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对外汉语 语言主要教学法流派
汉语国际教育 语言教学法流派知识点。 何谓“教学法流派”?指一定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法体系,其内容有: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技巧以及教学手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主要教学法流派
传统教学法
认知派
语法翻译法
代表人物:奥伦多夫
理论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官能心理学
教学原则
以语言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
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
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
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
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以教师为主,重视母语与阅读写作
认知法
代表人物:卡鲁尔。
理论基础: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乔姆斯基)、认知心理学
教学步骤:语言理解阶段、语言能力培养阶段、语言运用阶段
基本原则
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学为主
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听说读写全面联系
利用母语
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
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
发挥学生认知能力,理解掌握语法规则,适当使用母语
不足:理论基础在形成阶段,教学法流派不完善
自觉对比法
自觉对比法(自觉实践法)
代表人物:别利亚耶夫
理论基础
教育学理论基础.
语言学理论基础
心理学基础:别利亚耶夫的外语教学心理学理论
用母语讲解外语
实践要有理论指导
理解的模仿
文字为基础,四会并重
典范的文学语言作为学习的资料
经验派
直接法
代表人物:贝利子 叶斯珀森 帕默 韦斯特 艾克斯利
理论基础:联结主义心理学、儿童语言发展理论、语音学
直接联系原则
以口语为基础原则
以模仿为主原则
句本位原则
归纳途径教学法原则。
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原则。
教学步骤:准备-呈现-联系-系统
主要特点: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联系;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不用母语不用翻译
听说法
代表人物:赵元任、布龙菲尔德
理论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
听书领先
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以句型为中心
排斥或限制母语
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口授语言材料-模仿记忆练习-句型练习-对话-读、写练习
不足:过分强调机械练习,影响我国汉语教学;过分注意语言结构形式,忽视了语言材料的内容和意义。
视听法
代表人物:古布里纳、古根汉
培养听说读写言语习惯
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排除母语和文字为中介
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有控制的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
教学过程
语言材料的展示及感知、理解和记忆、练习和运用
特点: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语言和情景紧密结合
功能法
代表人物
创始人物:威尔金斯
代表人物:范艾克,亚历山大,威多森
语言学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基础
以单元-学分体系组织语言教学
以功能意念为纲,考虑交际要素
教学过程交际化
基本目的语和专业目的语兼顾
展示语言材料
学习和操练
自由交际及表达
任务教学法
语言习得理论
社会建构理论
课程理论
特点和原则
特点
以任务组织教学
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
调动学习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目的语资源
在干中学,在用中学
原则
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
形势与功能性原则
任务的连贯与相依性原则
在做中学原则
脚手架原则
语言材料的引入
语言的练习
新语言材料的输出
语言运用阶段
各种形式交谈
话题的讨论或座谈
快速问答
叙述或记述
翻译
语言能力培养阶段
识别性练习
动作反应练习
挑选图片练习
定义练习
多项选择练习
是非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