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起来慢慢看呀!
编辑于2021-05-14 23:47:50微观经济学
供求理论
需求理论
需求
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量
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愿意---购买欲望 能够---支付能力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需求量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特例:吉芬商品: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影响需求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替代品)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消费者数量与结构
政府的消费政策
供给理论
供给
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供给量
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供给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特例:劳动--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土地--长期供给,直线
影响供给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生产成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税收
均衡价格
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支持价格
措施:收购过剩农产品
缺点:财政负担,不利于结构调整
限制价格
措施:政府实行配给制、抓阄、排队
利
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
有利于社会安定
弊
不利于刺激生产,产品短缺
不利于抑制需求,资源浪费
黑市交易
产品质量低劣
弹性理论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相对变化/自变量的相对变化
需求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弧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
收入弹性<0,抵挡商品(黑白电视,公共交通)
收入弹性=0,(食盐)
收入弹性>0,正常商品
0-1,必需品
=1
>1,奢侈品
需求的交叉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弹性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
效用论
基数论(可量化)
叙述论(排序)
边际效用递减
消费者均衡条件
做题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编辑效用替代率递减
无差异曲线(等效用曲线)
消费者在一定偏好条件下,对商品组合进行选择时,对不同商品组合满足程度没有差异的点的轨迹
预算线
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买到的两种商品的所有最大组合
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条件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生产论
厂商(生产者)
指能够独立做出生产经营决策的个体经济单位
生产函数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不是一开始就减少的,而是先增加到一个最大值,然后再减少的
规模报酬
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全部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同时增加时,产量发生变化的比例,及扩大规模本身所带来的报酬。
递增的原因
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
更加合理的专业分工
几何尺度方面的原因
提高管理效率
递减的原因
管理效率降低
专业分工不可无线细分
规模经济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规模不经济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上升的情况
成本论
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
沉没成本
利润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经济成本
短期
可变成本(vc):一部分成本随产量变动而变动
固定成本(Fc):一部分成本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
短期总成本(STC)=FC+VC
长期







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条件
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该企业提供该产品的全部数量,这个企业就是行业
该厂商所售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新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场
(垄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
垄断产生的原因
控制了原料的来源
特殊技术:专利技术,专有技术
政府特许权
自然垄断:公用事业产品
市场策略:掠夺性定价,过剩能力,限制性定价
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的四种情况
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价格歧视:同样的商品针对不同的情况索取不同的价格
实质:榨取消费者剩余
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企业对每一单位商品都按照购买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二级:按购买者不同的购买数量来进行差别定价
三级:不同细分市场价格不同
条件
各个市场是相互分离的
各个市场都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在需求弹性价格小的市场提高价格) (在需求弹性价格大的市场降低价格)
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自然垄断的特征:厂商的平均成本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任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一方面存在规模经济,另一方面缺乏竞争)
管制措施
边际成本定价法及其他定价法
资本回报率管制
完全垄断市场的评价
P>LMC,产量低,价格高,企业缺乏竞争,效率低下
社会分配不公
垄断带来的社会净福利损失

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
影响生产要素的因素
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
生产技术状况
生产要素价格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原则
MR=MC
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原则
要素供给原则
劳动供给曲线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寡头及博弈论
寡头垄断的含义
由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某一行业生产和销售市场结构
纯粹寡头:产品同质、无差别
差别寡头:产品性质相同,但有差别
寡头垄断的特征
厂商数量少,但至少两个
厂商进出产业较难
厂商相互依存
寡占者的某种决策产生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寡头之间容易形成某种形式的勾结
理论描述困难,模型很多
古诺模型
斯威齐模型
卡特尔模型
寡头市场的评价
寡头市场形成的原因
某些产品的生产必须在相当大的生产规模上运行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行业中少数几家企业对生产所需的基本生产资源供给的控制
政府的扶植和支持
博弈论
三要素
博弈参与者
行动或策略空间
相关参与者各种决策组合所对应的结果
纳什均衡
一般均衡论和市场失灵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排他性: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可以使用该商品
竞用性: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
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称谓公共物品
不具有排他性,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公共资源
公共物品
公共选择理论
集体选择规则
一致同意规则
多数规则
加权规则
否决规则
最优的集体选择规则
成本模型
概率模型
政府官员制度的效率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解决方法
市场机制本身
信誉
信息调控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
只考虑建立经济事物之间的关系,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分析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简单来说牵扯到好或坏的问题,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
均衡分析
研究在系统的均衡及稳定的状态及达到此状态的条件
边际分析
考察某些因素的微小的增量的变动给被影响的事物带来的变化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
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的条件
动态分析
对经济变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经济模型
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参数
经济学两大基本问题
资源配置问题
生产什么
为谁生产
如何生产
何时生产
资源利用问题
生产可能性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