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及其发展
”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及其发展“相关部分的知识导图。
编辑于2021-05-06 19:27:36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及其发展
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与现状
1、建筑产业化的定义
建筑产业化是指运用现代化管理模式,通过标准化的建筑设计以及模数化、工厂化的部品生产,实现建筑构部件的通用化和现场施工的装配化、机械化。
2、建筑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意义:对于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革命性、根本性和全局性。
革命性:建筑产业现代化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
根本性:是解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效率、效益、节能、环保、低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解决房屋建造过程中设计、生产、施工、管理之间相互脱节、生产方式落后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当前建筑业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短缺以及提高建筑工人素质的必然选择。
全局性:是推动我国建筑业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新刑城镇化发展、节能减排战略的重尊举措。
3、建筑产业化的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建造方式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尤其在房屋建造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的传统建造模式还具有普遍性,与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主要问题——生产方式落后
4、建筑产业化的提出
2013年10月,俞正声主席主持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提出“发展建筑产业化”的建议,张高丽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1 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2014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
2014年12月,陈政高部长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新跨越”
试点效果显著
国家已把济南、合肥等地作为试点。济南已初步形成建筑产业链,规划了多个产业园。建筑产业化已引起广州市建委关注,市内部分企业已在探索中。
鼓励政策出台
由于现阶段产业化施工成本有所增加(10%-20%) ,政府拟出台相应鼓励性政策,比如奖励容积率、市政配套费延迟缴纳等。
产业聚集凸显
以中建总公司、万科集团为代表的建筑业等一大批企 业积极主动地开展研发和工程实践,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响应热烈。
二、建筑产业化基本内涵和应用优势
(一)建筑产业化基本内涵
1.最终产品绿色化
上世纪80年代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传统建筑业资源消耗大、建筑能耗大、扬尘污染物排放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低。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面对来自建筑节能环保方面的更大挑战,2013年国家启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在政策
2.建筑生产工业化
建筑生产工业化是指用现代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来建造建筑产品。
建筑生产工业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部分:
一是建筑设计标准化。
二是中间产品工厂化。
三是施工作业机械化。
3.全产业链集成化
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用整体综合集成的方法把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组织起来,使设计、采购、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实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组合,采用工程总承包的组织管理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有效的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更大的效用价值。
4.产业工人技能化。
随着建筑业科技含量的提高,繁重的体力劳动将逐步减少,复杂的技能型操作工序将大幅度增加,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急需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持证,促进有- -定专业技能水平的农民工向高素质的新型产业工人转变。
(二)建筑产业化的应用优势
四、建筑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视出台政策,忽视培育企业(政府层面)
近年来各地出台了很多很好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但在推进过程中缺乏企业支撑,尤其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提供的建设项目也缺乏对实施过程的总结、指导和监督。
重视技术研发,轻视管理创新(企业层面)
近年来一些企业自发地开展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但忽视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的建立,变成“穿新鞋走老路’
重视结构技术 ,轻视装修技术(企业层面)
企业在建筑I业化发展初期重视主体结构装配技术的应用,缺乏对建筑装饰装修技术的开发应用,忽视了房屋建造全过程、全系统、- -体化发展。
重视成本因素,轻视综合效益(企业层面)
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注重成本提高因素,忽视通过生产方式转变、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效益,所带来的长远效益和综合效益最大化。
三、建筑产业化工作(工艺)流程
流程
1.建筑设计院设计
2.生产厂家深化设计
3.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
4.构件的生产和运输
5.构件的现场安装
6.现场受力构件的浇筑
7.合成一个整体
(一)装配式建筑图纸的设计
先由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然后由生产厂家深化设计,出具相应的施工图,再通过建筑设计院复核后实施。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
1.装配式构件的生产及运输方案,由生产厂家编制;
2.现场装配式施工方案,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
(三)构件的工业化生产
1.生产的构件有剪力墙、主次梁、楼板:
(1)预制剪力墙,底部预埋钢筋对接套筒,腰部预留拉件孔、顶部预留次梁安装口,其他周边预留连接钢筋。
(2) 预制梁,浇至板底,两端及上部预留连接钢筋。
(3) 预制楼板,只制作-一半(约8cm,兼作模板),上面预留约6cm现浇砼,除底部外的其他三面预留连接钢筋,预留线管穿插孔洞。
2.构件的工业化生产流程
钢筋制作一钢筋安装 (含套筒)一浇筑混凝土一构件的初级养护一毛化处理—蒸汽养护一检验合格—打二维码准备出品
3.构件的运输
每个构件都办了“身份证一二维码”, 载明构件名称、具体部位等,由厂家负责运输、按时运到现场指定地方堆放。
(四)现场装配式施工
1.预制剪力墙的安装。
放线定位一预制剪力墙吊装-底部套入预埋钢筋一 固定(水平定位,垂直度由可以旋调的斜撑调节)一底部固定套管的灌浆
2.现浇竖向受力构件的施工
(1)竖向受力构件(暗柱)钢筋、模板安装
(2) 竖向受力构件(暗柱)的浇筑
3.主梁模板、钢筋的安装
子主题
4.预制梁、板的安装
(1)吊装主、次梁
5.现浇楼板的施工
(1)安装楼板钢筋和线管
(2)吊装预制楼板
6.预制楼梯的安装
7.装饰装修施工
装配式主体施工与普通工艺施工工期差不多,但装配式施工的装修阶段较快,至少可减少1/3的工期。
8..工业化程度高的施工项目
在国内外均有少数工业化程度高的施工项目,外墙已完成装饰层、整体卫生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