涝地震后易传染
致病性
强大侵袭力
钩状结构(黏附素和轴丝)
黏附素和侵袭性酶
毒性物质
内毒素样物质(ELS)
毒性较低
溶血素
引起贫血,出血,黄疸,血尿
所致疾病
钩体病
基本病变
出血,黄疸,后发症
寒热,身痛,一身乏
眼红,腿疼(腓肠肌压痛),淋巴大
临床表现差异大
感染途径
疫水疫土
胎盘
微生物检查
病原学检查—发病7~10天取外周血,两周后取尿液,离心集菌后暗视野显微镜观察
血清学检查—单份血清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效价≥1:400、双份血清MAT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为阳性
防治原则
预防
防鼠灭鼠,保护水源,多价疫苗
治疗
首选青霉素(赫氏反应—引起寒战高血压,可能与螺旋体裂解毒性物质有关)
密螺旋体属
螺旋较为细密规则,两端尖细
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梅毒螺旋体)
小螺旋,,3~4根内鞭毛两端尖细
结构和染色:与钩螺旋体相似
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培养
两种株
Nichols株(保持毒力)
Reiter株(丧失毒力)
抵抗力极弱,但侵袭力极强
致病物质
荚膜样物质,黏附因子,侵袭性酶
梅毒syphilis
获得性梅毒
包括
I期梅毒
外生殖器硬下疳,传染性极强
渗出液含大量螺旋体
局部淋巴结肿大
无痛
II期梅毒
硬下疳出现2~3月后,皮肤梅毒疹(含大量螺旋体),传染性强
反复发作
全身淋巴结肿大
III期梅毒
感染数年后发生,侵犯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传染性小,组织破坏大
结节性梅毒疹,树胶肿
传染源
病人
传播方式
性接触,输血,垂直传播
先天性梅毒
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畸形
免疫性
有菌性免疫/传染性免疫
微生物学检查法
涂片—暗视野显微镜,直接荧光免疫法
病原学检查—硬下疳,梅毒疹渗出液,淋巴结抽出液
血清学检测
加强性卫生教育,目前尚未有疫苗
尽早治疗,青霉素可彻底治愈
疏螺旋体属
3~10个稀疏不规则螺旋
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病原体)
形态结构
两端稍尖,与钩螺旋体相似,但螺旋少而不规则
抗原
Osp抗原
动物宿主:众多,野兔和鹿较为重要
传播媒介:多种硬蜱(叮了动物再叮人)
莱姆病
早期局部感染—移行性红斑(ECM),伴有发热,肌肉关节酸痛,局部淋巴结肿大
早期播散性感染
继发性红斑,面神经麻痹
晚期持续性感染
慢性关节炎,神经炎,多脏器损伤
体液免疫
预防蜱叮咬
回归热疏螺旋体
回归热
反复周期性急起急退高热
流行性回归热—体虱传播
地方性回归热—软蜱传播
奋森疏螺旋体
正常寄生于人体的菌群
与梭形梭杆菌协同引起奋森咽峡炎,牙龈炎,口腔坏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