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古学概论
这是一篇关于考古学概论的思维导图。考古学,即考究古代的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在中国是历史学的分支,而在美国和加拿大被视为人类学的分支之一,在欧洲被当作独立学科或历史学的一部分。考古学旨在根据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 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
编辑于2021-04-17 22:09:02这是一篇关于考古学概论的思维导图。考古学,即考究古代的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在中国是历史学的分支,而在美国和加拿大被视为人类学的分支之一,在欧洲被当作独立学科或历史学的一部分。考古学旨在根据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 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
这是一篇关于考古学的发展历程的思维导图。考古,即考究古物。东汉时已有“古学”这个名词,泛指研究古代的学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萌发考古思想、最早出版古物研究专著的国家。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朦胧地懂得收藏古物的价值,甚至在当时的洛阳建起了一个类似今日博物馆的“守藏室”。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考古学概论的思维导图。考古学,即考究古代的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在中国是历史学的分支,而在美国和加拿大被视为人类学的分支之一,在欧洲被当作独立学科或历史学的一部分。考古学旨在根据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 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
这是一篇关于考古学的发展历程的思维导图。考古,即考究古物。东汉时已有“古学”这个名词,泛指研究古代的学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萌发考古思想、最早出版古物研究专著的国家。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朦胧地懂得收藏古物的价值,甚至在当时的洛阳建起了一个类似今日博物馆的“守藏室”。
概论
一、考古学基本涵义
定义
考古学是现代人通过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
研究对象
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是遗址和遗物,又被称为文化遗存。
作用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文字出现前史前社会的研究完全依赖考古资料,对文字出现后的历史时期的研究考古资料仍有重要作用。考古资料既可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纠正文献资料的错误。
二、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
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具有一群有特征性的文化遗物和遗迹的文化遗存。
命名
以首次发现典型遗址所在地最小单位命名
以遗址名称作为文化名
以某一遗址的某一期典型文化遗存命名
以具有特征性的遗物命名
以族名命名
主要是给史前考古文化命名
研究中心应注意的问题
某一个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化,既同该文化所在地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有关,又同当时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及宗教观念有关。
一种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分布范围会有所不同,文化面貌也不断发生变化。
一种文化的发展、变化,器物的演化,既跟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有关,也跟外来文化的影响及各部族宗教观念形态的变化有关。
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内容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俗,不同的文化传统,是形成不同文化的根本原因。
每个文化系统自身发展所形成的文化特征决定该文化的性质,相邻文化之间的影响所产生的一些相似的文化因素,不决定文化的性质。
过渡地区的文化除受到相邻地区的文化影响外,仍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不应将过渡地区的文化归属于其相邻的文化系统。
三、考古时代划分
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铜石并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四、考古学分支
方法上
田野考古
航空考古
水底
研究对象
美术考古
宗教考古
古钱学
古文字学和铭刻学
时间上
史前考古
文字未出现前的历史阶段
历史考古学
文字出现后的人类历史
五、考古资料整理和报考撰写
调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做好考查前准备。查阅古文献和考古期刊,摘抄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找出要勘察的地点。
调查路线确定。调查人员到达调查地点后,要向当地居民了解附近有什么古迹和出土过什么古物,当地文化馆或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古物都要查看,方可决定调查路线。
实地勘查时,仔细观察地面上的现象。
在调查过程中,要做好文字、绘图、照相、测量等各种记录,并采集标本,以供在室内作进一步分析研究。 采集标本的要求有:
一般小件器物(石器、骨器、玉器、铜钱等) ,要全部收集;
沉重的大型器物如石刻,不便运走的,应作好有关记录,交给当地的行政单位保管;
陶片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为标本(标本要有标签)
发掘中应注意的问题
考古调查中发现的遗址或基葬
除了建设工程急需的地点外,要选择有利于解决考古学亟待了解问题的地点;
遗址中所包含的遗迹和遗物较丰富且有典型性、代表性;
有可能被自然力毁掉的遗址和墓葬。
考古发掘中的地层研究
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
天然堆积层,考古学上称为“间歇层'
资料整理和报告撰写中应注意的问题
断定文化年代是资料整理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确定年代的方法主要有五种:
根据文字材料。
进行地层研究。
利用地质结构或古生物学的证据,也可断定文化层的年代。
型式学的研究。
利用自然科学方法断代。
六、考古学与其他学科间关系
与历史学
考古学是历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使人类历史观彻底改变,出现现代历史观,是历史学发展的高级阶段,扩大了历史学的范围是历史学研究的前沿学科。
与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是将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种,研究其体质形态、身体结构及其生物学的变异和进化,以阐述人类起源、人种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不论是史前考古学还是历史考古学,都要依靠体质人类学,经过鉴定性别、年龄的人骨资料,可以帮助探讨当时的葬丧习俗、婚姻制度和社会形态。
与民族学
民族学与考古学相互利用对方的研究成果,考古资料及其研究成果对民族学研究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有很大作用,民族学资料对考古学研究某一文化阶段的社会制度大有帮助。
与考古植物学
考古植物学是对古遗址出土的植物遗物进行研究的学科。通过对古代遗址中苔藓、蕨类植物的孢子和种子植物花粉遗存的分析,可以了解当地古气候、古地理的变化,对石器时代的断代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复原古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其文化发展。
方法有浮选法、植硅体和木炭分析法。
与考古动物学
考古动物学是一门对古代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考古动物学通过研究遗址的动物遗存,解释古代人们对食物的选择,渔猎和家畜饲养业等方面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状况,以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气候,通过考古动物学可以确立遗址的相对年代及划分地层,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情况等。
与第四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成果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必不可少的依据之一,人类本身是地质历史的产物,而早期人类遗迹通常作为地质现象被埋藏。在地层中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需要应用第四纪地质学资料对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和遗物的时代确定依据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对哺乳动物的分析研究对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研究也能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提供依据。
七、文化年代的确定
相对年代
定义
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主要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断定,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对比研究和也可以断定。
方法
地层学
确立各文化层的先后次序以断定它们的相对年代,再以各层所含文化遗存来判断绝对时代。
类型学
将遗物或遗迹按型式排比,把用途、制法相同的遗物归成一类,并确定它们的标准型式,然后按照型式的差异程度递增或递减排出一个“系列”。这个“系列”可能便代表该类遗物或遗迹在时间上的演变过程,从而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相对年代。
绝对年代
定义
绝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形成的具体年代。
判断方法
在历史考古学的领域内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
史前考古学缺乏文字记载,借助自然科学的方法
放射性碳素断代
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1949年开始应用于考古年代的测定,一般年代范围在5万年以内。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是该方法的创始人。
古地磁断代
包括考古地磁断代和地层沉积断代。考古地磁断代是利用某些古物的热剩磁性进行断代的技术,用于新石器时代以来窑、炉、瓦、砖、灶、陶瓷年代的测定。地层沉积磁性断代是利用地层沉积磁性随地磁极性倒转的现象进行断代的技术,多用于古人类遗址的断代。
热释光断代
是利用绝缘结晶固体的热释光现象来进行断代的技术,适用于陶器及其他火烧黏土样品,测定年代的范围可达数十万年。
树木年轮断代
是利用树木的生长规律进行断代的技术。这是目前最精确的断代方法可用于校正碳14年代。
铀系断代法
是利用铀系、钍系子体放射性在样品中的不平衡性测定年代的技术的总称。它是建立第四纪年代学和对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断代的一种有效手段。
八、自然环境对文化影响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植被、生物土壤、山川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古代文化尤其是史前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自然环境不但影响古文化的性质还影响古文化的发展速度。
对古文化面貌
整个石器时代,不论是旧石器时代的“攫取性经济”,还是新时代的“生产性经济”,人类的经济活动内容都和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生态环境决定人类经济活动的内容,直接影响史前文化的面貌。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贾兰坡将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分为两大传统。
“匼村-丁村系”或称“大石片砍斫器-三棱大尖状器传统”。
“周口店第一地点(北京人遗址)-峙峪系”或称为“大石片砍斫器-雕刻器传统”。
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在旧石器时代,石器形制都比较大,没有出现用“压制法”之类的间接打击法。
对古文化发展速度
生态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还表现为它在生产力中的作用。整个自然环境并不包括在生产力之中。但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在人类劳动中又可成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而构成生产力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