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概第六章
这是一篇关于毛概第六章的思维导图,包含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和过程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六章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和过程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当下的决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 关注内容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的起点
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新思想:两个凡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新重点: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新经济:计划经济→改革开放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概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78新的起点,三中全会搞蜕变 82党十二大,中特社要有特色 87党十三大,一个中心两个点
第二阶段 关注结果
1992年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
1997年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
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邓小平理论首次载入宪法
92南方谈话,不断走向成熟 97党十五大,思想写入党章 99全国人大,理论载入宪法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党的建设
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和精髓
思想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
组织建设:民主集中制,基层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
制度建设:党内选举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用人及监督制度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到达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终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时间: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特点: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改革开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改革开放理论
“三个有利于”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实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对外开放
1981年 首次提出
1984年 基本国策
“三步走”战略
1981年-1990年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 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1991年-20世纪末
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 达到小康水平
20世纪末-21世纪中叶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纠正误区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
表明态度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具体做法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民主法治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在领土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国家的主体部分(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承前
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启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当下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