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二章 刑罚消灭制度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二章 刑罚消灭制度的思维导图。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一章 刑罚执行制度的思维导图。本思维导图的主题是刑罚的执行,包含减刑和假释两部分,并进一步说明它们各自的对象、条件、限度、区别等知识要点,贴合法考考试要点,欢迎采纳!一起学习吧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 犯罪概念的思维导图。犯罪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混合概念,也就是指触犯了法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第十二章 刑罚消灭制度
刑罚消灭概述
是指针对特定犯罪人的刑罚权因法定事由而归于消灭
法定原因
刑罚执行完毕
缓刑考验期满
假释考验期满
犯罪人死亡
超过时效期限
赦免
时效
时效的概念
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犯罪不得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执行的一项制度
追诉时效:指依法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行刑时效
追诉时效的期限
追诉时效期限的长短,应当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刑法的轻重相适应。 追诉时效以法定最高刑为基础分为5年、10年、15年与20年四个档次
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的,追诉时效为5年
法定最高刑5年以上不满10年的,追诉时效为10年
法定最高刑10年以上的,追诉时效为15年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为20年 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追诉时效的计算
追诉时效的起算应当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如果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应当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追诉时效的延长
案件已经立案或受理+逃避侦查与审判的
被害人在追诉时效内已经提出控告,公、检、法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
追诉时效的中断
在前罪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即此时前罪已经经过的追诉时效因犯新罪而宣告归于无效,重新计算
是国家对于犯罪分子宣告免于追诉或者免除执行刑罚的全部或者部分的法律制度
大赦
特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