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 地图符号设计
《地图学》(第三版)毛赞猷。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地图学复习总结。内容包括:地图符号的基本概念、地图符号的类型和视觉变量、地图色彩、地图注记、地图符号设计。
根据《新编地图学》(第三版)毛赞猷 教材整理的导论部分知识点,适用于同学们考试复习。内容包括: 地图的特征、地图的定义、地图的功能和分类、地图的历史与现代发展、地图的成图方法、地图学的定义与相关学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地图符号设计
地图符号设计基础
地图符号的功能:信息传输功能;思维拓展功能。
地图符号:
比例分类:依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地图上的事物与实际事物是否完全符合比例尺】
视点分类:俯视符号;侧视符号
定位关系:定位符号、说明注记符号
抽象程度:形象符号;抽象符号;文字符号
空间维度:0维点状符号(点);1维线状符号(线);2维面状符号(面);3维体状符号(立体);多维动态符号
人对图形符号的感知
视觉及其阈限
知觉及其基本特性
基本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
聚类感受:相似性;接近性;闭合性
视觉对比:线划对比;色彩对比;网纹对比
层次结构【加强对比;注重协调】
图形与背景
视觉平衡
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形式美法则
符号的视觉变量及其设计
视觉变量:视觉变量指人的视觉能感受到变化的量,是构成图形符号的基本要素,也称图形要素。其视觉感受是分层次的。【形状变量;尺寸变量;方向变量;颜色变量;网纹变量】
地图符号“形”的设计
形状与方向设计
三个基本原则: 以形分类;与实体相似或同构;力求变化
尺寸设计:指地图符号在长度、宽度、高度、面积、体积等方面的度量变化。
动态视觉变量
色彩及地图色彩设计
可见光:380nm-780nm【紫-红】
色彩的三属性
彩色:以色相、亮度、彩度(饱和度)衡量;消色:表现为黑、灰、白,仅以亮度衡量
色相即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基本的特征。
亮度也称明度,表示色彩的明暗程度。
彩度相对于光谱色的纯洁度,也称纯度、饱和度
注记
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它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注记也是一种地图符号。
根据作用分类
名称注记
说明注记
图幅注记
注记设计考虑方面:
注记内容:要准确传达信息又要力求简明扼要
位置与排列:点状要素注记(水平注记或垂直注记);带状或线状要素注记(雁行字列和屈曲字列);面状要素注记(水平注记或垂直注记)
字体及其大小、颜色:1、普通地图,常用黑色注记居民地、蓝色表示水系、棕色表示地貌。2、注记尺寸反映地物重要程度,字体则反映地物的等级。3、变形字体可表示特殊地形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