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精细无机化工复习大纲
精细无机化工期末复习大纲思维导图
编辑于2019-06-11 07:36:48精细无机化工
绪论
无机非金属材料
人工合成的高纯物质,再添加必要的组分,使其具有光电声磁热力学等性质的功能材料,或称精细陶瓷
工程材料(结构材料)
功能材料
研究方向
大力发展高科技新领域中的产品
开发新的工艺技术,发掘潜在特殊功能
工艺技术(记6个就够了)
超细化
高纯化
薄膜化
单晶化
高密度化
表面改性化
纤维化
超细粉体材料
纳米粒子
定义
纳米粒子(团簇,超细粒,超小粒子,量子点),指粒径1-100nm之间的粒子,属于超细粉体中小超细颗粒
结构特性
体积效应
粒子尺寸与传导电子的德布洛伊波长相当或更小时,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各种性质发生极大的变化
表面效应
纳米粒子表面原子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变小而急剧增大
量子尺寸效应
粒子尺寸下降到一定值时,费米能级附近电子由准连续能级变为分立能级的现象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微观粒子贯穿势垒的能力
白炭黑
定义
硅系白色补强型粉体材料,是合成水合硅酸和硅酸盐的总称,包括沉淀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硅酸钙,硅酸镁,硅酸铝等
生产工艺
沉淀法
石英砂,纯碱,工业盐酸or硫酸or硝酸or二氧化碳, 石英砂与纯碱反应得工业水玻璃(泡花碱,Na2.nSiO2),配成稀溶液,加入某 种酸,沉淀二氧化硅后处理得到白炭黑
酸法:可溶性硅盐&硫酸,反应陈化,过滤
溶胶法:盐酸&硅酸钠,生成溶胶,加入氯化钠,调节pH,除杂,包装。
碳化法:co2&可溶性硅盐,碳化,得到SiO2水合物,预过滤,酸洗干燥得到产品。
气相法
硅氮烷,六乙基硅氧烷,四氯化硅
四氯化硅&(氧气&氢气混流),高温水解,反应后将二氧化硅气溶胶通入凝聚室,絮状SiO2旋风分离,脱酸,包装(SiCl4+2H2+ON=SiO2+4HCl)
处理方法
浸取
用溶剂将固体里可溶性组分提取出来
焙烧
低于物料熔点温度下完成某种化学反应过程,是炉料准备的组成部分
煅烧
物料加热到低于熔点某温度,除去结晶水,二氧化碳等挥发物质
颜料
概况
定义
具有装饰和保护作用的有色物质
按功能分类
着色颜料
赋予颜色,遮盖力
防锈颜料
防止锈蚀,保护作用
体质颜料
增加机械强度,耐久性,耐磨,耐水
特种颜料
性质,用途
遮盖力
光学本质:颜料和其周围介质存在折光率差
颜料在透明基料中使之变为不透明,完全盖住基片黑白格所需最少颜料
着色力
对光线吸收和散射的效果,吸收能力越大,着色力越强
某一颜料与另一颜料混合后颜色强弱能力,通常以白色颜料为基准
钛白
结晶形态
金红石型(最优)
锐钛型
板钛型
生产方法
硫酸法
硫酸氧钛溶液制备
硫酸氧钛水解沉淀
水和氧化钛煅烧
后处理(雷蒙磨粉碎)
氯化法
云母钛珠光颜料
概念
以天然云母薄片为基材,特殊生产工艺连续包覆一层或交替包覆多层TiO2或Fe2O3等金属氧化物形成的微粉
合成
原理:钛盐易水解,控制温度,pH,让钛盐慢慢水解生成水和氧化钛,均匀包覆在云母表面,形成透明水和氧化钛薄层
原料:白云母粉,可溶性钛盐
典型方法
夹心包膜法
pH实时可控性差
滴加酸碱溶液,使得体系始终维持pH为2.2,控制沉积速度
酸溶性缓冲剂法
金属不溶于水,加料量大,引入杂质,不好分离
云母粉&钛盐混合水溶液,加入易与酸反应而不与溶于水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
阶梯升温法
可控性强,不引入杂质
pH一定时,钛盐水解速度与温度正比,温度控制得当,逐步升温,便可控制水解速度
阻燃剂
概述
阻燃性
抗燃性,指材料具有的减缓,终止或防止有焰燃烧的特性
阻燃剂
用以改善材料抗燃性的物质
阻燃机理
用以改善材料抗燃性的化学过程
阻燃体系
复合阻燃体系
多功能阻燃体系
膨胀成碳阻燃体系
固有阻燃体系
无机阻燃剂
阻燃剂
主阻燃剂
聚磷酸铵,赤磷等
机理
聚磷酸铵
受热脱水生成聚磷酸,为脱水剂,促使有机物表面形成碳化膜,隔绝空气
赤磷
受热分散生成聚偏磷酸,在有机物表层形成隔膜, 同时脱水碳化,形成碳化膜,隔绝空气
增效阻燃剂
锑系:氧化锑,锑酸钠 (注意,氧化锑不能单独使用, 必须与适当的卤素化合物复合使用)
机理
高聚物与三卤化锑反应,产生的碳起到绝热屏蔽作用,保护高聚物不进一步分解,同时形成惰性气体,减少氧气供应
三氯化锑气体挥发进入火焰,分解各种锑化合物与卤素自由基,消耗热量,改变反应过程
锡系:氧化锡
辅助阻燃剂
钼系:氧化钼,钼酸铵
硼系:硼酸锌,偏硼酸钡等
阻燃剂填充剂
氢氧化铝,氢氧化镁
机理
主要是吸热脱水作用,吸热裂解,产生挥发性聚合物碎片,扩散到燃烧区和氧发生放热反应,氢氧化铝脱水吸收部分燃烧热,传递到凝固相,阻止高聚物分解,降低燃烧速率。
消烟剂
烟
聚合物材料热分解或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固体,液体小颗粒在空气中形成的溶胶
超细化技术与应用
超细粉体制备方法
固相法
氧化还原法
热解法
反应法
液相法
沉淀法
直接沉淀法 SiO2等
共沉淀法 BaTiO3等
均匀沉淀法 Ni(OH)2等
水解法
金属盐水解法
金属醇盐水解法
溶剂蒸发法
冷冻干燥法 MgAl2O4等
喷雾干燥法 Al2O3等
喷雾热解法
气相法
PVD法
CVD法
新兴稀土材料
镧系收缩
镧系元素相邻元素半径之差非常小,对于其他周期相邻元素来说是收缩的,故为镧系收缩
分离方法
分步法
原理
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
特点
稀土元素溶解度小,需重复多次才能分离,故无法大量生产。
离子交换法
原理
待分离稀土从上到下流经阳离子树脂,形成络合物的稀土脱离树脂,向下流动过程中络合物分离,吸附于树脂上
特点
一次操作可分离多种元素,且纯度高,但不能连续处理,花费时间长,树脂再生成本高
溶剂萃取法
原理
稀土元素在有机相和无机相的溶解度差异
特点
分离效果好,生产能力大,连续生产,易于控制
氧化还原法
原理
稀土元素不同氧化态化学性质区别,选择性氧化某些稀土元素
特点
杂质少,纯度高,操作简单,必须是非三价稳定态元素
无机纤维材料
复合材料
概念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不同组织物体合理复合制得的新材料。一般由一种或多种增强材料和一种基料结合而成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优越性
比强度(强度/比重),比模量(模量/比重)高
高温性能好
抗疲劳,抗震性能好
良好的破损安全性能
易成型
使用寿命长
碳纤维
PAN系
聚丙烯腈-纺丝-氧化-碳化-表面处理-碳纤维
丙烯腈单体共聚得聚丙烯腈,制成聚丙烯腈原料丝,200-300摄氏度空气氧化0.5-4hour,得预氧化纤维。 氮气保护,1000-1500摄氏度烘烤5-20hour,除去氢氧氮,表面氧化处理,集束处理,得到碳纤维。
沥青系
人造丝系
氧化铝纤维
制备方法
熔融法
溶液抽丝法
ICI法
3m法
Du Pout法
住友法
浸渍法
电子信息材料
概述
信息材料:与信息的获取,传输,储存,显示及处理相关的材料
敏感材料
定义
将物理或化学的非电参量转化为电参量的功能材料
分类
热敏材料
PTC 正温度系数
NTC 负温度系数
CTR 临界温度性质
气敏材料
湿敏材料
压敏材料
压电材料
压电效应
正压电效应
材料受到机械应力时,引起电极化,极化值与机械应力正比,符号取决于应力方向,为正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
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与电场强度成正比的应变
钛酸钡
制备方法
固相法
化学共沉淀法
草酸氧钛钡合成
草酸氧钛钡热分解
有机法
水热法
碳酸锶
制备方法
复分解法
硫酸锶&碳酸钠,生成碳酸锶
碳酸锶&盐酸,生成氯化锶(除去钡铁钙等杂质)
氯化锶&碳酸氢铵,生成碳酸锶沉淀
热分解法
还原法
水处理材料
絮凝剂
凡是用来将水溶液中的溶质,胶体或者悬浮物颗粒产生絮状物沉淀的物质都叫做絮凝剂。
絮凝值
使胶体溶液产生絮状沉淀的电解质最小浓度叫做絮凝值。
化合价相同的水和离子半径小,絮凝值小,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