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际贸易政策与理论
这是一篇关于国际贸易政策与理论的思维导图,包含对外贸易政策概述、重商主义、自由贸易政策与理论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国际贸易政策与理论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1. 对外贸易政策定义: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的手段。
2. 贸易政策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
3. 自由贸易政策主张: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以促进贸易自由化。
4. 保护贸易政策目的:保护国内市场、促进经济成长,以实现国家利益。
5. 保护贸易政策手段:提高关税、设立配额、实施非关税壁垒。
6. 贸易政策演变:从自由贸易到保护贸易,再向新自由贸易政策转变。
重商主义
1. 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应通过出口增加和限制进口减少国家财富。
2.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3. 重商主义推动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4. 重商主义政策包括货币差额论和贸易差额论。
5. 重商主义强调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6. 重商主义认为应通过关税、配额等手段保护本国产业。
7. 重商主义在16-18世纪初期盛行于欧洲,影响深远。
自由贸易政策与理论
1. 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
2. 自由贸易政策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主张通过国际市场获得最大利益。
3. 自由贸易政策认为国际贸易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率,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4. 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国际贸易应该遵循公平、透明和非歧视原则。
5. 自由贸易政策认为国际贸易应该促进全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关税保护政策与理论
1. 关税保护政策是国际贸易政策之一,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免受进口竞争的损害。
2. 关税保护政策通常采取提高关税的方式,以增加进口产品的成本,从而减少其竞争力。
3. 关税保护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国际条约和贸易协定的限制,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4. 关税保护政策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因此需要权衡利弊得失。
5. 关税保护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市场需求弹性等。
超保护贸易政策与理论
1. 超保护贸易政策目的在于保护国内市场和促进对外贸易。 该政策强调通过高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手段限制进口。
2.其保护对象不但包括幼稚工业,而且更多的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工业;保护的企业也从一般企业转向大企业和垄断企业;保护范围从维护国内市场转向国外市场;保护目的从防御转为进攻;保护措施从关税延伸到非关税。
3.凯恩斯从否认保护贸易政策会有利于国内的经济繁荣与就业转而推崇重商主义,成为了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他对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并提出投资乘数理论。
K=1/(1-边际消费倾向)
国民所得的增加(▲Y)=乘数(K)*投资的增加量(▲I)
当代国际贸易政策与理论
1. 贸易政策与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等。
2. 古典贸易理论:基于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国家间交换的成因。
3. 新贸易理论: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假设,引入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