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 犯罪概念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 犯罪概念的思维导图。犯罪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混合概念,也就是指触犯了法律。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二章 刑罚消灭制度的思维导图。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一章 刑罚执行制度的思维导图。本思维导图的主题是刑罚的执行,包含减刑和假释两部分,并进一步说明它们各自的对象、条件、限度、区别等知识要点,贴合法考考试要点,欢迎采纳!一起学习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宪法知识总结思维导图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刑法笔记之刑法总则知识架构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第二章 犯罪概念
犯罪的定义
定义: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定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定量)。
“但书”
内容: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意义
“但书”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对犯罪的实质特征提出定量的要求,赋予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权力
“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
“但书”的刑事政策意义在于:可以缩小犯罪或刑事处罚的范围,避免给一些轻微的危害行为(或违法行为)打上犯罪的标记,有利于行为人改过自新;还可以合理配置司法资源,集中力量惩罚严重的违法行为--犯罪。
犯罪的基本特征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必须是人的具体行为
犯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为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实质特征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犯罪是应收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