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第二章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发展知识点分享!知识点很全面,涵盖人的发展概述、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全民教育与终身学习、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四大部分。阅读本思维导图,有助于理解记忆,高效备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二章
第一节现代教育的功能概述
教育功能的内涵
功能:哲学上,功能是指由事物的结构所决定的该事物的特性和能力;在社会学上,功能是指某一活动或社会系统所发挥的作用。功能是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
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一种实效,它反映了”应该干什么"的教育价值在教育实践中“实际干了什么”,它是教育价值在教育实际中所释放出来的实际效果。教育功能不是主观的愿望,而是客观的结果。
教育功能的类型
从教育作用的对象来看
个体发展功能:教育对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社会发展功能: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
从教育作用的性质来看
正向功能:积极的良好的效果
负向功能:消极的不良的效果
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看
显性功能:依照教育的目的,教育在实际运作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隐性功能:伴随显性功能所出现的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的基本内涵
发展:哲学名词,事物不断前进的过程,上升的前进的进步的运动
人的发展:包括物种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教育学中的“发展”是指个体的发展,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个体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基本内涵: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基本内容
生理的发展
心理的发展
身体(生理)的发展:人的发展是身心互为条件的统一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既不可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儿童的思维总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
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有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逐步地进行
阶段性:个体在一定年龄阶段0,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出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年龄特征
不平衡性:指发展速度有快有慢
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归根结底是速度的问题,发展最快的时期称为关键期
个体差异性:指的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因为遗传环境教育主观努力等方面的不同,其身心发展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差异
如何遵循这一规律: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霉素,促使每个学生都到的尽可能的发展。
互补性(整体性):身心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不同的机体能力可以互相补偿
身心的发展密切联系,互相影响。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的互补
在机体某一方的能力受损或者缺失以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的补偿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这四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与人的发展的,它们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我们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来分析每一个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应以系统论的观点,从动态上来研究和把握各因素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不同观点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的顺序是由成熟机制决定的(如遗传决定论)
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特点。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遗传缺陷会影响人的发展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具有差异性,但不能夸大他的个别差异性。就一般人而言,天资差异并不大
遗传对人的影响不起决定作用:遗传素质并非一-承不变,在后天因素的影响下可能发生改变,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 条件下才能转化为现实性,如王安石的《伤仲永》中方仲永的故事、“狼孩"的故事等
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的总和。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 1 )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首要的必需的条件; ( 2 )环境对人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 3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可能是完全被动的、消极的, 而是在改造环境中改造着自身。因此,“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自然环境:指环绕着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界,主要有大气、土壤、岩石、植物、动物、太阳等
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民族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区机构、家庭亲友、科学教育、公共场所、社会风气、流行思潮和各类社会教育等
教育
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应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内部动力。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致使学生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这些因素要发挥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起到影响。它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自然人转为为社会人)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教育满足个体个性化的功能。教育满足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个性化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所以,个性化是- -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教育可以满足一个人成为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人的需要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影响教育的主要社会因素: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自然环境,人口状况,网络媒介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能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思想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积极的反作用
教育能为一定的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教育与文化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文化制约着教育的规格
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
文化制约着对待受教育者的态度和教育方法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将教育内容加工成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形式)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交流功能
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
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
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